APP下载

城市公益文化设施的功能、特色与场域构建

2018-06-21朱柳颖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文脉公益设施

朱柳颖

公益文化设施属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非营利性文化事业,主要依靠政府部门建设实施,需要结合地区文化的差异性进行设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底蕴和文化积累的重要展示,对城市的形象与场域构建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城市公益文化设施功能分析

(一)公益设施的概念

在我国,公益文化通常是指由国家主办,不以营利为目的,面向社会、面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事业载体。它肩负着传播知识、宣传教育、示范指导、向群众提供优质精神文化产品、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任务。公益文化设施建设,主要包含博物馆、艺术宫这些大型公益设施,如图书馆、科技馆、歌剧院、文化宫,这些都属于公益设施建设范围。另外,社区城市公共小品、公益广告、社区宣称栏都属于公益设施的建设体系。

公益文化设施,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道德传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中华文化展示的重要平台,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体现。相信在世界范围内,每个国家一定都有属于本国特有的公益设施建设形式,并且有的还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国家、城市、民族的象征。如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人公爵命名的V&A;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美国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中国上海的上海博物馆,都是年参观人数上百万的大型公益设施,它们独具特色,成为国家形象、文化传播、城市特色的一个浓缩。

(二)公益文化设施建设的功能

1.弘扬历史文化

公益文化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并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在充分利用地区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以文化价值为重点来构建城市环境。例如,对城市历史遗迹、名人典故、历史景观、神话传说、民间工艺等资源材料,进行分析、提炼,并将这些文化元素应用于科教、文卫、体育、宣传等具体的公益文化设施的建设中,是传承城市文化的重要途径,是城市特有的文化名片,具有不可复制性。

2.建立城市形象

公益文化设施建设,与城市历史风貌紧密相连,是文化元素的外在表达,是对城市公共空间物质形态的建设,是本地区或城市的内在气质与外在表现的个性表达,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其创作题材、艺术形式、特色表达,为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提供了创作对象和创作动力,是新时期城市形象传播的具体方式,对城市形象的整体塑造有很大的益处。

3.倡导和谐社会

公益文化设施,大多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文化特色,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多数公民的行为,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公益文化设施建设,通过城市空间宣扬真、善、美、爱、乐等为主题内容的公益文化,倡导爱心、励志、环保、感恩、孝顺、行善和助人为乐的文化内涵,承担着城市群独具特色的精神象征和灵魂展现,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4.凝练文化符号

公益文化设施建设,是对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的符号展示。它能够凝练本民族或者本地区独特的民族意识和精神品质,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撑,不会因国家政治、社会制度的变革而泯灭,具有凝聚人心的强大力量。公益文化设施建设中文化符号,是由无数个景观元素互相关联构成的,它们具有精神功能、美化功能、使用功能,是对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的浓缩,并表现出一系列的图像符号、标志符号和象征符号,从而可以清楚地感受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不同。例如:印有洛阳牡丹、信阳毛尖、道口烧鸡、河南桐木漆器、南阳玉雕、新郑红枣、钧瓷宋河粮液酒等河南符号,其色彩、造型、文字及装饰等要素设计,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符号,渗透出民族情素和城市特色。

5.表达人文关怀

公益文化设施建设,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设计中强调人群文化、行为特点、成长环境的差异性,如对老、幼、病、残、孕的设计关照,对盲道的设计,对公共饮水设施的设计,对公共读书游览区的设计,对公共运动健身区的设计,都是公益文化对社会大众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

二、公益文化设施建设的艺术特色分析

自中国古代,对待设计就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设计思想,包含有重己役物、致用利人、審曲面势、各随其宜、巧法造化、技以载道、文质彬彬等内容,在这些设计思想的指引下,设计朝着以人为本、讲求功能、注重技术和材料、强调人与自认和谐、讲求功能与装饰的方向努力,设计出长信宫灯、木牛流马、地动仪、赵州桥、敦煌莫高窟、四大发明等精粹设计。

公益文化设施建设,作为一个庞大的设计体系,涵盖建筑、公共设施、城市雕塑等主要设计内容,并借助现代工艺、材料,从造型、色彩、材质、体量、主题等方面入手,进行公益文化设施的艺术特色建设。

(一)造型

公益文化设施的造型设计,是在本地区或城市文化的基础上,凝练出造型特点并与内部空间特点相辉映,造型设计需要考虑外形轮廓、构件衔接、肌理等方面的特点。

外形轮廓是反映公益文化设施形体的重要方面,传递给人的信息直观、深刻。对于单个公益文化设施形体设计来讲,应当力求抓住当地的特色文化、特殊造型、特定符号,简洁明确地表达出来,与主体文化呼应,并充分考虑距离、天气变化等情况,对造型的外轮廓做出设计。另外,公益文化设施的造型设计还应尊重中国传统的设计美学思想,注重对称、节奏、韵律等设计美,常常会运用到抽象的点、线、面、体等要素进行设计。

