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特征

2018-06-21李俊张耀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共空间城市

李俊 张耀

摘 要:公共艺术是处于公共空间中与公众之间产生互动的艺术,它本身具有公众性和艺术性,公共艺术不仅仅是单个简单的艺术作品放置在某个特定城市公共空间中才能成为艺术作品,它应该更多地结合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来进行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同它所在周围各种空间环境联系得很紧密,这些空间环境所体现的特征对于公共艺术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将对公共艺术和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解读,从中总结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空间环境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这些特征对公共艺术作品创作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共空间;环境特征;城市;公众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发展,许多城市将公共艺术作品以艺术表现的形式来提升城市的形象。相对西方国家而言,中国的公共艺术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与西方公共艺术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公共艺术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面对大众的公众艺术文化的展现,它既具有公众性又具有艺术性。从它所处的空间环境来看,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放在某一个特有的公共空间当中才能成为公共艺术,而是更多考虑艺术作品与其周围的空间环境所具有和谐共生的关系。对于公共艺术设计而言,考虑的问题还是有很多的,接下来主要通过对公共空间环境特征的分析,来探讨在公共艺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愿景。

一、关于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

公共艺术是作为城市建设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有城市某一公共领域所形成的空间场地作为载体从而体现其公共性,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形成的地方文化和整个城市的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能丰富城市空间环境的活力氛围,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整体形象,同时能加深大众对自己生活的城市印象。公共空间艺术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熏陶了人们的情操,它代表了艺术本身。这种艺术形式面临着最大挑战,同时,也可能给城市环境提供最大的价值。[1]

公共艺术属于当代艺术范畴。它将公共空间变得更加具有公共性、历史性和文化性,同时拉近大众跟公共空间环境有很好的互动,让人们感知到公共艺术所处的空间环境带给公众心理上的波动从而达到一种精神和态度,使整个空间变得更具有场所精神,大众会将个人经历情感留在自己对城市空间美好记忆里。

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公共艺术在其中具有很重要的标志性作用,它向大众呈现一座城市发展的活力。从大众的生活环境和质量来看,公共艺术不仅将大众汇聚到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城市公共空间中,同时也为大众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文化活动空间,增添了城市的人文氣息,提高了城市文化交流活动的艺术魅力,为城市形象塑造提供了新的活力。说到文化,诸葛雨阳说过,城市公共艺术是一种空间文化,为实现城市化过程中的空间多功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城市公共艺术营造了公共场所,公共空间并产生由此衍生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便是市民文化,注重在公共空间中的共享与交流。[2]

城市公共空间首先它是为大众服务供大家交往参与性的场所活动范围,处在城市的某一单独地块或是建筑构筑物之间的街巷穿插的空间场地,它是面向大众开放交流共享的活动场地。我们所认为的公共空间多指城市广场、公园、休闲绿地、游憩场所、街巷以及娱乐活动场地。它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城市市民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生活节奏以及大众的精神和态度,同时它是城市文化环境形成很重要场所,又是人们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

当我们准备要为某个公众活动空间设立公共艺术作品时,首先想到的是它与空间的尺度关系。公共艺术创作不是某一项单独个体的创作方式,其形状、尺寸各个方面都和公共空间周围环境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将艺术作品置于公共空间当中,当然要考虑它与空间的张力关系,并不是所有的艺术作品的大小都符合某一个单独固定空间环境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城市发展变迁,公共艺术在其中存在的空间环境跟艺术也会发生改变,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尺度对于人们处在公共空间所形成的场所感有无是有很大影响的,场所感缺失不能很好吸引大众前来驻足观赏。公共艺术与人和环境和谐相处,大众的参与容易和公共艺术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场所精神的存在形成了一种大众与公共艺术的密切关系。

二、公共艺术与公共空间的关系

公共艺术是城市空间环境中能够激起大众共鸣的艺术,是能够同大众内心相互作用的艺术和文化。公共艺术不像私人艺术那样纯属于个人设计创作的艺术品,它需要置于一定公共空间中而且大众对它会产生趣味性,并以这种艺术创作的形式与公众形成互动。在公共空间创作和设立公共艺术,是对公共艺术作品的文化价值一种展现,是对人的生活品质、生活质量和行为方式一种表达。

