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微时代”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8-06-20苗青
苗青
[摘 要] “微时代”带来了新的互动模式与交往方式,引起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学习方法、社会实践、交往行为的变化,对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很多机遇和挑战,本文在简述“微时代”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以及“微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性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微工具;高校;教育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3-0064-02
伴随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网络化、数字化、多媒化为特点的教育方法逐渐替代传统的教育方式,微信、微博、APP等“微工具”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给他们的课堂学习、业余生活带来很多改变,给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新挑战和新机遇。“微时代”的及时性与广泛性等特点满足了当代大学生接收信息的需要,很多大学生逐漸成为“微时代”下各种应用软件的使用者。作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我们需要合理把握机遇,不断创新教育理念,顺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注入新的亮点与活力。
一 “微时代”、“微工具”的特点
“微时代”是网络时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通过互联网、无线通讯、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载体,向用户传递、输送各种不同类型的媒体形态,比如生活中常见的数字新闻、数字广播、数字杂志、QQ、微信、微博等。“微时代”已经基本上覆盖了全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很多改变。人们可以通过电子书分享知识,通过视频开会、聊天,通过聊天软件获得信息。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同,“微时代”的到来有助于信息的获得更加开放、迅速,但在管理方面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困难与问题。
“微工具”是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维持人际沟通的最佳选择,微信等“微工具”可以即时传递信息、发布信息,快速而直观地表述使用者的心情、观点和看法。“微工具”具有主导性和跟随性,允许使用者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表述个人想法,大家可以跟帖、点赞和转发。总的来说,“微工具”对于大学生具有很大吸引力,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微时代”和“微工具”主要具备以下特点。
(一)公开性与大众性
“微时代”的信息传播不再受传统传播对受众的局限,使用方可以直接通过点对面的信息公开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很多身边的小事情可以成为新闻内容,只要手机在手,任何事情都可以公开传播,让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参与者与发布者。
(二)主导性与交互性
“微工具”允许使用方以个人偏好为导向发表个人见解,大家都可以跟帖,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信息传递,这样大家不但成为信息的接收者,还可以通过“微工具”进行互动与传递,“微时代”的网民既接受了信息,又参与了信息,还发布了信息,通过微信、微博等相互沟通,扩大自己的交际网。
(三)及时性与快速性
很多网民不用加工就可以完成信息的传播,这一点与传统新闻信息发布不同,现在新闻传播对格式、内容与形式要求不多,截屏、发图、甚至几个字就可以将信息发布出来,很多新闻事件在微信等媒体中传播的速度比电视、广播等媒体要快得多。而且这些新闻资料可以被用户永久性保存,不用删除,在及时快速的同时还具有可保存性。
二 “微时代”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微时代”创新了教育方式,丰富了教育内容,提高了教育针对性
“微时代”的普及将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更新为互动教育,以及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方式,教育的内容也从传统的书本扩展到国内外新闻和各种新闻报道,同时,通过网络关注度、点赞数等,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跟踪学生的心理动态,保证教育的针对性。“翻转课堂”“MOOC”“微课”等教育模式兴起,学生通过网络、新媒体等教育手段学习,与教师互动交流,实现了教育的多元化。
(二)“微时代”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当代大学生大多为“指尖一族”,他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信或者微博与老师互动交流,可以在自己的空间展开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老师也将正确真实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在心理教育方面,有的大学生比较敏感,容易冲动,当遇到心情不好的情况时,就通过微信或微博表达情绪,这有助于老师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动态,及时纠正不良心理问题,与学生保持平等、密切的关系,师生关系变得融洽。通过“微时代”的互动式交流,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与老师交流的热情。
(三)“微时代”对教育管理队伍的师资提出更高要求
对于一般的高校来说,教育管理队伍的成员大多经过严格的职业培训,具有深厚的资历,以一对多的传统授课方式集体授课为主,使用新时代的产物较少,教育形式上无法做到不断更新与提高,因此,在“微时代”背景下,通过互联网等共享平台,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课程资源,得到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形式、内容丰富多彩,如果教育管理工作者不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就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教育达不到理想的预计目标,学生不信任教育者,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地位被质疑与挑战。因此,我们需要迎合时代的发展,努力用新的教育管理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四)“微时代”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影响大学生三观的形成
