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胜与生俱来的恐惧

2018-06-20胡聪聪

科学Fans 2018年5期
关键词:系统脱敏飞蛾蟑螂

胡聪聪

人类常常会对一些特定的事物感到恐惧,比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某种昆虫、尖锐物体、血迹等等,有时甚至连听到名字都会感到浑身哆嗦,全身起鸡皮疙瘩。这样的恐惧感受可能正是人类生存本能使然。那我们应该如何来化解这些“恐惧症”呢?

异常行为

我是一名高一的女学生。

我从小就特别怕虫子。记得初一夏天的一段时间,教室里一到晚上八点钟就会有几百只飞蛾,桌上随便都会有三四只。这种情况下,我根本就写不了作业,但是又不敢乱动。我感觉全身都麻痹了,身上到处都是细细的感觉。快到下课时,我实在受不了了,尖叫了几声,离开教室去了老师办公室。我告诉老师,教室有好多虫子,好可怕,可老师却一直说没事。当时我很害怕,就哭了起来。

我还特别怕蟑螂。从初中开始,每次晚上洗澡之前,一定要有别人先进厕所看有没有蟑螂,不然就不敢进去。一开始还好,到后来,哥哥姐姐阿爸阿妈都很烦我,被他们打过、骂过,但我还是不敢自己进去看。有时候我说服自己厕所里什么都没有,鼓起勇气进去,可还是跨不过厕所门那道坎。如果家人开玩笑说里面没有蟑螂,但我进去后有看到的话,我不止不会洗澡,还会哭上好一会儿。半夜上厕所一定会叫人陪我,如果没人陪,我就会在床上憋着,努力地让自己入睡。

我很恨自己,恨自己胆小,恨自己软弱,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办。爸爸说这是性格问题,所以才胆小,但我感觉这已经危害到了我的身体健康,越长大越胆小,我越来越感觉心中苦闷,感觉难以反抗,也无力反抗。老师你能帮帮我吗?

心理专家的回复

看了你的来信,感受到这些虫子对你产生了非常大的困扰,给你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很多麻烦,以至于你自己都厌恶起自己来了。其实,你不必过分苛责自己,很多人都会害怕虫子,试着去接纳自己对虫子害怕这个心理事实。同时我们要知道,这样的害怕往往都是有原因的。

恐惧的原因和意义

1.遗传的因素:恐惧本身就是一种记忆危险的方式,是由遗传或者个人经历得到的。比如人天生就怕蛇,这是从远古时代的生活经历遗传下来的,成了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

2.替代经历:看到乱闯红绿灯的人出车祸了,自己过马路的时候就会更加小心。

3.被告知经历:家长或老师的教导,什么有危险,我们就会学会害怕和避开。

系统脱敏疗法

针对你的情况,告诉你一个非常有效的心理学方法——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瞑的目的。

系统脱敏疗法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放松训练,学习掌握放松技巧。

靠着沙发或半躺着,用最舒服的姿势,想象让自己放松的情境、画面,越具体越好,比如阳光下的草地,阳光下的海滩等,使自己达到内心平静舒服的状态,或者从头到脚引导自己逐步放松。每天1~2次,每次20分钟左右,坚持8~10天,让自己熟练掌握放松的技巧。

第二步,建立恐惧等级,逐级突破。

比如从比较恐惧的飞蛾,到最令你恐惧的蟑螂,先以飞蛾为例:

①在头脑中想象飞蛾的样子。如果感到恐惧难耐,就进行放松训练,放松后再继续想象飞蛾,如此反复,直到自己不恐惧或恐惧很轻微为止。同样的方法,逐级进行下面的步骤。

②看图片上的飞蛾。

③远距离看装在瓶子里的飞蛾。

④拉近与瓶子之间的距离看飞蛾。

⑤把装飞蛾的瓶子拿在手里。

最后,可以在有飞蛾的房间待着,让自己放松,慢慢地就能消除对飞蛾的恐惧。

同样,你可以试试用这个方法处理其他更令你感到恐惧的昆虫,比如蟑螂。系统脱敏法的基本过程,就是先从引起较轻恐惧的项目开始,有轻度恐惧时则停止想象,采用肌肉放松训练缓解恐惧心情,重复数次后不再引起恐惧或仅有轻微恐惧,则可进入下一项目的训练,直到上述恐惧等级全部通过。注意这個过程要逐级进行,切不可越级,如果旁边有人支持你,效果会更好。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寻找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在系统脱敏的基础上,辅以心理分析,帮你找出潜意识深层的原因,处理内心的情结,效果会更好,疗效也会更稳定。希望你能早日摆脱怕虫的烦恼,每—天都能过得安心快乐!

猜你喜欢

系统脱敏飞蛾蟑螂
捕捉蟑螂有神器——新型简易诱捕蟑螂器
可爱的你
Trolls World Tour魔发精灵2
飞蛾说
蟑螂
一例大四学生考研焦虑的咨询个案报告
一例学校恐惧症咨询案例分析与体会
为什么蟑螂叫“打不死的小强”?
勇敢的小飞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