(二)色彩

色彩,能够直观地表达出情感因素,具有鲜明的个性。公益文化设施的色彩设计是独有的语言表达形式,有冷暖、明暗之分,能在感官作用下产生激扬、兴奋、宁静、愉快等心里反应倾向,是一种活跃的设计语言。同时,不同材质本身也带有色彩倾向,能够使人产生不同的色彩感受,充分地进入到公益文化设施的潜层意境。

(三)材质

材质作为公益文化设施的设计因素,关系到公益设施的具体实施,“材”是指材料的形状与种类;而“质”是指材料的质地、颜色。

材质的种类主要包括石材、金属、木材、陶瓷、玻璃钢及现代有机高分子材料等。石材,是我国各类设计中历史最为悠久材料,如公益文化设施中的建筑材料、雕塑、设施、小品,就常常用到花岗岩和大理石。金属,质地坚硬和耐磨,在现代公益文化设施中被广泛应用。木材,多用于公益文化设施的亭、台、楼、阁中,与山水环境浑然天成,适合南方的城市环境。陶瓷,在室外公益文化设施中应用较少,但是在室内的公益文化设施中,有较好的文化功能,能够充分体现出地方的文化底蕴。有机高分子材料,如玻璃、塑料、橡胶等,经济实用,很多的广告牌、垃圾桶等公益文化设施中都有应用。

(四)体量

公益文化设施,无论是建筑还是小品,都需要借助长度、宽度、高度来体现,并且与距离、疏密有一定的关系,是主体与环境的综合体现。比例与尺度,是衡量体量关系的两把尺子,不仅是相对于人体的生理需求,而且也是人们的心理需求的体现。注重公益文化设施的体量关系,可以让人切身感受到舒适、方便,从而使公益文化设施的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与升华。

(五)主题

一个地区或城市的文化是公益设施的母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如汉字文化、文化遗址、圣贤文化、戏曲文化、姓氏文化,将它们的文化特点、艺术特色、符号象征进行提炼、重组,从而设计出主题突出能够彰显地方特色的主题公益文化设施,并与城市历史相匹配,凸显出城市的生命力。

三、公益文化设施的场域建设

公益文化设施建设中的地域性,体现在地域生态、城市文脉、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是公益文化的设计形式和设计取材的重要方面,是展示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提升城市魅力的方式,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有着多种意义。

(一)地域生态优先

城市的组成是一个综合体,包含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任何一个方面在公益文化设施建设中,都是不容忽视的。加强对城市原有地域生态的保留和应用,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是公益文化设施设计要积极倡导的。这也是对现今社会高速发展,而不惜牺牲人与自然和谐为代价的反思。

因此,在公益文化设施设计创作中,首先,应当树立尊重地域生态的意识,考虑公益文化设施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条件,并在建设过程中,避免不可修复性生态破坏。提倡新型节能技术和环保材料,寻找绿色低碳的可持续设计之路,实现公益文化设施建设与城市空间规划的双赢局面。其次,运用艺术手段,将所在地区的人文、自然要素进行整合、提炼,借助公益文化设施建设,对当地的地域性生态特点做出新的诠释。

(二)体现城市文脉

城市文脉,是城市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瑰宝和财富,是城市独有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能够传递出整座城市向上、积极、友善的一面,是座城市独有的特色和个性,文脉的延续能够有效避免千城一面现象的出现。因此,城市公益文化设施的建设设计上,应该有效地传承和利用城市文脉。

城市文脉是取之不竭的艺术宝库,传承城市文脉是彰显城市魅力的有力武器。例如,郑州三角公园,充分运用商代青铜器文化符号,运用现代構成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对青铜文化进行提炼,利用青铜器上程式化的线性纹样装饰符号和立体雕塑性装饰符号,建有郑州标志性的商鼎雕塑、图腾柱和青石雕刻,还有商代文化特色的石鼎长凳、围栏、灯饰,使公园中的公益文化设施设计风格统一、鲜明、突出,延续了城市文脉。

四、结语

公益文化设施,承担着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功能,是实现和保障公民文化权益的主要手段。因此,城市文化的延续与特色表达,在公益文化设施的规划、设计中尤为重要。提供优质的公益文化设施,让人们在休憩、放松的状态下,感受文化的魅力,从而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方.财政支持公益文化设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41-45.

[2]焦启文,王佳.建筑造型设计手法浅谈[J].山西建筑,2009,(21):48-49.

[3]金鹏,高峰.城市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和地域性初探[J].大众文艺,2015,(08):52-53.

[4]闫平.核心价值体系、公益文化事业与公民道德建设[J].理论学刊,2011,(12):66-70.

作者单位:

郑州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文脉公益设施
保护“文脉” 吸引“人脉”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民生设施非“摆设”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公益
公益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公益
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