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源于生活 教学基于实践
2018-06-20孟庆彪
孟庆彪
摘 要:河北省中考思想品德试题秉承“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理念,坚定地走生活化的道路。试题坚持依托鲜活、生动、丰富的生活,全面考查课程目标,以此引导学科教学进一步由知识逻辑向生活逻辑转变,唤发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课程的活力和魅力。
关键词:试题设计;生活化;教学导向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08-0011-06
思想品德课程是以生活为根基的,课程的内容都以相应的生活为背景和依托,都包含着丰富的实践内涵和要求,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道德成长。作为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方式之一的中考试题,随之体现课程生活化的要求,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道德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发展,关注社会进步和人类命运,思考自己与周围生存环境、人际交往、制度法规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近年来,河北省中考思想品德试题,秉承“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理念,坚持走生活化的道路,对学科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一、源于生活选取材料
中考试题要依托生活考查课程目标,而源于生活选取试题情景材料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基础。其基本思路是:综合把握考查目标,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认知水平,从国家生活、社会生活、个人生活的各个层面选取丰富生动、具体鲜活、真实可信的生活素材,将生活素材转化成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试题情景材料,使这些情景材料成为学科内容与现实生活相通的桥梁,以此反映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生活变迁,传递时代生活讯息。
(一)真实的生活事件
【例1】(2015·河北省·24)热议诚信话题。
“老赖”是指欠了钱迟迟不还的人。宁波的一个企业老板把几名欠自己钱的“老赖”的资料发布在网上,包括他们的姓名、欠债行为、涉及金额、家庭地址、联系方式和事件详情,并附上了欠条的照片。这一做法引发了社会的激烈争议。
(1)对于这个老板的做法,小亮从诚信建设的角度表示支持,小华则从维权的角度表示反对。请分别替他俩说出理由。
(2)为避免出现争议,你对这个老板有什么提示或建议?
“老赖”不但是指一类社会群体,而且是社会转型阶段的一种社会现象,对“老赖”现象的治理一度成为社会热点。该题的情景材料,客观地概述了一个真实生活事件,这一事件具有一定代表性,涉及到道德和法律层面的问题,具有探究的价值。
以真实的生活事件入题,拉近了试题与考生的距离,增强了试题的生活真实感。
(二)真切的生活经历
【例2】(2016·河北省·24)话说节日文化。
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众多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折射出千百年来积淀凝聚的民族认同。
(1)读下表,在①②③④处填写相应内容。
(2)今天,重视并过好传统节日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意义?
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是学生亲身的生活经历,是他们切身感受到的、熟知的日常生活。该题以过传统节日入题,让考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思考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了学科内容与考生自身生活的相通、相融。
选用学生亲身生活经历入题,可以使考生感到亲切,容易唤起其生活经验,增强了试题的生活气息。
(三)具体的生活场景
【例3】(2017·河北省·2)阴雨天,在有积水的路上,大多数机动车驾驶员看到路上有行人会主动减速慢行,生怕将路上的脏水溅到行人身上。对这样的驾驶员我们会心生敬意,其原因是他们
①尊重他人 ②尊重劳动
③讲公德 ④有教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该题选取的生活场景,考生或经历过,或看到过,即使没有经历过、看到过,也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能促使考生回憶起相似的生活场景,唤起类似的道德生活体验。
以具体的生活场景入题,能够丰富考生的生活感受,使试题有较强的生活带入感,增强了试题的生活色彩。
(四)可见的生活现象
【例4】(2013·河北省·24)走近生活,简要回答。
(1)图一和图二中的行为人被罚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对图一中的行为人提出劝诫。
(2)图二中的行为人应增强哪些意识来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安全和国民素质的讨论。该题以行人集体闯红灯这一生活现象作为情景材料,意在引发考生对规则、法治、权利与义务关系、人的文明素质的思考。
以可见的生活现象入题,直观、形象,增强了试题的生活韵味。
(五)可感的生活事例
【例5】(2016·河北省·26)探究绿色发展。
材料一:黄河源头有一个县,过去发现金矿后,各路人马在草原上疯狂采金。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西部贫困县,人均收入曾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采金者所到之处,遍地疮痍,再加上气候变化等因素,当地草场退化,河湖萎缩,鼠害猖獗,风沙四起,许多牧民被迫背井离乡。
材料二:我国东部有一个县,森林覆盖率高,山清水秀。在这里,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红红火火,一年四季游客不断,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百姓收入高了,生活富了。当地人精心呵护着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们明白:当代人享受自然美景,也要给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
(1)从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关系的角度看,我们从材料一中应吸取的教训是什么?
