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居
2018-06-20佟惠军
佟惠军
云 阳城北老街的拐角,有一家很不起眼的 饭店,牌匾上画着几棵青竹,青竹中间是“竹居”二字。这牌匾和店的门面一样,都很陈旧,与周围装修得光怪陆离的店面相比,格外扎眼。小店里只有六台散桌,吧台的右侧有两个隔断,茂密的云竹隔开了散桌的视线,算是小包房。云阳市的一些老人说起这家小店,那叫赞不绝口,都说这家店粤菜做得最地道,比那些大馆子不知好吃多少。“竹居”的招牌菜都和上汤有关,据说这家店的创始人祖上曾给广东知府张敬修家主厨,至于后代怎么流落到北方,倒无从知晓了。三十年前这家店开业的时候,云阳市还没几家粤菜馆,店一开张就火了起来,足足火了十年。这些年都嚷嚷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可“竹居”倒是没受到太大冲击,原因除了菜的味道,更是因为一个“小”字。
最近半年,店里的生意突然冷清下来。除了一些爱吃云吞面的老客依然光顾外,很多爱吃他家招牌菜的客人却不见来了。
这天傍晚,大雨,街上行人稀少。一辆宝马在马路上飞驰,溅起的水花蹦在匆忙的行人身上,引起一串责骂,可这责骂一丝一毫也没有让车减速。
林光一個人坐在“竹居”里发呆,“屋漏偏逢连阴雨。”他不知不觉念叨了句。此时他心里想的不只是天气,最近生意惨淡不说,女儿眼看着要中考,媳妇又刚做完手术。一想起媳妇肚子上那长长的伤口,他就感到心疼。从岳父那接手这店以后,整天都在店里忙,一心怕生意不好,让岳父失望,更怕岳父看不起。媳妇起早贪黑照顾女儿生活,带孩子补习,白天还得来店里帮忙。要不是那天昏倒,他还不知道,媳妇因患子宫肌瘤已造成中度贫血。正郁郁地想着,四个人推门走了进来。
“魏哥,很久没来了。”林光连忙换上笑脸迎了上去。
“今天人怎么这么少?”魏哥领着三个朋友径直走到隔断后面坐了下来,“还是老三样,上汤娃娃菜、上汤丸子、清蒸鲈鱼,再配俩小菜。”
林光一边泡茶,一边应了一声,随后去后厨做菜去了。
“魏哥,这家店虽然干净雅致,但有点太旧了吧?”随魏哥来的人打量着满屋的竹子,低声问道。
“兄弟,你有所不知,我在食监局当了十年的小科长,像这样的店家还真少见,他家的上汤、菜品可都是地道的真材实料,你猜他家为啥不装修?”
“为啥?小气吧,怕花钱呗。”
“小人之心了不是,人家不装修的原因是怕把装修的费用转嫁到客人身上,他家的菜品、云吞多少年都不涨价,这店的两代老板都是难得的实在人啊。”魏哥翘起大拇指,跟同来的几个人介绍着。
“他家的菜不便宜啊,你去过隔条街半年前新开的那家‘于记私房菜没有?那店可比这大多了,装修得那叫一个金碧辉煌,我刚看了下菜牌,和那家的菜价一样。”
魏哥眉毛挑了两下,抿了口茶水,开口道:“你没去过那家店的后厨吧?我可是进去看过,他家的上汤是用‘透骨香‘骨髓膏调制的。”
林光正从后厨端菜出来,无意中听到了魏哥的话,手抖了下,并未多出一言,放下菜又回后厨忙活去了。
四个客人都搛了一口端上来的上汤娃娃菜,“魏哥,我真没吃出来这道菜比那家的好吃,口感上那家的味道反而鲜些。”
魏哥又轻轻一笑:“你为什么不让儿子吃街上卖的小吃?你在家做汤为什么不用调汤的调料包?”
桌上的几个人猛然一顿,然后都频频地点起头来。林光听罢此言,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来,嘴角漾出一丝微笑。
四个人吃罢饭雨也停了。“我们一定还会来。”随魏哥来的三个人在林光送出门后异口同声地说。
中考前一天午夜,林光来到“竹居”,将19斤瘦肉、8斤老鸡、去皮生火腿3斤,用水焯过后,投入紫砂锅中,然后注入42斤大清宝泉,烧至滚开如“菊花心”时,转为小火,12小时后把瘦肉馅放进汤锅,捞出渣子把汤过滤。一锅清澈的上汤完美地呈现在林光眼前,虽然每天他都这样熬汤,可是今天不同。林光哼着小曲走出店门,贴出“今日不营业”的告示,抬眼看暮春的中午阳光正浓,微风将路边的格桑花吹得摇曳生姿,就连那块老招牌上的竹子,也像被风吹得跳起舞来。
林光今天要在“林居”招待一批特殊的客人——女儿和她的同学们。这是魏哥来吃饭那天决定的,他要让孩子们在中考时吃碗有“家”的味道的上汤云吞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