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房认养”:乡村文化振兴的洪江实践

2018-06-20汪枭枭

当代贵州 2018年19期
关键词:洪江房子艺术家

文/图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汪枭枭

通过让国内外知名艺术家认养当地即将被遗弃的老房,荔波县洪江村探索出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做法,成为乡村文化生态修复、人才聚集、经济振兴的样本。

汽车进入荔波县朝阳镇洪江村,视野豁然开朗。这里是一块山间盆地,大片水田一直延伸到山脚,村中的房子依山傍水而建,白粉墙上满是极具艺术个性的涂鸦。

被遗弃的土房子

“2016年4月我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个贫困发生率26%的一类贫困村。”马丽华是贵州省教育厅派驻到洪江村的“第一书记”,在她的带领下,记者慢慢了解到洪江村的“华丽变身”过程。

“这里有山、有水、有房,但没有年轻人、没有产业、没有方向。”初到洪江的时候,摆在马丽华眼前的是一个闭塞而凋敝的“空心村”。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马丽华发现,“空心村”并不“空”。

洪江村是一个布依族、苗族、水族混居的传统乡村,村里的妇女世代都会扎染和织布,存留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更为可贵的是村里保留了100多栋古老的干栏式建筑,这些“人居其上,猪牛在下”的古建筑,是承载了祖辈生活方式的人文符号,具有鲜明的山区地方特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

然而,这样的建筑现在却因为不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而面临被遗弃的命运。

马丽华隐约感觉到,这样宝贵的文化资源可能会帮助洪江村走出一条独特的文化扶贫之路。为了找到对这些土房子感兴趣的人群,马丽华主动联系北京的宋庄、上苑、798等艺术区的艺术家们到洪江考察。令人欣慰的是,很多艺术家表示,非常愿意到这样山清水秀、民族风情浓厚的地方寻找创作灵感。

为了留住这些外来的知识分子,马丽华和村支“两委”商量后推出了“老房认养”的政策,把当地无人居住的老房每套以1万元30年的价格出租给外来的艺术家,由这些艺术家对老房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30年后将装修好的房子完整归还给房主,继续传承给后代。“我们在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房子经历雨打风吹之后总会有坍塌的一天,把这些房子交给艺术家,不仅能让老房子有新面貌,甚至有可能让整个村庄焕发生机。”

村里来了艺术家

经过马丽华和村支“两委”的努力,洪江村的90多栋老房被来自西班牙、瑞士、北京、杭州等地的诗人、画家、摄影家、导演们“认养”。艺术家们在不改变老房结构的前提下对房屋进行改造,让曾经废弃的老房兼具审美和实用功能,实现了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对话。

来自杭州的竹本木南是“108匠人设计师联盟”创始人、华人首席手工眼镜设计师,也是最早进入洪江村认养老房的艺术家之一。18岁就进入眼镜设计行业的竹本称自己是位匠人,他把自己精心改造的老房起名为“匠舍”。

竹本花了4个月的时间,把老房一楼的牛棚改造成了自己的眼镜工作室,在二楼的屋里修建了壁炉,客厅展示了各式各样的设计产品。除了自己的卧房和客房之外,竹本还专门留出了一个房间作为供背包客使用的青年旅社。匠舍门口的《匠舍铭》讲述了竹本到洪江改造房屋的经历:“初踏此地,瓦漏木朽;猪粪依旧,牛棚还在。”如今“达山依旧,匠舍已然;只求静谧,半问世事”。

竹本不仅改造了属于自己的房屋,还担任了洪江村的“艺术总监”。据马丽华介绍,村里现有的民居风貌改造,都是由竹本一手规划和设计。

通过“老房认养”,荔波县朝阳镇洪江村的土房子焕发出生机。图为经过改造后的老房。

艺术家进村为村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除了租金以外,艺术家们改造和装修房子也能为村民带来一大笔收益。平均改造一栋老房需要的人工和材料费大约在20到30万元,近百栋老房能创造的生产价值在2000万元以上。很多艺术家因为职业需要,每年只在洪江停留几个月,其余时间雇用当地村民管理房屋,这又是一笔收入。

今年40多岁的莫应镏是洪江村少有的木匠,在帮助竹本改造完“匠舍”之后,他又继续作为竹本的员工制作木框眼镜,竹本所有的设计和创意最终都由莫应镏落实到每一个物件上。在竹本的工作坊干着自己的“本行”,每月有4000元的收入。莫应镏说:“在这里干活能挣到钱,离家近,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很多东西,长了见识。”

修复乡村文化生态

艺术家们为洪江创造的价值远不止于此。韦孟婉和丈夫在浙江金华做了10多年的缝纫工,去年夫妻双双把家还,将当地传统的扎染和织布技艺与现代设计结合,制作了桌旗、抱枕等文创产品,经过艺术家们的介绍,有时候一个订单创收上万元。“村里的老人家祖祖辈辈都会织布,但只是做一些日常衣物和姑娘的嫁妆,没想到还能挣这么多钱。”

韦永俊大学毕业后曾在武汉和深圳等地打拼了10多年,2016年回到家乡竞选担任洪江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2017年11月,他将自己新建的房子改成民宿,很多人带着孩子来这里体验生活,去山上放羊、去河里捉鱼,临走的时候还会买一些当地的干笋和腊肉等特产。

看到家乡的土特产这么受欢迎,韦永俊又在家里开起了农村淘宝,让家乡特产通过互联网走出大山。今年3月18日至28日,80多名艺术家到洪江采风,十天的时间他的民宿和特产店就挣了两万多元。

“洪江村的做法代表了中国乡村发展的一种方向。”来自北京上苑艺术区的知名画家、河北省画家协会副主席李向明说:“乡村发展滞后很多时候是文化、观念和眼界的问题,外来知识分子对当地的文化渗透是会影响几代人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去世界走一圈开拓眼界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把外面的信息带进来。”

“‘洪江模式’更重要的意义是促进了乡村人才振兴。”除了文化的渗透,李向明认为,“社会的发展必须靠人推动,如今很多干部下乡帮扶,但这些帮扶都是短期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李向明看来,外来艺术家长期生活在此,可以在生活中寻找艺术灵感,反过来他们也能在乡村扮演“传统乡绅”的角色,促进传统乡土中国文化生态的修复,真正意义上留住乡愁。

贵州共有545个村落纳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位列全国第二。国务院参事、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著名作家冯骥才表示,贵州在传统村落民族文化保护上大有可为,要尊重文化本身发展的规律,尽全力把传统文化做精、做深,而洪江国际艺术村的做法,为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洪江房子艺术家
被拐20年凭4岁照片找到家
镇党委书记充当恶势力“保护伞”获刑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孤独的房子
当“房子”爱上卖萌耍宝以后
我行我秀
一百分等
女工的钟情妄想症,老总惨遭“爱"火之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