(2)找出材料二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句子并写在下面。
(3)以“人类与自然”为主题,先提出一个观点,然后运用以上材料中的信息简要论证这一观点。
该题以“人类与自然关系”为主线,选取了人类对待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作为情景材料。这两个事例包含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生态文明理念、可持续发展观念等内容,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三个问题则由这两个事例引发,引导考生从反面事例中看教训,从正面事例中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
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架构试题,使试题在反映生活、表现学科内容生活性上更有说服力,使问题也更有针对性,增强了试题的生活质感。
(六)热议的生活话题
【例6】(2014·河北省·24)大众话题评说。
(1)据漫画,简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与“法律惩罚”之间的联系。
(2)据漫画及所学,从道德建设的视角,简评“网络大V”的行为。
随着微博的兴起,一些网络大V,通过造谣吸引粉丝眼球,为商业炒作打基础,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在此背景下,网络谣言以及对网络谣言的治理一时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该题就以这一热议的生活话题为情景材料,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和看待网络大V的行为。
选用热议的生活话题作为情景材料,使试题更具时代感,体现了对考生观察生活、关注生活、参与生活的要求,增强了试题表现生活的丰厚感。
二、面向生活设置问题
有了生活化的情景材料,还需要依托生活化的情景材料,面向生活设置问题,这是实现试题生活化的关键环节。如果问题的提出不是基于生活情景、指向生活,就会造成问题与情景脱节,试题的生活化的链条也会因此中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试题:虽然情景材料来自生活,但问题脱离生活情景,指向教材的知识点,生活情景实际上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这样的试题仍没有摆脱知识立意的窠臼。因此,只有做到问题提出依托生活情景,由生活情景引发,指向生活,延展生活,实现生活化情景与生活化问题相互依存、融为一体,才能突显生活情景的作用,突出问题的生活性。
(一)问题依托生活情景
【例7】(2017·河北省·25)感悟生命价值。
小鸟在网上挣扎,有的声嘶力竭而死,有的最终被卖给餐馆变成了盘中餐……乱捕滥猎候鸟,让人痛心不已。2016年国庆节期间,护鸟志愿者在天津、唐山两地巡查时,发现两大片非法捕鸟区域。志愿者累计拆除鸟网2万余米,解救活鸟近3000只,发现挂网死鸟5000余只,其中不少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1)从生命的角度,说明乱捕滥猎候鸟让人痛心不已的原因。
(2)据材料及相关链接回答,怎样处理这类事件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
(3)护鸟志愿者的行为对我们提升生命价值有什么启示?
该题的三个问题,分别从生命、法治、提升生命价值角度设置。问题(1)针对乱捕滥猎候鸟这一行为提出,让考生感悟生命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2)针对非法捕鸟这一违法行为提出,指向对非法捕鸟事件的处理,让考生体会法律的尊严、法治的力量;问题(3)针对护鸟志愿者行为提出,让考生思考生命价值的提升。三个问题均基于试题的生活情景,指向对生活的思考、体会,实现了生活化情景与生活化问题的统一。
(二)问题延展生活情景
【例8】(2015·河北省·26)解析公正事件。
【事件一:新政出台】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学生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人数。小华看到报道后认为这一政策是公平的。
(1)请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为小华的观点找出依据。
【事件二:应聘维权】小华的表姐大学毕业后应聘多家单位都被告知“限招男性”,她将这些单位告上法庭。法院经审理认定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平等就业权,小华的表姐胜诉。小华感慨道:表姐总算得到了公正对待。看来,憲法里的男女平等、劳动法中禁止就业性别歧视,绝不只是漂亮的口号!
(2)由小华表姐的经历看法律对社会公正的作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事件三:拍照义举】因非机动车道被私家车占用,一名初中生用手机拍摄了这辆私家车,随后引来车上4名成年人的指责。小华和网友都为这名有正义感的初中生点赞,谴责不守规则的4名成年人。
(3)为促进社会公正,这名初中生的表现给我们什么启示?
