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微更新的理论探索与思辨
——“大栅栏微更新”的教学探索(二)

2018-06-19王辉程晓青尹思谨WANGHuiCHENGXiaoqingYINSijin

世界建筑 2018年6期
关键词:城市更新微观空间

王辉,程晓青,尹思谨/ WANG Hui, CHENG Xiaoqing, YIN Sijin

城市更新一直是国际建筑与城市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也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系列新思想与理论开始出现在城市更新研究之中,大量有关城市更新对象、内容与方法的精细化研究开始出现。另一方面,在快速度、大规模发展阶段之后,我国城市建设实践也将逐步进入到存量优化与品质提升的新时期。基于以上认识,文章试图针对新时期城市更新发展的特定挑战,同时结合清华大学研究生一年级北京大栅栏微更新课程教学研究,从城市微更新的角度梳理相关理论的发展与内容,并初步建构城市微更新的理论框架,为未来城市更新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

1 理论发展

城市更新研究在国际上已经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发展阶段,基本经历了从大规模重建到小规模改建、从空间单一目标导向到社会多元需求综合的过程。这一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思想变化为城市微更新理论提供了基础,本节就从城与人、系统性与复杂性两方面对其中思想的发展变化进行简要论述。

1.1城与人

城市的发展更新一直伴随着对于物质层面城市空间的新建与改造。不管是早期豪斯曼对于巴黎的改造,还是后来的城市美化运动,都是以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调整为主要目标;20世纪的现代主义运动则导致了对于原有城市空间结构与面貌的大规模改造。而自20世纪中期始,针对现代主义建筑与城市发展模式的质疑越来越多,同时人们对于城市空间背后人的需求的关注也越发加强。

早在1940年代末期,普林斯顿大学召开了名为“为现代人建筑”的研讨会,会上有学者提出,感知是建立在主体的体验和价值观上的,并号召对于“纯形式”这一抽象逻辑进行再思考[1]。1961年,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出版,对以现代主义理念建成的城市空间进行了质疑。当时的人们对于城市背后的社会、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低造价住房、社区更新一类的话题开始出现,亚文化和弱势群体的社会需求也开始被关注[2,3]。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一些坚持人本主义的研究者们开始强调关注城市背后人的需求的多样性和完整性,他们认为之前的城市更新发展缺少了对于人们需求的关注。这一突破城市空间物质性来看城市空间的思想引发了一系列基于人本需求的城市研究,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城市更新中出现了大量有关于行为、心理与社会学等方面课题的交叉研究。

在这些研究中,有一些集中在不同环境如何影响人们的观念和行为等空间与人的互动机制方面。当时战后大量新建建筑与城市空间为社会提供了基本的居住与服务职能,研究者就针对这类空间环境状况(如极端温度、湿度、拥挤)对于人的行为和感受展开了研究。而自1960年代末开始,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不断关注,对于物质环境质量的评价以及解析人类行为与物质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逐渐成型[4]。除了从相对微观的环境品质角度展开的研究之外,还有一些则从相对宏观的社会经济角度进行切入开展定性的、解释学的、批判性的研究。从1970年代开始,“空间造成的差异”开始成为以社会科学为基础的学科以及地理学等学科的中心,这些研究为传统建筑与城市研究提供了一套具有社会意义的框架与标准[5]。

这些关于城与人互动的理论发展对于20世纪后期以来的欧美城市更新实践有着明显的影响,以英国城市更新为例,有研究者将1940年代到2010年的城市更新分为了4个阶段,分别是1945-1979年的战后大规模重建阶段、1980年代企业主导的更新开发阶段、1991-1997年的政府主导的多元协同更新阶段以及1997-2010年的城市复兴与社区重建阶段[6]。从这个发展阶段的变化可以看出,英国的城市更新在空间发展的同时越来越重视文化、社会与社区等人文要素的作用。

作为与社会文化与个人生活的物质载体,城市空间一直与社会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空间与人相联系的角度,新时期的城市更新理论与实践对于现代主义建筑城市观进行了反思,强调要关注人、社会与城市的互动关系。这一趋势也表明城市更新需要超越传统城市空间研究与设计的范畴,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研究城市发展问题。同时,这种视野广阔的研究系统首先是一种关于人的研究,这一基于人本视角来看待城市空间与文化、社会等要素关系的思想,也成为了新时期城市更新的重要依据与指导思想。

