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探讨
2018-06-20刘玉亨李钦文
刘玉亨 李钦文
(莱芜市茶叶口镇卫生院,山东 莱芜 271100)
我院自2012至2016年共收治消化性溃疡(PU)120例,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中,年龄在17~66岁之间,平均36.7岁;男60例,女30例,男女之比2:1,病程7个月~21年,均经胃镜证实为PU.
1.2 临床症状 有典型十二指肠溃疡(DU)疼痛性质及疼痛规律60例,有典型胃溃疡(GU)疼痛性质及疼痛规律40例,有慢性上腹部疼痛不规律者7例,以呕血、黑便为首发症状7例,以穿孔急腹症表现者6例。
2 方法
120例P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治疗6~8周,胃镜定期复查(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1次)随诊1年。
2.1 对照组 奥美拉唑20mg,1日2次,吗叮啉10mg,1日,3次,黄连素0.3g,1日3次.
2.2 治疗组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采用广州中药厂生产的中药颗粒,其组方有:柴胡15g、陈皮10g、川芎10g、香附10g、枳壳10g、白芍10g、炙甘草6g。疼痛明显者可加用元胡10g、川楝子10g;食积不化、胃脘闷胀疼可加用青皮10g、郁金10g、鸡内金10g。上述药物用100ml均匀混合融化,每次50ml,1日2次。
3 疗效评定
3.1 治愈 症状及体征消失,大便潜血阴性,胃镜下溃疡消失。
3.2 有效 症状明显改善,胃镜检查溃疡缩小。
3.3 无效 症状、体征及胃镜检查同治疗前或因并发出血、梗阻穿孔改用外科手术治疗。
4 结果
见表1、表2
表1 两组疗效对比表
表2 胃镜下复发情况
2组结果比较如表1、2,通过临床观察,症状缓解情况及胃镜下溃疡复发情况,治疗组的治愈率、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随访及胃镜下复查证实,治疗组的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讨论
5.1 PU发病机制 中医学认为属于胃脘疼、嗳气、吞酸等范畴,由于忧思恼怒、七情刺激、饮食失节,导致肝失疏泄、横逆犯胃,食纳失常,损伤脾胃。脾胃是食物运化的一个主要场所。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运化的一个重要条件。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则出现呃逆嗳气、腹胀满疼痛。同时情志调节也受肝主疏泄功能的影响,肝主疏泄功能减弱,则出现肝气郁结,心情易于抑郁,稍有刺激则抑郁难解;肝的升泻太过,则心情易于急噪,稍有刺激即易于发怒,从而影响情志,引起肠胃功能失调。西医学认为PU的发生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情绪应激、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等密切相关,且HP感染与溃疡的复发有关[1]。
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吗叮啉、黄连素等抗菌消炎增加胃动力,明显减缓疼痛,促进溃疡愈合的功效,但一年内的复发率70%,有报道一年内的复发率在80%[1]以上。
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枢转气机,枳壳行气散结,配合柴胡升清降
浊,白芍益阴和里,甘草调和中气。现代医学研究表明〈2〉柴胡、枳壳对胃、小肠有推动作用;陈皮、青皮、川芎、川楝子有抗炎杀菌作用;香附、枳壳、鸡内金有中和胃酸的作用;川楝子、郁金、元胡有解痉止痛的作用。因此中药有保护胃粘膜屏障,抗HP感染和调畅情志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我们认为治疗组PU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长补短,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中西医结合治疗PU大有潜力,愿与大家共同探讨与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李益农,陆星华.消化内科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19-229.
[2]邵惠珍,赵先伟,张俊华,等.柴胡疏肝散辨证治疗对复合性溃疡的影响.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2):37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