(4)以上三个事件对社会生活带来哪些积极影响?请归纳出两点。
该题以公正为主线,将国家生活、社会生活、个人生活三个层次的三个公正事件连接起来,从不同角度考查考生对社会生活事件的认识。问题(1)由事件一生发,并将考查点延伸到对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的认识;问题(2)由事件二生发,引向法律对维护公正作用的认识;问题(3)由事件三生发,引导考生体会个人对促进社会公平的责任;问题(4)则要求考生整体地、全面地看待三个事件,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这样设置问题,指向对生活情景的理解、解读和内涵的揭示,是生活情景的延伸和拓展。
(三)问题由生活情景引发
【例9】(2017·河北省·24)学会辨法析理。
一天,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来到某基层法院,状告他辛苦养大的子女,请求法院判决子女们履行赡养义务。在基层法院依法进行庭前调解过程中,子女们以各种理由推脱对老人的赡养责任。承办法官分别对子女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谈话,从法与德两个方面对他们提出告诫。经过几番辨法析理,子女们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纷纷表示愿意赡养自己的父亲。
(1)你认为承办法官应对老人的子女们提出哪些告诫?
(2)据以上材料及问题的回答,归纳出一个实现家庭和睦的准则。
该题以家庭生活为背景,以家庭成员关系的处理为指向设置问题。问题(1)由情景中“法官分别对子女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谈话,从法与德两个方面提出告诫”引发,有让考生融入情景解决实际问题之效;问题(2)则由子女愿意赡养父母的转变过程引发,指向对家庭和睦的思考。这两个问题都是由生活情景引发,指向对生活的认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问题彰显生活价值
如果说源于生活选材、面向生活设问是试题生活化的外在要求,那么问题包含的考查目标则是试题生活化的内在要求,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试题的追求,决定着试题的立意,影响着试题的特质。中考试题要真正体现课程生活化要求,就要坚持问题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让问题彰显出学科内容的生活价值。其基本做法是:坚持运用学科内容理解和认识生活现象、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思路,赋予问题生活的意义,使考生对问题的思考、解答就是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感悟和探究,就是对生活问题的解决。
(一)问题指向对生活的解释
【例10】(2017·河北省·26)探析权利保护。
材料一: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家庭住址、联络方式、身份证号及各类账号密码等),是公民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重要民事权利。近年来,泄露、盗取、贩卖、滥用公民个人信息的事件频发,给个人生活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已刻不容缓。
材料二: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将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保护纳入法律层面;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中专门新设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总则》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材料三:韩某利用工作便利,在两年多时间里,窃取上海疾控中心的全市新生婴儿信息共计20万余条,然后通过张某之手层层转卖非法牟利。2017年2月9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对这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作出一审判决,对参与窃取、出售、收买的韩某、张某、范某等8名被告人,分别判处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要对贩卖个人信息的人进行道德谴责,应谴责他们什么?
(2)小亮同学认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要靠法律规定”;小华同学认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不能仅靠法律规定”。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从法治角度说明理由。
(3)对韩某等人的审判体现了公正的要求,请简要说明。
该题以个人信息保护为主线,选取的三个材料,有具体可感的现象,有确切可信的事实,有真实有据的事件,三个问题均在学科内容与生活情景的结合处、联系点上设置,指向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思考、分析和说明。问题(1)指向对贩卖个人信息的人的道德谴责,考查考生道德评判能力;问题(2)指向对以法保护个人信息的认识,考查考生运用法治知识分析、论证观点的能力;问题(3)指向对惩治侵犯个人信息犯罪公正性的理解,考查考生解释、说明生活现象的能力。
将问题指向对生活的解释,体现了学科知识对理解、认识生活的意义,有利于引领教学关注社会生活,實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的结合。
(二)问题指向对生活的体悟
【例11】(2016·河北省·25)评析生活事件。
一名快递员驾驶的三轮车与一辆出租车发生剐蹭,出租车司机便辱骂并连续抽打快递员耳光。虽然当地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对打人者处以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但这一打人视频被传到网上后,还是引起网友持续的关注。众多网友纷纷谴责打人者,一些“义愤”的网友为了给快递员出气,轮番污辱和恐吓打人者,甚至直接上门骚扰。
陕西咸阳一快递员蹭伤路边轿车,主动留下联系方式;浙江乐清一儿童开门碰到相邻车辆,家长留纸条致歉。这两起“剐蹭”事件的当事人得到车主的谅解,受损车主均未要求赔偿。
(1)从法律角度看,打人者应有的反思是什么?
