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思路
2018-06-20曾未然
曾未然
摘 要:当前技工院校会计专业为我国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会计专业人才,而技工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还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提高技工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重要课题。本文从当前技工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入手,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题,并指出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为提高技工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技工院校 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一、技工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模式
1.讲授式
在教学中,教师讲的知识多,学生主动思考少,存在严重的教学单边现象,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远远不足。会计实务一般侧重于会计业务处理的结果说明,而对经济业务或事项的详细分析讲解和描述说明重视程度不够,对会计分录编制和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解不够透彻,学生基础知识薄弱难以理解。教学手段落后,很少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会计操作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均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产学研合作严重不足。这种培养模式在技工院校当中非常普遍,效果不理想。
2.探索式
一般在学生学习基本概念与基础原理时,教师只列举部分事例,让学生通过自主收集资料、阅读、观察发现、实验探讨、思考讨论以及听讲等方式去独立研究,自行理解并掌握基本原理与结论。“探索式”主要指导思想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作为主体,让他们自主探索,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技巧,探究客观事物的重要属性,理解事物发展的起因与事物内部的相互联系,寻找其中规律并形成自己的概念。这种教学模式在技工院校教学中应用相对较少,但是其教学效果比较显著,不过在推行中遇到的困难较多。
3.体验式
体验式教学方式是指导教师运用一些理论指导学生亲身去感悟知识,然后通过与实践相结合进行领悟的一种教学方式,因而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自由独立、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完整的人”。这种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是需要创造合适的情境,将学生情感作用发挥出来,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与空间。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需要依靠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所以需要具备完善的外部条件,而在一般的技工院校难以达到。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当前在技工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很少被应用。
二、技工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培养方案不够合理
技工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专业知识和会计理论,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虽然这种定位具备一定合理性,不过偏离了会计职业教育的合理定位,存在片面性。这种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计、课程考核标准以及教学内容,专业课程的开设具有任意性,都只侧重于本学科的某一方向,学科与学科之间没有有效地进行交叉。
2.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滞后
当前技工院校在会计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上依然不规范,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相对单一,难以达到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大多数技工院校专业设置中都有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甚至有些院校还会按部门、行业开设各种会计专业,这是一种与会计职业发展要求相悖的,缺乏战略性与针对性的短视行为。
3.会计教材选用混乱,教材内容规范性和实用性不够
市场上会计相关教材版本多、杂、乱,教材内容空泛陈旧,知识点千篇一律,对于一些相关的税法、财经法规等政策调整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些教材难以满足财会知识快速更新的要求。因此,对会计教材的整合是对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的第一步。
4.技工院校教学模式和方法难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近年来,技工院校课堂教学方式虽然在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也形成了一套新标准,但是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侧重于会计事项处理或业务结果处理,忽略了对经济业务或事项的详尽分析,很多教师仍然用“T”形账户来讲解会计分录处理,对会计分录、账簿以及财务报表的讲解非常刻板,这致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应对实际会计问题,会计基础知识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差,更谈不上掌握较强的会计专业技能了。
三、技工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1.明确培养德才兼备的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目标
技工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具有从事会计核算、报表编制、纳税申报、财务报表分析和税务筹划等各方面技能,实践操作能力强,具备会计职业道德的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通过推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大幅度提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适应会计岗位的时间大大缩短,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也会提高。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目标明确、评估体系科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适应性和实践性,确保学生毕业就能就业,把企业的岗前培训环节纳入到教学过程,极大地缩短学生的培养周期,为企业输送了大批“应用型人才”。
2.创新会计专业教学模式
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自身竞争力。让学生多实践操作,多动脑思考,将学习的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实际财务工作中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相应的账务处理难度也不断加大,在信息环境下的财会人员如果只死记硬背会计准则和制度,已经难以在企业生存,一定要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以及灵活处理的能力。应该创新各种新的专业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专业实践技能,使其真正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从而达到毕业即能就业的目标。
3.技工院校教师队伍“双师化”
首先,要实现会计专业教学目标,提高技工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会计专业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理论基础,并且其实践操作技能要过硬。根据会计专业特点,会计专业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要重视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操守、教学能力、学生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其次,技工院校要鼓励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专业素质提升培训,开阔视野,积累教学素材。此外,还应当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并给予相应的支持与奖励。
4.加大与优质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为学生创造优质的实践机会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战技能,使其能够快速适应财务会计岗位工作,技工院校应当与优质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机会。优质企业具有相对完善的财会核算体系和职工工作规范。学生在这些企业实习可以锻炼自己的职业技能,使自己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在这种模式下,企业成为了办学主体之一,技工院校通过与企业合作,按需培养人才,整合教学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保持高度一致,避免了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的脱节。此外,学生在这些优质企业实习,能够接受这些企业文化的熏陶,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婷.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求知导刊,2016(3).
[2]韩春丽.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新课程(下),2016(6).
[3]葛新.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职业,2016(2).
(作者单位: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