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建筑
2018-06-21刘喆李稼祎
刘喆 李稼祎
摘 要:生活中往往有很多巧合的事情,这些事情发生在不同的领域,它们看似毫不相关,却有着相同的原理与共通性。建筑与电影,这两种不同的艺术之间微妙的关系就证明了这一相同性。建筑设计的灵感也许就藏在其中。
关键词:电影;建筑设计;艺术手法
一、《午夜巴塞罗那》
(一)剧情
巴塞罗那是一座色彩斑斓,你随时都可能遇到浪漫和意外的城市,这座城市也是很多耐人寻味的爱情的发生地。影片讲述两个美国女孩结伴到巴塞罗那度假,在自由、激情、奇幻而热烈的巴塞罗那,她们邂逅了英俊迷人的西班牙画家,从而开始了一场疯狂的情爱大冒险。它追寻的是奔放热烈的不受世俗约束的情感。
(二)节奏:争论到激烈争吵
伍迪·艾伦是一位很具有文学气质的美国导演,他的电影,大部分是絮絮叨叨自言自语的对白,还有影片头尾常常出现的画外音,以小场景讲述,整部电影看起来像一篇记叙文,但是却仍然会让人觉得心潮澎湃。原因就在于导演善于以人物对话推动情节进程。利用一些强烈激情的对话,使整个电影节奏产生变化,营造出高潮。让人觉得他的电影明明就是视觉化了的都市小说,或者说是一个影像化了的张弛有度的建筑空间。
电影中,西班牙画家、画家性格激烈的前期和画家的新欢演绎了一段疯狂的三角恋情,当新欢受不了这种关系继续时,三个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刚开始三人用英语争论,随着情绪的高涨,变成西班牙语,继而情绪激烈,变成了用同样的音色在重复一句话,但是节奏却越来越快、音调越来越高、响度也越来越大,从而让整个吵架充满抑制不住的激情。引申到建筑空间,如果一个空间太简单,会让人感觉乏味、懒散没有节奏。如果一个空间到处充满不同的变化,会让人感觉太过纷繁复杂,眼花缭乱。同时人处于这样的空间也会过度紧张和忙碌,有强烈的不安定感。电影中的艺术处理手法同样是一种建筑空间节奏的设计形式。在变化中重复,相同中存在着不同。让整个空间有一种渐变的均衡感,给使用者营造出一种安定感。
坐落在巴塞罗那最显眼位置的圣家堂,由西班牙著名建筑设计大师高迪设计,就充分运用了渐变重复的手法。整个建筑中没有一条直线,这也导致了没有一个规则的面。它虽然有哥特式教堂的影子,但是它却更充满神秘,充满激情,让游客,或者信徒更有一种膜拜或者说享受其中的感觉,他就运用了许多重复。教堂顶部有许多尖塔,每一个尖塔造型相同,属于同一系列,但是高低不同,进行着节奏变化,也以不同度数向中间倾斜,重复中进行着变化。还有入口处的柱子,随着造型的不同,长短、粗细和倾斜角度也发生着变化。室内的柱子、天花,无一不是这种方式。
(三)空间维度:人物亲密程度的变化
剧情开始,画家和美国新欢是陌生人,同时互相之间还有一些厌烦。所以第一个场景导演选择在了毫无情调甚至可以说是比较无聊乏味的神庙里。配合阴霾的天气,土黄色的建筑颜色毫无生气。两名演员在对话时也相距甚远,分别站在神庙不同的两个柱子旁边。他们是彼此毫无好感的陌生人。这里也反映出了建筑设计人的行为中的公共距离3.6~7.2米。
第二阶段,相识的旅伴。因为一场旅行,他们慢慢开始彼此熟悉。所以导演选择了海边的环境来表现这段情节。这不是一个烂漫的沙滩,而是一个高出海岸线的公路边。他们的交谈从彼此相隔站立发展到了礼貌的比肩而坐,体现出两个人的同伴关系。反映出了建筑设计中人的行为的社交距离1.2~3.6米。
第三阶段,密友。随着剧情的进一步发展,经过海边的长聊后,他们变成了朋友关系。他带她去了他成长的地方,父亲的家里。剧情的发生地也变成了一个颇具温馨氛围的小镇住宅,阳光照耀着墙头的花。他们并肩而坐,交谈趋向私密性,他们的关系已经是密友了,已经达到人的行为中的个人距离0.45~1.2米。
第四阶段,情人。剧情进一步发展,在夜晚的氛围下,随着他们的心门向对方打开,他们的谈话开始变成眼神交流,彼此的关系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行为已经达到亲密距离0~0.45米。
从电影中我们可以得出,个人空间对公共空间设计的影响。人主要是通过对人际距离的维持来限定个人空间。为此,公共空间的设计者要通过对不同性质公共空间的尺度调整以及相应停靠设施来满足人们对个人空间的要求:在餐廳的设计中,应该在座椅间留有足够的间隙,来避免由于就餐者个人空间过小而引起的不安和烦恼;在会议室中,要设计足够的坐席距离,以满足参会人员的交流需要;在大型集会场所,则要留有较大的公共间距来满足公共人物进行公众正规接触所用的距离。
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一)剧情
故事发生在二战背景下的意大利地中海小镇西西里,当时的小镇还是安静祥和,没有受战争的影响。女主角马莲娜是一名少妇,她自信美丽,走到哪里都充满了光芒。她是全西西里人瞩目的焦点。男主角雷纳多是一名13岁的少年,他暗恋着马莲娜。故事就是以雷纳多暗中观察马莲娜所产生的行为、情感等为视角来展开剧情的。他们穿梭在西西里的街道、小巷、广场中,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宁和的地中海小镇里丰富有趣的城市空间。
(二)街巷广场空间