(2)请对网友的“义愤”之举作出恰当评价。
(3)从上述三起“剐蹭”事件中找出两个值得点赞的行为,并指出它们各自传递出的正能量。
社会生活中,以“正义”之名越过法律界限以暴制暴现象时有发生,由于缺乏友善小摩擦发展成大纠纷的事件也时有暴光,超出道德及法律界限的非理性表达时常出现在网络空间。基于此类现实生活,该题三个问题针对三起“剐蹭”事件提出,指向对事件和人物行为的反思、评价、选择,引导考生从道德的视角辨别是非、用法治的观念理性看待,从中感受诚信、责任、正义、友善的可贵,包含了坚守诚信、勇担责任、追求公正、增强法治观念、树立公共精神等教学目标要求。
将问题指向对生活的体悟,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个体独立思考、体验、感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认识。
(三)问题指向对生活问题的解决
【例12】(2015·河北省·25)品评法治生活。
张建民,是一名退休干部,他坚持在农村义务普法20多年,为26万多人次免费上过法律课。
一天,有母女俩找到张建民评理。
女儿:“张老师,你今天要先给我妈妈上上课,她侵犯了我的人身自由,还打我骂我。”
妈妈:“她只有17岁,却跟一个20岁的小伙子谈恋爱。她不听劝,我只能把她关在家里,她还打110报警说我软禁她,您看怎么办?”
(1)从法律角度考虑,张老师会对“女儿”做出哪些肯定评价和真诚劝告?
(2)张老师又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3)从上图张建民的话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该题的问题设置采用了让考生走进生活情景、模拟人物角色的思路,三个问题均从情景材料中来,前后相关、自然展现,体现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要求。问题(1)、(2)指向如何对“女儿”“妈妈”评价、劝告、劝导,主要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将“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观念融入其中。
将问题指向对生活问题的解决,体现思想品德课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传递出了“知识能解决问题才有价值,会用知识才有能力”的理念。
(四)问题指向对生活行为的要求
【例13】(2011·河北省·28题)关注生活,简要回答。
据报道,2011年春节前后,家乐福在一些城市的部分超市存在广告宣传是低价,实际结算收高价;价签标示是低价,实际结算收高价等多种价格欺诈行为。价格欺诈事件一度导致家乐福相关超市的客流量大幅下滑。
(1)价格欺诈为什么会导致客流量大幅下滑?
(2)去超市购物时,你有哪些保护自身权益的好做法,请写出两种与大家分享。
该题以“家乐福部分超市的价格欺诈事件”为背景,问题(2)指向考生作为消费者的行为要求。类似的问题还有“结合材料三,说说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要求。”(2012年·河北省·27)“在与同学相处过程中,你认为最应该尊重同学的哪一项权利?具体应怎样做?”(2012年·河北省·28)等。这种以学生行为要求为指向的问题设置,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性,落实了学科内容来自生活、服务于道德实践的理念,突出了学科内容对学生自身道德生活的指导意义。
考试的意义不在于它考了什么,而在于它引发了师生对课程价值和課程实施的思考。源于生活选取材料、面向生活设置问题、问题彰显生活价值统一于生活理念之下,一以贯之,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中考试题“走出教材、走入生活、表现生活、服务生活”的理念,让生活的鲜活、生动、丰厚成就试题的独特之美,诠释和表现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的生活性和实践性。
生活化的试题命制理念,对教学的影响是积极而明确的,这就是,教学要切实贯彻与生活结合的教学要求,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发掘教学内容的生活意义,让教学内容服务于学生的道德实践;克服学科教学脱离生活的倾向,使教学走出过度知识化、过分强调记忆的窘境,突出生活在教学中的根基作用,使知识的魅力因融于生活而展现,让知识的价值因运用于生活而凸显,进一步促使学科教学由知识逻辑向生活逻辑转变,唤发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课程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钟晓琳,朱小蔓.再论德育中“知识”与“生活”[J].课程·教材·教法,2014,(6).
[2]郑 航.基于情境的道德教学及其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4,(9).
[3]潘洪建.基于“三维知识”教学的学科素养提升[J].教育研究,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