公共空间是城市建设中必须存在的空间领域,对于生活在城市环境中的市民来说,它将社会群众聚集在空间环境中。同时,它又可以起到快速疏散群众的作用。作为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很多人会理解为它就是一个雕塑作品,简单放置在一个大的空间环境中,所以会出现一种现象就是任意拿来一件作品放在其中,不会去考虑它在某个公共空间领域的意义。公共空间中的艺术表达不是随意地将艺术作品摆放在其中,而是考虑将艺术表达跟空间环境相结合。可能人们会觉得它只是空间跟艺术的简单相加,其实这种想法只是看到其中的表面现象而没有理解公共艺术创作的真实的用意。

从公共艺术的不同特性来看,它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很复杂,公共艺术设计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层面,比如它在空间中的尺度把握,材料的属性以及所要选择的色彩对环境的和谐程度,它所处公共空间的开敞性与半开敞性所带来的场所感等方面。在这种关系中,艺术作品与公共空间的色彩、形式、结构、体量等所有因素,都应该与它所置身于其中的空间具有一种和谐的关系。这是公共艺术应该处理的最基本的艺术与空间的矛盾与张力。[3]艺术同空间之间是一种和谐并存的关系,而不是单纯地相互堆叠累加,更不是简简单单把设计出来的作品放置在一个固定的空间范围里。

公共艺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城市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它同城市规划和景观联系得很紧密。在设计思考的过程中,就需要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和艺术家共同来对某一公共领域组织设计公共艺术作品。公共空间作为公共艺术创作的空间场地,它是人们感知周围环境所带给人们场所感的有效途径,也是构成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的载体。公共艺术同城市公共空间之间关系很密切,这种密切的关系促成了公共艺术同城市空间环境相适应发展方向。公共空间也不只是我们简单认为的某一特定的摆放在那里的具体空间,同时需要具有一种审美特征的空间环境。

三、公共艺术设计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一)地域性文化特征

公共艺术的创作需要放在公共场所环境里才能达到一个作为公共艺术设计所要表达的城市文化内涵。一个城市地域文化不仅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也对城市不同空间形态的构建有所影响。公共艺术创作既是一种对文化艺术的表达,又是一种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同时也是对一种地域文化的本身的建构和表现,也是文化价值的一种传播方式,彰显一种城市市民生活的精神态度和对生活美好的憧憬。公共艺术设计的好与不好,除了大众对它的评价外,我们更多的要看一个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是什么,设计的理念是什么。因此,这就需要艺术家们要对一座城市的地域文化、空间文化有所了解,从某个地区特定文化着手,是设计的首要出发点。结合着城市的传统文化同时又需要面对城市现代化文化的发展所带来的创新设计的影响,这是作为艺术家、设计师在对于设计来临时所要考虑的事情。

(二)空间性结构特征

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交流互动的开放空间活动创所,本身就具有空间性的特征。城市公共空间的空间性结构特征对于公共艺术设计表达具有很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创作的周围环境里空间结构的尺度直接影响公共艺术的尺寸。另外,公共空间周围建筑的形态特征对公共艺术创作的形式风格也有一定的影响。公共空间面对城市发展的形态表现有很多种,比如有线状空间结构形式、面域空间结构形式。这些不同的空间结构形式对于公众来说,它表现出来的空间场所感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公共艺术同公共空间尺度上的协调性。大众处在某个公共空间面对公共艺术所处空间范围以及人们对于它所处空间的视觉效果都有不一样的表达,空间太大没有围合度,同时公共艺术创作尺寸过小,会使公众场所感缺失。相反,则会使公众产生心理上的压抑感。

(三)历史性发展特征

公共艺术所在的公共空间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伴随着城市发展过程也在不断改变,是动态变化的过程。这一变化过程属于历史性发展变化过程,公共艺术所彰显的是一座城市的形象魅力,也是一座城市的标志性构筑物。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公共艺术同所处的公共空间环境将成为历史,但是在这一动态发展过程中,公共艺术所处空间场所环境的价值和意义是不变的,它将会永远被人们所记忆。面对城市不断更新发展,城市许多的公共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也不断发生改变,它们表现出一种开放不断发展变化的特征。

四、结语

公共艺术设计与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是相互依存共生关系。设立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同城市发展是并进的,同城市文化相融合的,它展现出了城市形象与個性。公共艺术之所以有公共性、公众性、历史性等方面的特性,它与所处的公共空间环境是分不开的。在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一件作品时,设计师首先要了解其公共空间环境的基本因素,根据要创作公共艺作品所处的空间环境来塑造符合城市发展的艺术形象,结合城市地域文化,用最具有艺术魅力的设计符号在城市公共空间合理进行艺术创作,设计出能表现出这个时代艺术符号和体现时代精神的公共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何小青.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构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79.

[2]诸葛雨阳.公共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75.

[3]李建盛.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6.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公共空间城市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