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文的《苗女赶场》
2018-06-20顾朴光顾雪涛
文_顾朴光 顾雪涛
董希文《苗女赶场》油画。(作者供图)
1953年,一幅表现新中国开国大典盛况的油画横空出世,得到专家和百姓一致好评,毛主席看后连连称赞。它的作者便是抗战期间旅居贵州两年多的董希文。
董希文(1914—1973),浙江绍兴人,受家庭影响,自幼喜爱传统艺术,曾遍临家中所藏任伯年等名家画迹。1918年随家迁入杭州,在那里完成了小学和中学学业。
1932年他遵从父命考入之江大学土木工程系,因对艺术的执著,一年后放弃学工考入苏州美专,师从颜文梁等名家;1934年再考入国立杭州艺专,受业于林风眠、常书鸿、李超士。
抗战爆发后因学校停课,董希文随同学张林英(他后来的妻子)到厦门鼓浪屿,画了大量渔村速写。这时林风眠已带领杭州艺专辗转迁至湖南沅陵,并与南迁的北平艺专合并,更名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董希文闻知后遂前往会合,期间画了大量抗日救亡宣传画。不久国立艺专经贵阳迁往昆明,在贵阳停留时住在城郊天主教堂,物质条件极为艰苦,加之日机时来轰炸,不少同学终日惶惶,收起画笔停止作画,但董希文和朱德群、吴冠中等却抓紧一切时间画速写。
1939年夏,董希文从国立艺专毕业,由校方推荐到越南河内美专深造,后因经济断绝,半年后回国,经友人介绍到贵州省合作委员会编辑处工作,直到1942年10月离筑赴渝。在贵阳的两年多时间,董希文多次深入惠水县,画了大量苗族人像和生活场景速写,为以后苗族题材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1941年8月22日,贵州妇女慰劳分会画展在贵阳举行,展出作品百余幅,董希文的习作《苗女》参加了画展并获得观众好评。期间董希文还创作了《最后的家当》《佃户密议》《讨债》《逃亡者》等揭露旧社会黑暗的木刻作品。
董希文两次寓居贵阳的生活积淀,促成他绘制了油画《苗女赶场》。此画创作的地点学界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在重庆,一种认为在贵阳,当然也存在一种可能,即董希文在贵阳已开始创作此画,而最终完成却在重庆。该画绘一体格健壮的中年苗女,肩负背箩,手持扁担,独自行走在山路上;她头包布帕,身着苗装,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坚定而慈爱;山下有两人在劳作,背景绘山峦、梯田、乱云。
旧社会苗胞生活十分困苦,但性格坚强而乐观,从不向命运屈服,画家通过“苗女”这一形象,表达了他对苗胞的同情和赞美。艺术上,该画构图虚实有致,笔触粗犷有力,注重轮廓线的运用,讲究以意写神,与传统绘画颇有相通之处。
董希文一生创作了众多杰作,但他对《苗女赶场》却情有独钟,曾对袁运生说:“本来,我心中最中意的是这一条路子。”董希文之所以看重《苗女赶场》,概因它是画家对油画中国风探索的开篇之作。在贵州绘画史上,《苗女赶场》是现存最早表现黔地苗族生活的油画,它对贵州地域民族题材绘画的贡献,值得铭记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