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的应用
——抛物线中的线段》教学设计
2018-06-20湖南省衡东县霞流镇中学罗祝岐
湖南省衡东县霞流镇中学 罗祝岐
学情分析:
农村的初中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学习基础较差,而且参差不齐。针对学生特点,因此本节课每组题都有两个环节。一是落实求二次函数最值的复习、检测及过手,二是二次函数的建模。循序渐进地先过手基本知识点再进行建模。
学习目标:
1.对全章的主要数学思想和方法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握;
2.结合中考固定题型,能根据中考题型中的已知条件分析问题,应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把问题落脚到某一具体的知识点(公式法、配方法、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对称轴、最值),并解决抛物线中的线段问题。
3.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
学习重点:
1.对实际问题进行建模(函数)
2.掌握分别用公式法与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对称轴、最值。
学习难点:
如何把已知问题进行建模(函数)
导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课前完成)
1.分别用公式法和配方法,求出下列二次函数对应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及x为何值时, y有最值,最值是多少?
(1)y=x2-2 x+3(2)y=-2x2-8x+2
2.(2014重庆中考25题改编)
如图,抛物线y=-x2-2x+3 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
( 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
(1)求点A、B、C的坐标;
(2) 点M为线段AB上一点(点M不与点A、B重合),过点M作x轴的垂线,与直线AC交于点E,与抛物线交于点P,过点P作PQ∥AB交抛物线于点Q,过点Q作QN⊥x轴于点N,如图,点P在点Q左边,求矩形PMNQ的最大周长为多少,并求此时点M,点E,点P的坐标。
【(2)的变式训练】点M为线段AB上一点(点M不与点A、B重合),过点M作
x轴的垂线,与直线AC交于点E,求PE的最大值,并求此时点E的坐标。
【设计理由】二次函数是中考必考,前面两节课我们明确了考点,大多数同学掌握了知识点。本课时来攻克中考当中二次函数的固定题型,故设计第2题。2题(2)小题的变式及后面的课堂检测都是设计的列“长度相关”的代数式。家庭作业则设计的列“面积相关”的代数式。变式的设计深入浅出,利于学生过手方法的同时增加自信。又由于此类题中涉及到找二次函数顶点,求最值是计算易错点,所以特意设计第1题。
【使用说明】学生独立复习题目相关知识点,课前独立完成。
二、幻灯片引入(2分钟)
播放一组上学期做过的半期,期末练习及考试试卷,凸显出25题
【设计理由】引导学生从做过的套题中,认识到本节课训练题型的重要。
【使用说明】播放幻灯片,引导学生发现。
三、合作探究、小组展示(时间:18分钟)
【设计理由】培养小组学习共同体,利用小组的力量,首先自己解决学生互助就能解决的问题,然后找出需要老师帮助解决的问题
【使用说明】
1.小组讨论自学内容10分钟,组长组织对答案,并收集本组未解决的问题
2.各小组抽牌得到一个序号,一个序号对应一个自学内容
3.讨论七八分钟的时候老师开始收集各小组未解决的问题,老师确定哪些自学内容需要展评。
4.抽到需要展评题目的小组派同学展评,展评时间8分钟。展评成功后小组加相应的分值(分别为1,2,3分),抽到全班基本已经过手,不需要展评自学内容的小组直接加1分。
四、达标检测,小组评比(时间:18分钟)
1.求出二次函数y=-x2+5x对应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及x为何值时, y有最值,最值是多少?
2.(2013重庆中考25题改编)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c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B(5,0),另一个交点为A,且与y轴交于点C(0,5).
(1)求直线BC与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M是抛物线在x轴下方图象上的一动点,过点M作MN∥y轴交直线BC于点N,求MN的最大值。
【设计理由】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1题为2题打好了计算基础,是2题的计算易错点,2题是本节课重点也是难点,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分析问题,把问题落脚到某一具体的知识点上。
【使用说明】
1.独立完成10分钟。
2.老师简要评讲答案,交换批改,组长出错扣1分,小组四人及以上正确加1分。批改时间4分钟。
3.同学们自己改错,组长下位询问每个组员的掌握情况,作下记录,课后跟进帮助。时间4分钟。
五、课时小结(时间:2分钟)
【设计理由】归纳总结,回忆巩固知识点的同时形成方法。
【使用说明】从两方面引导学生归纳:1.知识点;2.思想方法
六、作业布置
如图,抛物线y=ax2+bx+6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已知A(-1,0)、B(3,0)。
(1)求抛物线及直线BC的解析式;
(2) M为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M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BC于D,求当MN=2.5时点M的坐标。
(3)若P为抛物线上位于直线BC上方的一点,求△PBC面积S的最大值,
【设计理由】类比解决抛物线中线段问题的思想方法进行自学,尝试独立探索解决抛物线中的面积问题,不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方法, 同时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展开自学探究,有承上启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