“微时代”环境下,新媒体让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他们可以在网络空间获得自由感,但网络的虚拟性让正在形成社会交往能力的大学生与现实生活脱节,传统人际交往模式受到冲击。此外,一些大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成熟、不理智、不客观,容易判断极端化,微信、微博等“微工具”深刻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五)“微时代”的开放性与信息共享性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更高挑战
在“微时代”背景下,信息都是具有开放性与即时性的,信息无法通过有效的筛选与管理,其中一些违法、诈骗信息乘虚而入,直接影响了传统教育的主导性。通过“微工具”,很多大学生在无有效管理与监督的环境下,非常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西方的腐朽思想与享乐主义观念通过“微工具”传播给当代大学生,让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产生怀疑与排斥心理,大学生的思想出现波动,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带来很大阻碍,对我们当前的教育工作模式提出挑战。
三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性建议与对策
(一)创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完善教育方法
当代大学生的年龄、不同的生活方法、各种习惯要求我们必须创新工作方法和模式,与时俱进。教育工作者需要从内心接受新的信息教育管理理念,尽量多用网络化教学方法,与学生建立起通畅、友好的沟通环境。只有不断更新教育管理观念,才可以用学生熟悉、喜欢的语言体系、授课方法增进与大学生的距离,真正与学生做朋友。
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需要与时俱进,要努力适应载体环境的改变,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保持教育工作的先进性。虽然“微时代”给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冲击与挑战,但这也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起点。我们可以借助“微工具”,开发信息带来的无限潜力,用“微工具”与学生进行沟通,消除代沟,更好地完成对学生的管理与监督。
同时,教育工作者可以用一个共同的平台及时进行沟通,利用微信等软件推送教育信息,引导学生主动在网络平台学习新的知识,通过“微工具”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困难与疑问,帮助他们进行线上辅导,避免线下一对一,面对面的尴尬。
(二)提升教育管理工作者对网络认知的知识层面
通过专题培训、辅导等给予教育工作者一定的网络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网络平台。教育工作者需要熟知大学生经常使用的聊天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所有功能,了解“微工具”,熟练运用它们,这是一项基本而必要的思政教育工作内容和要求,要主动学习“微时代”知识,掌握新媒体规律,加强新媒体的运用能力,与学生保持同步,既能使用好、管理好、运营好各类微信公众号,又能及时跟踪、掌握学生的各类网络行为,保持与学生在同一媒介平台和空间的对话。
此外,高校要通过培训、讲座、课程、沙龙、研讨等途径提高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的相关业务能力和水平,通过理论学习提升教育管理者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底气和自信,让他们敢于运用自媒体开展工作,敢于及时、合理糾正自媒体上各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观点、舆论,敢于在“朋友圈”传播正能量,敢于带头抵制自媒体中的不良行为和信息,营造健康积极的新媒体空间。
(三)充分利用“微工具”,增加新的教育内容
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媒介,将具有中华美德、充满正能量和积极作用的信息发布出来,发布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国内外新闻,加深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拓展他们的理论视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减少不健康观念的传播,赢得学生的信任。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微工具”的运用越来越多,“微时代”以海量的信息、高速的传播,成为大学生获得信息,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微时代”带来了很多机遇和挑战,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利用其新特点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与教育环境,发挥“微时代”积极的作用和影响,采用有效手段提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水平与质量,更好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韩秀敏.论教育信息化时代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3).
[2]何峰.微时代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微管理[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6).
[3]李长贵,刘戎.“微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应变举措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7).
[4]钱珺.浅谈微博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方法创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2).
[5]钱晓蓉.微博对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的影响[J].新闻战线,2015(8).
[6]尹晓敏.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
[7]周波.“微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