在西西里,城市交通空间承担着比从A到B更重要的功能。它是西西里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共公共交往空间。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人们在街道中买卖,谈天,交换信息甚至集会。与此同时,私人行为也从建筑中延伸出来。优渥的阳光和比室内更宽敞的环境促使人们将看报、抽烟、缝纫、晾晒衣服、哄小孩等个人行为转移到街道小巷中进行,使街巷空间具有丰富的事件性。
阳光+事件促成人们的聚集,聚集促成交往,交往又增加事件的发生,因而街巷空间成为一个积极循环生机勃勃的公共活动场所。
(三)城市舞台
1.当城市空间中插入一个或者多个焦点的时候,街道广场就成了城市舞台。例如影片开头,政府领袖要向全体小镇人民发表演讲,人们把收音机和扩音器搬到街道、广场等城市空间中,收音机便成了焦点或者“演员”,人群以焦点为中心聚集,各自选择舒适的观看焦点的方式,城市空间便成为观演空间。
2.观众分布
以广场、阳台、门廊、阶梯、露天咖啡座、天台等种种形式出现的观众席形成了高低错落的丰富的观演空间。观众们分布在以焦点为中心发散在三维空间中,或坐,或立,或走,以各自的方式享受着“焦点”的表演。
随着女主角马莲娜的行走,焦点移动,不同的人群变成观众,相应的不同的场所变成观众席位。在露台咖啡座上休息的人们,在报刊亭买报的绅士,在商店门口的老板和顾客,天台上的学生们,站在自家阳台上的军官等等。观众们各有各自丰富的附加活动,以及相应的场所。方位、高度、平面层次各不相同,共同构成丰富而富于变化性的场景空间。
当众人瞩目的马莲娜进入街道时,由于有了焦点的介入,城市空间的均质性发生了改变,人们的目光追随着她的脚步,开始在各自的“席位”上以各自的方式进行观看。形成了以马莲娜为中心发散的流动观演场域。
3.观演互换
不同于真正剧场的泾渭分明,街道空间营造出的是自由开放的舞台氛围。基于“看人”和“被看”的心理机制,根据事件和时间的不同,焦点和观众自由切换,舞台和观众席的性质也随之转换。同时由于人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是有限的,所以观众的视线轨迹是以基础焦点为中心向左右做不同的发散后再回归的过程。
例如:在这组镜头中,观众雷纳多的视角转换就是以马莲娜为中心进而发散到其他焦点上再回归的过程。雷纳多注视着行走中的马莲娜,然后她路过一个老者,老者对她脱帽致敬,雷纳多的视线便暂时转移到了老者身上,老者在这个瞬间由观众变成了焦点之一。在对这个焦点(老者)的关注进行了断之后,雷纳多的视线又回到了马莲娜身上。此时,牙医向马莲娜热情地打招呼,并捧起她的手进行亲密的问候。雷纳多的视线又转移到充满表现欲的牙医身上。身为临时焦点的牙医一边表演,一边窥视周围人的反应。于是小男孩的视线又随着牙医的眼神方向转移到四周其他观众身上,最后又回到基础焦点马莲娜。
在这个过程中,由基础焦点散发出的临时焦点是自由转换的,高低错落形式多样的观演空间为这种视线的发散提供了丰富的视觉感受,也增加了空间的厚度和趣味性。
4.空间编辑论
在设计中,将不同性格的空间按照需求排列组合,像编辑电影镜头一样进行编排、剪辑、设计、优化后顺序播放,就可以大致模拟出一起预想中的空间体验时间。每一个空间承载着设计者为使用者设计的一个愿景,一个又一个的愿景组合,重复,叠加,放大或缩小就形成了一个被需要的经过设计的建筑空间。
5.空间相对论
同其他事物一样,空间也具有运动和静止两重属性。
人与空间的互动方式不同时,产生的空间感受也不相同。当人步行或者停留时,人与空间的相对速度很小,空间给人的感受趋于静止,人的目光上下左右全方位的打量空间,可以阅读到个体空间从整体到细节的各个方面,空间单体与相对静止的人进行深度交流。
当人奔跑或者使用交通工具的时候,人快速穿過一连串的空间,空间相对于人是极速后退的。由于快速运动时,人的视线集中在前方,用余光阅读到周围的环境变成了被速度模糊掉细节的环境,单个空间的个性不再突出,空间感受转化为空间之间相对的升降、开合、尺度、转折以及空间组合成的序列感和节奏感。
反之,空间的性格也影响着人在其中的行为。细节丰富、平坦安全的场所促使人停留,吸引人放慢脚步休憩欣赏,节奏舒缓;单纯延伸的、陡峭危险的空间将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前方,催促路人快速路过通过,节奏紧凑急促。
在雷纳多追随马莲娜的这组镜头中,我们就可以阅读到一串丰富的空间序列。下坡路面对应着加速,窄巷子和不平坦的台阶意味着减速,开阔平坦的街道对应着快速通过。不同性格的空间按次序排列组合,有秩序地调控着整个行进过程的节奏,加上前后空间的转折和衔接,共同构成一组富于韵律的空间序列,促成雷纳多这一次曲折有趣的追踪空间经验。
参考文献:
[1]周诗岩.建筑物与像——远程在场的影像逻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13.
[2]王志敏.现代电影美学基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309.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