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母亲烧河豚
2018-06-20孔庆璞
孔庆璞
我 烧河豚的手艺最早是从母亲那学来 的。母亲是土生土长的扬中人,从她奶奶那时起,就传下一个规矩:每年春天,一家老小都要在一起,吃上几回河豚。
母亲烧河豚,通常是在厢屋的灶锅间大灶上。灶很高很大,正面由灶台、灶门、锅、井罐等组成,背面则有外锅膛和里锅膛。铁锅又有里锅和外锅之分,里锅通常比外锅大些,平时用里锅煮饭,外锅炒菜。而母亲烧河豚,多选择里锅,可能是十多条河豚,只有里锅才容得下的缘故吧。
春天吃河豚的日子,是早就计划好了的。买河豚、杀河豚,包括漂洗河豚,由父亲一人包干,烧河豚则由母亲全权负责,而去叫亲朋、邻居来吃河豚,则由长我两岁的姐姐婉青去跑腿。
母亲告诉我,她喜欢用豆油和酱烧河豚。酱烧河豚其实就是红烧河豚,自然离不开“河豚酱”。河豚酱一般都是自家做的。
烧河豚的这一天,父亲、母亲着实很忙。父亲把河豚买回来后,在场上宰杀,而母亲在灶上一直忙乎着。掸尘扫灶、清洗锅子后,但见母亲从正屋后壁头香案上,拿来香炉、蜡烛台放在灶台上,燃起蜡烛,点上三炷香,双手持香,合于胸前,朝着灶柜上的灶神爷像,嘴里念叨着,祈求灶神爷保佑平安。然后将香插入香炉,双手作揖,在灶神前拜了三拜。又用铜盆打来半盆清水,将双手浸入水中,反复清洗,谓之为净手。至此,烧河豚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已做完了。
下晚时分,母亲拿起一只菜篮子,来到场上,从搁在长板凳上的腰子盆里,捞出漂洗过的河豚鱼体、肝、皮和肋,稍控了一下水,回到灶锅间。取来两只搪瓷脸盆,把装有河豚的篮子搁在另一只盆里,用水舀子从水缸里打水,倒入另一只。左手抓起一条河豚,右手握一把剪刀,借着灶柜上的美孚灯光,用剪刀尖子刮剪河豚脊椎处,看是否残留“达子血”,不时还将河豚鱼体放在清水里再过一遍。父亲则坐在锅门口的“爬爬老”(杌子)上,等待升火。母亲边检查,边给我们讲了跟河豚有关的故事。印象中,讲得最多的是以下这则故事:
以前一家饭店,有一个烧了一辈子河豚的老师傅,一天,烧河豚前,他像往常一样检查“达子血”,用小拇指长长的指甲,剔除河豚脊椎上的残留物,随后洗了手,烧了河豚,客人吃了也平安无事。待客人散去后,他自己炒了盘肉丝炒大蒜,用来下酒。由于年事已高,牙齿松动,进食老是塞牙,于是,他就用小拇指上的长指甲剔牙。谁曾想到,指甲里残留的“达子血”没有完全洗清,剔牙时无意将其咽下了肚,结果导致中毒,命丧黄泉。
听到这里,一旁的父親总是唏嘘不已。
查完了鱼体,母亲又拿来一张张河豚皮,看是否有伤口或溃烂处。她说河豚皮本身没毒,但如果有伤口,这也很危险,须得大块切除。当时,她也未曾说出什么道理来,倒是坐在锅灶后面的父亲插嘴道:“河豚的伤口也有毒!”河豚有个习性,最喜欢相互撕咬,撕咬必定会受伤留下伤口。动物和人一样,与生俱来就有免疫和自我保护的本能,一旦受伤,身体就会调动千军万马,通过血液和组织液,立马在伤口附近布兵排阵,全力阻击。伤口处的血液和组织液浓度,比平时不知要大多少倍,毒性特强,一旦进食,必遭不测。