1.2系统性与复杂性

一段时间以来,城市被理解并塑造成由上而下的单一系统。这一思潮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一些新兴学科研究对系统性开始了探索,到了1920年代就逐渐演变成了一套有关系统性的理论,也就是一般系统包含着一套由上而下的控制机制。1950-1960年代,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到城市研究的不同专业领域都发展出了它们自身的系统方法论,并以此作为巩固它们的学科结构与相应实践的基础[7]。与上述思想相对应,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城市也即自发形成城市系统的观点也在逐渐发展。近年来,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新的理论视角为多角度理解与研究城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城市研究中的复杂性理论来源于复杂性科学思想,这一前沿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指的是复杂系统,而城市作为一类特殊的复杂系统,具有动态、非线性、自组织与涌现等特点[8]。在20世纪中叶,从系统性出发将社会结构类比为机器运作方式的观点非常流行,但是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忽视了上述提及的城市自主性等特点。近年来,大量城市研究者从复杂性理论出发,试图深入地理解与研究城市的复杂性,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方法。这一理论方法将城市现象看待为多要素驱动的一个持续动态发展的进程,这对我们如何理解新时期的城市特征以及塑造未来的城市面貌具有重要的影响。

实际上,早在1960年代,就有学者认为伴随着社会复杂程度的提升,社会问题已经是一套复杂的系统,而“复杂系统是有悖直觉的……直观过程往往会选择错误的解决方案”[9]。而系统性、复杂性这些强调整体研究问题的思维模式就开始逐渐代替了以形态美学为单一目标的传统设计思维模式。一些人开始认为传统设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代西方社会的复杂状况,设计需要更广泛地去解决日益复杂的建筑、城市与环境问题。1962年,英国举办了包括建筑学在内的“系统和直觉方法会议”[10];而在美国,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同样开展了针对城市复杂系统的研究;这些都可以看作是探索城市复杂性问题的先行者。除了要在设计中加强研究性的讨论之外,城市的复杂性问题也导致了1970年代以来研究方法的不断演化,除了人文性地开展定性的、解释学的、批判性的研究方法之外,还出现了定量化、实证性或基于大量数据整理分析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研究对象与问题方面,环境、可持续、社区等关键词成为了当代城市更新发展中的新热点问题,而从学科交叉出发形成的新领域也在逐渐出现并成为热点,而相关研究问题框架的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

复杂性认知的出现,意味着关注点从结构和形式转变到行为和过程。在学科交叉、复杂化系统研究的趋势影响下,新的城市更新理论与方法开始从一个由多学科共同构成的系统中合成产生,这一过程也在逐渐向不同领域的专家开放,包括社会学家、技术专家以及普通大众等各种主体都在逐步建立对城市问题的认知共识。这种转变需要我们更为广泛同时又更为深入地审视城市更新问题,更巧妙地去寻找各要素与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2 微观整合论

在简要梳理关于城市更新理论的发展之后,我们提出了关于新时期的城市微更新理论方法,即城市更新的微观整合论。顾名思义,微观整合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即微观的视角与整合的方法。

2.1宏观与微观

微观是城市微更新的理念与视角,这一视角与以往的宏观视角相对应,是指更为精细深入地看待城市空间更新的具体问题。这里的微观既是指城市空间尺度的微观具体化,同时也是指社会生活需求的微观精细化。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经历了高速的发展期,速度与变化成为了当代中国城市建设的重要标签。在这种以城市现代化为目标的大规模、高速度建设状况之下,建筑与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建设规模与城市空间尺度不断变大。在1990年代初,库哈斯曾针对城市中不断涌现的大尺度空间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大型化空间会为城市带来新的可能性[11]。而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建筑与城市高速发展就体现出了强烈的大型化倾向。与建筑和城市空间大型化倾向遥相呼应的是,伴随着城市更新发展阶段的深入,近年来城市更新领域已经涌现出了一种空间尺度相对微观的趋势。另一方面,在新的大规模物质空间建设基本完成、快速城市化逐渐放缓之后,种种城市问题如环境品质提升、老旧社区发展等逐渐显现,这些问题背后反映的是更为精细化的生活需求。

于是,城市微更新需要从以往相对宏大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以更加微观的视角去审视城市发展的新阶段与新问题。传统大规模、快速度发展建设的原则将被突破,同时对应于复杂多元的社会需求以及借助于各学科领域的新思想与新方法,城市微更新需要尽力发现与解决城市社会面临的具体问题,通过综合与巧妙的设计手段探寻城市空间发展的新的可能性。

微观视角意味着去关注尺度并不巨大、同时大量存在的承载日常生活的具体场所,这些微观场所的营造对于城市整体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良好品质的微观城市环境会给人安全感与幸福感,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促进社会的融合与凝聚力。因此,研究者要从微观视角发现具体的城市空间问题,同时关注其中人的具体体验与感受。需要注意的是,微观视角并不只限于空间的微观,而是要从问题出发,将微观的空间更新置于有意义的城市整体品质提升的背景假设之中,将坚实细致的微观工作与城市整体发展的宏大立意相结合。

2.2独立与整合

在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社会发展推动之下,城市容纳了主体与客体、技术与社会等等因素,共同形成了一个复杂联系的系统。因此,针对城市空间的微更新在微观的视角之下,还需要有将多种因素进行整合的思维观与方法论。

