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学校恐惧症咨询案例分析与体会
2017-09-15骆祥添
骆祥添
摘 要:一位初一女生自军训后,自觉毫无原因地感到害怕学校,逃避上学,甚至提到相关的字眼也会产生逃离感。后来发展至遇见同学和班主任也觉得恐惧,无法继续上学,休学半年。母亲于是带她前来心理门诊寻求帮助。经过对来访者背景数据的收集分析后,咨询师决定主要采用系统脱敏以及结合减压放松训练进行干预。经过数次咨询,来访者能够开始去补习学校上课,后来与原初中协调后,转校,但仍对新学校有恐惧感,未能順利开始学校生活。继续咨询几次之后能够回到学校继续学业。
关键词:学校恐惧症;减压放松训练;系统脱敏
学校恐惧症,属于心理学上神经症里面的恐惧症类别中的场所恐惧症。它是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害怕的特定场所,尽管场所并不存在危险性且场所内的人并不会对其造成伤害。恐怖发作时往往伴有显着的植物神经症状,当事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处境,恐惧反应与引起恐惧的对象极不相称,他本人也知道害怕是过分的、不应该的或不合理的,但并不能防止恐怖发作。
一、案例资料
小红,女,13岁,顺产,无头部外伤史,原为广州某区重点初中学生,在本城市长大,家庭环境不错。父母感情好,有三个小孩,两个大的都是女孩,最小的是男孩,来访者排行老二,姐姐读高中。父母,尤其是父亲比较疼爱来访者,从小到大对来访者都是如此。父母对来访者三姐弟能做到男女平等。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病史,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来访者依赖性较强,由于父母多年来的比较宠爱的抚养习惯,表现出娇气的性格。父亲工程师,母亲自己做生意。父母原希望来访者能够考上姐姐所在的中学,后来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未能实现,只考上某区重点。从就读此学校直到军训结束,并未发生特别的事情。军训结束后开始,找不到原因的感到对学校有强烈的恐惧感,逃避上学,有逃离感。后来发展到见到同学以及老师、听到说起关于学校的话题,都会引起恐惧情绪。自觉希望见到学校的朋友,也想体验集体生活,知道该在学校读书学习,但是自己无法控制。
二、主述
感到害怕学校,逃避上学,手脚颤抖,持续将近半年。
三、诊断与依据
根据来访者表述情况以及母亲补充情况诊断为学校恐怖症。理由: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一般也不主动就医,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等。而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无妄想、幻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从来访者听到有关学校的话题或者进入到学校时所表现出来的惊恐不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性不安,且出现泛化到同学、老师身上的情况,可以诊断为学校恐惧症。
四、病因分析
①生物原因:未发现与学校恐惧症相关的生物原因。②社会原因:来访者家境不错,从小父母宠爱,尤其是父亲,因而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父亲对来访者自觉害怕学校,不想上学的要求采取默许的态度,强化了来访者的病情。③心理原因:来访者原本希望考入市重点,与姐姐同一所学校,后因为考试落榜只能去后来的区重点,这所学校不是来访者原本的理想学校,所以潜意识上对学校产生抗拒,在精神分析理论上来看,来访者能从这件事上因病获益,用生病的方式来拒绝这所学校且不用负责。
五、处理方法
针对这种学校恐惧症类型的少年来访者,首先要询问了解清楚来访者的基本数据,并且时刻留意来访者在咨询室的情绪变化,及时对来访者出现的恐惧情绪进行安抚。在治疗上,对于这位来访者的具体情况,应采取系统脱敏技术一步步的降低来访者对学校的敏感性及恐惧程度。在系统脱敏的过程中穿插减压放松训练以调节、缓解来访者焦虑和恐惧情绪。在前几次咨询的时候,可适当加入药物治疗作为辅助,随时根据来访者的情况调整药量。当来访者情绪情况、对学校的敏感程度趋向缓和时,及时减轻药量,最终达到不依靠药物的治疗效果。针对该来访者的家庭情况,为了更好地干预、治疗来访者,在咨询室以外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除了每天帮助来访者做好家庭作业外,首先需要调整家长对于来访者的抚养方式,把原先过分的宠爱调整为更恰当的方式,并且在来访者不断表示拒绝上学的时候,不能采取默许的态度强化来访者的症状。此外还需建议家长多带来访者去公园、广场等同龄人较多的地方,让来访者感受到其他学生上学、放学与同伴一起玩耍的快乐,并且及时对路上见到的欢乐情景进行强化,加深来访者对于上学的积极印象。
给来访者进行系统脱敏之前,先进性减压放松训练或者想象放松,缓解来访者对于即将要进行的系统脱敏训练的焦虑、抗拒情绪。此外,由于进行此类系统脱敏时,若遇到来访者情绪波动比较大的时候可能需要握着来访者的手或者搂着来访者,以提供给来访者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被保护感,因此在尽量选择同性别咨询师进行脱敏操作。若是咨询师为异性,可适当加入一位同性助手替代咨询师给予来访者上述鼓励、支持。开始脱敏的时候应该先从想象脱敏入手。在想象目标场所之前,可以先想想一些令来访者有安全感愉悦感的场所,然后再逐渐过渡到目标场所。对目标场所脱敏时先从外围开始,然后再进入场所。来访者出现情绪波动时,及时给予保护,并鼓励来访者继续坚持,切不可一遇到情绪反应就退缩。
当想象脱敏进行的比较顺利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进一步脱敏。例如带来访者去到一些与学校有相似性的场所,例如图书馆继续进行脱敏。然后尝试在学校外面周围散步,依然要注意对来访者的情绪反应做好保护措施。最终希望达到来访者在目标场所内能够散步而抗拒、恐惧表现大大减少的状况。
六、关于本案例咨询后的体会
总的来说这个案例还算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学校恐惧症。在以后遇到其他神经症来访者时有以下经验可以借鉴:①要了解来访者发病是否由某件特殊事件引起的,然后把来访者的成长史,家庭基本情况的资料收集完备。②家长或者其他家庭成员的配合相当重要。在咨询室所完成的治疗只是占整个治疗干预里面的很少一部份,其余的治疗任务与练习需要在治疗室以外进行,而脱敏治疗往往伴随着不愉快的体验,来访者作为少年,很容易退缩,这就需要家长积极配合治疗,鼓励来访者按时完成作业,放任的态度不利于改善病情。③需要明确告知家长在治疗的过程中来访者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反复,树立起家长对于治疗的信心,不可因一时的反复而自我否定。④处理治疗过程进度不如期望时家长的情绪。家长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对于咨询的进展速度要求比较急切,一旦出现反复时容易对孩子或者对自己产生消极情绪,体现为对自我的责难以及对孩子进展速度不满。当孩子接收到来自家长的这种情绪反应则容易强化来访者对于治疗的恐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