检查完河豚皮,母亲右手操外婆传给她的银簪,左手拿起一副河豚肋,在其背面系带上的毛细血管中,寻找和剔除尚未漂洗干净的河豚血隐,再翻转过来,在其正面检查是否有隐血斑块。
正式烧河豚的时刻终于到了。父亲抓起一把稻草塞进锅膛,用火柴点燃,待稻草的火焰变旺,父亲又往锅膛里添了一把豆秸。随着噼里啪啦的响声,锅膛里的火焰顿时升腾起来,火光透亮,照在父亲的脸上,父亲红光满面,在场的人也感觉浑身暖洋洋的。锅底的几粒水珠,也急速地打了几个滚,一眨眼不见了。
母亲伸出左手,手掌离锅面约五六公分,感受下这时的锅温,右手拿勺,从里锅灶面上的油钵子里,舀出一大勺豆油,沿着锅壁,匀称地将黄澄澄的豆油泼洒在锅里,然后用铲刀反复铲浇。豆油在锅的温度作用下,冒着阵阵的热水气。随着水气退去,油温逐渐升高,渐渐趋于清澈。母亲端起装满河豚肝片的小瓷盆,沿着锅壁缓缓倒入锅中。灼热的豆油,顿时噼里啪啦炸开了,整个里锅异常热闹起来。
母亲和父亲配合十分默契。母亲一个眼神,父亲就知道该添多少豆秸,增强火力,控制火候。母亲执铲不停地在锅中挥动着,一会儿往左铲动,一会儿往右铲动,更多的是用铲刀头,压压热油中的河豚肝片,发出吱吱的声音。肝片开始结壳时,母亲朝锅膛口的父亲点点头,只说了四个字:“刚好,控火!”她丢下铲子,随即从刀架上拿起一把漏勺,捞出结壳的河豚肝片丢进碗里,快速地扬油降温,并将河豚鱼两条一轮在油锅中翻身煎透,盛入白色的搪瓷脸盆。此时,灶锅间早已充满了浓浓的河豚香味,香味透过不甚密封的芦笆墙,迅速散发到屋外的空气中,借助微微的风力,从埭头飘到埭尾,甚至更远的地方,像是告诉埭上所有的人:孔先生家今天又烧河豚了。
接下来,母亲拿起一把小米葱,打了个如意结,拿一大块洗净的姜块拍碎,一齐丢进锅里, 煸炒了一下,阵阵的葱姜味,夹着河豚香味扑鼻而来。她特别交代:烧河豚切忌放花、辣二椒,这也是扬中烧河豚的风俗。母亲让父亲再次控火,将十多条河豚鱼头朝外,尾朝里,齐扎扎沿着锅壁围成一个圆圈。母亲将熬熟的河豚肝片倒入锅中,然后加入温水,淋入少许料酒,盖上锅盖,吩咐父亲往锅膛里多添些豆秸,尽管把火力调到最大。
母亲略显倦意。本该歇一歇,但她习惯地端来一个大的圆木盆,将剪刀、篮子、勺、瓷盆还有那古色古香的青花瓷大碗,洗净,用抹布擦拭干净,放回原处,捞起系在身上的围裙一角,擦了擦双手,打开话匣子和我们讲开了:
从前,有一个老奶奶生活十分清苦,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她老态龙钟,行动不便,决定用河豚这个毒物来了却余生。她把自己用了一辈子的纺车劈了当柴火,把自己纺的棉纱,拿到渔船上换回两条河豚,马虎地杀杀、洗洗投入锅里,煨了一锅河豚汤。由于此时的心情相当复杂,是生是死,折腾了她一个下午。河豚鱼汤也整整煨了一个下午,最终熬成了两碗浓厚浓厚的河豚汤。她心一横,喝了下去,然后躺在锅门口,晕晕地睡去,等着阎王爷把她收走。谁知第二天一早醒来,跑到镜子里一望,她还是她,竟然安然无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长时间地加热,不净的河豚烧过火了,毒性也会除去一些。
母亲又说:“烧河豚、吃河豚千万不要催,不到时辰不揭锅,不到时候不下筷。”她又绘声绘色,讲了亲身经历的一则河豚故事:
1949年4月23日,扬中解放的日子。那天上午,从江北打过来的一支解放军部队,在外婆屋外的竹园里集结待命。也许他们久闻河豚的美味,在得知我外婆、母亲会烧河豚后,一位连长拿出几张解放区的纸币,请我外婆和母亲帮他们买些河豚,在竹园里挖些竹笋,烧河豚给他们吃。河豚买回来后,外婆、母亲忙着宰杀、漂洗,等河豚下锅时,太阳已经快落山了。这时,连长急匆匆跑来,说队伍一刻钟后就要开拔,问能否让战士们尝口河豚的美味。我外婆、母亲都非常遗憾地摇了摇头说:“辰光未到,有危险。”不一会儿,集结号吹响了,当时母亲看得出,那连长和他的战士是带着既渴望又失望的眼神离开的。
故事讲完了,锅里的河豚也烧开了。母亲往锅里添了一块凝固了的猪油,稍过一会儿,又往锅里加少许盐和糖、两小勺河豚酱,随后让父亲少添些豆秸,控制火力。
河豚仍在锅里烧煮着。母亲将河豚皮拿来,一张张翻转过来,一副副完整的河豚肋,被灌进河豚皮里。她一手揭开锅盖,一手将河豚皮包肋摊在锅中的河豚上,并让父亲控制火候,慢慢煮炖。母亲告诉我们,河豚皮是在河豚出锅前一刻钟下锅,皮、肋没有毒,肋很鲜嫩,很容易煮熟,过早放入,就容易溶化在锅中,那就太遗憾了。
父親不再往锅膛里添豆秸了,只是靠豆秸灰烬的余火,温温地传递到锅底上,锅子里面也较以前安静了许多,浓浓的汤汁中,偶尔会冒出几个泡泡。母亲揭开锅盖移往别处,这时锅中上升的热气已十分微弱,一锅金红油亮的河豚,带着十足的河豚香味呈现在面前。接着母亲拿出一双筷子,搛一块河豚油渣送到自己的嘴里,又搛了一块河豚油渣送到我父亲的嘴里,两人咀嚼了一下咽下肚, 彼此会心地笑了。我知道他俩的微微一笑,就意味着这锅河豚烧好了,因为以前不止一次听母亲说过,河豚烧好了,厨子要先吃第一块,这也是扬中烧河豚、吃河豚的规矩。
记忆中,母亲烧河豚多以红烧为主,但河豚烧竹笋、河豚烧秧草、白煨河豚、潽油烧河豚也是经常看到的。
潽油烧河豚,是一道真正体现“拼死吃河豚”内涵的河豚菜,无论于烹者、食者都是一个最高境界。俗话说:十潽九毒,十毒九死。潽烧充满着凶险,同时又充满着神秘。当你尝后,会有滑腻似脂、鲜香畅神的感觉,让你真正地体会到,什么叫最香、最肥、最美。嘴唇和舌尖都会麻麻的,浑身飘飘欲仙,坦诚地讲,这已经轻微中毒了。潽油烧河豚最大的诱惑,就是让你处于似毒非毒的“三岔路口”,胆战心惊,如履薄冰。不过,敢做、能做的烹者,可谓凤毛麟角。
潽油烧河豚,其法与红烧河豚大抵相同,但又有所不同。母亲在处理河豚肝时,既采用传统保险的高温解毒法,又大胆采用创新冒险的低温解毒法。河豚肝切片后,一部分用热油熬制,如同红烧河豚,正常烧煮。待河豚烧煮至七成熟时,将反复冲洗的河豚肝一片一片地铺在快要熟的河豚上。河豚肝在温温的锅中,不失水,不失油,慢慢地变熟,99.99%的河豚味被固化在河豚肝片里。搛一片往舌尖上一放,纯纯的河豚味立刻充满口腔,那才是真正的嫩、真正的滑、真正的鲜、真正的香。此时,你才能真正理解体悟“值那一死”的慨叹。
习俗总是跟着生活走的。生活变了,有些习俗也就慢慢淡去,甚至趋于失传。即便我生于斯、长于斯、生活于斯,如今也很少看到母亲50多年前烧河豚的那一幕幕,它将成为我生命中挥之不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