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有望早期发现
2018-06-20广和
◎文/广和
疾病的早期发现对于治疗效果意义重大。但就肝癌来说,早期诊断一直是全球专家面临的难题。近日,中美科学家团队研究发现,通过检测少量血液中循环肿瘤DNA特定位点甲基化水平,可对肝癌进行早期诊断。该科研成果在国际学术杂志《自然——材料》上发表。
肝癌起病隐匿,患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病情往往已经处于中晚期,失去根治的机会。一直以来,医生们都在血液中寻找合适的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现有的肝癌标志物甲胎蛋白虽然在部分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到明显的升高,但是其敏感性只有60%左右,这就意味着,如果仅依赖甲胎蛋白作为早期诊断的标志物,100个患者中将有40个会漏诊。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一旦肌体部位出现癌变,会有少量肿瘤细胞释放到血液中,其携带有与原发肿瘤相一致的甲基化会改变。根据这一理论,通过测定甲基化谱,就可对肿瘤进行诊断。不过,循环肿瘤DNA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每毫升血中仅有约20纳克,相当于一滴水的一亿分之一,并且混杂在更大量的正常游离DNA背景中,在这么微量的循环肿瘤DNA中检测单个碱基的甲基化水平难度很大。中美科学家团队先后攻克了稳定提取微量循环肿瘤DNA等一个个技术壁垒,终于从40万个候选位点中分别寻找到10个早期诊断和疗效相关以及8个预后相关的位点,破获了肝癌的早期身份,让即使是很早期的肝癌病灶也无所遁形。
在对总共1098例肝癌患者和835例健康人的实验中发现,这10个早期诊断位点的甲基化水平显示出高达84.8%的诊断敏感性和93.1%的特异性。利用这一方法,肝癌患者的漏诊率将低于20%。早期肝癌患者及时确诊以后,将更有机会接受根治性治疗,其预后将有极大改善。这一检测方法还能准确地预测肿瘤的分期、疗效和复发。
根据这一最新科研成果研发的肝癌诊断试剂盒,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开始小批量实验,待结果恒定,近期即可开放应用。新方法简便快速,且经济节省,仅需抽取几毫升的血液即可完成检测,适用于推广到大规模肝癌筛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