首先,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根本要素,城市文化传承发展也是城市更新中的重要课题;其次,城市社会的复杂性在日益增加,城市更新特别是城市微更新要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另外,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在要求城市更新不断加强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最后,作为更新的物质载体,空间也是广大建筑与城市设计师以及使用者最为关注的要素。因此,城市微更新是一个涉及多要素的立体网络,我们既需要关注问题的多元性与复杂性,更要从整体着眼,以系统整合的思维对多元要素进行整体细致的研究。于是,在以解决城市更新问题的目标之下,城市微更新需要将文化、社会、技术、空间等要素加以整合,在此基础上去寻求问题解决的合理方案。

这种整合的思维方法既为建筑与城市设计拓宽了研究对象的范围,同时也对建筑与城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者需要进一步拓展去寻求更多的跨学科与专业的可能性。在微观视角下,研究者既要能进行精细化、聚焦式的挖掘,同时也要不断拓宽研究视野,从多个角度建构研究框架并加以整合。这就需要我们关注和了解其他学科,不仅在相邻的学科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之间进行合作,甚至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学科交叉,探寻建筑学与其他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视觉艺术等各门学科的渗透与融合,以求全面深入地发掘当前城市微更新的内涵机制与解决之道。

另外,在多学科、多要素的影响之下,城市微更新的设计过程也体现出了一定的综合性。微更新需要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不只是建筑师,各行各业的技术专家以及社会大众的多元认知都需要进行整合,从协同中形成关于城市更新问题的共识与合理解决方案。因此,城市微更新的整合不只是要素与方法的整合,同时也是多元主体认识与需求的整合,以此实现对于城市更新问题的细致剖析与综合解决。

3 内涵要素与特征

如前所述,城市更新涉及了文化、社会、技术、空间等要素,这四方面要素也共同构成了城市微更新的研究框架。而新时期城市微更新中的这些要素也将具有新的特征,后锋(arrière-garde)、日常、手段与和谐这些关键词也将更有助于理解城市微更新的特征与内涵。

3.1文化:先锋与后锋

城市文化传承发展是城市更新发展中的重要课题,而在之前的快速城市化过程之中,城市建筑的规模和体量越来越大,但这些建筑的文化品质却并不太令人满意。一些设计者试图以理想化的先锋态度进行批判,于是,在反旧立新的目标之下,他们开始追求批判现实的先锋思想,众多新奇甚至惊世骇俗的作品不断出现。先锋意味着与传统以及日常世界之间的割裂,借助于前沿与陌生化的语言表达对于纯粹性的追求,倡导从设计形式的审美自律来寻求突破。而建筑与城市设计师的先锋态度是要把传统中不纯粹的因素驱逐出去,他们希望借助于脱离原有语境的超尺度体量或新奇形式表达对于传统的反叛。一些先锋建筑师还试图用作品表达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或反讽,以这种相对反叛的姿态解构以往相对传统的表达方式。

与先锋相对应,美国学者肯尼斯·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mpton)曾就建筑与社会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建筑学今天要想作为一种批判性的实践存在下去,就要采取一种“后锋”派的立场,也就是要使它自己与启蒙运动的进步神话以及那种回归到前工业时期建筑形式的冲动保持等同的距离。只有这样才有能力去培育一种抵抗性的、能提供识别性的文化,同时又小心翼翼地吸取全球性的技术[12]。先锋自然是与“启蒙运动的进步神话”相关,甚至是“抽掉现实的抽象”;不仅如此,先锋一般还带着鲜明的精英色彩,也可能是大众难以理解的产物。所谓后锋,实际上已经不把建筑本身作为反叛传统的重要手段,而是强调通过创作者对生活世界的独特发现建立与社会的联系。先锋强调的是要与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后锋则并不再强调和生活保持距离,而是和生活融为一体。可以认为,后锋可以使得城市空间成为多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种“审美的生活化”。先锋是精英的、小众的,后锋则意味着精英和大众界限的逐渐模糊;先锋是宏大的、独立的,而后锋则是微观的、开放的[13]。

1 “大栅栏里的低洼院”针对低洼院进行研究并尝试保护合院文化(制图:秦岭、陈瑜)

2 “大栅栏里的手艺”针对传统手艺文化进行研究(制图:窦森、卢清新)

可以认为,与先锋那种直接的批判态度相比,后锋是相对谨慎与小心的。实际上,在多元化的思潮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背景之下,针对城市具体问题的城市微更新更需要进行拓展,从广泛的领域中吸取经验来解决当前的具体问题。可以认为,后锋这一文化视角希望能在传统与创新中取得平衡,在与全新的、多元的技术条件及社会形态建立联系过程中,同时借助新的思想与技术手段尝试着各种各样的应对策略,以此从文化传承与发展角度来研究与解决城市更新问题。

3.2社会:抽象与日常

空间的发展与社会相关联,有理论家提出,尽管当前社会呈现出了纷繁复杂的社会表象,但其实整个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整体,新的总体性已经形成;但也有思想家从人本批判的角度提出新的总体性不复存在,社会在变得越来越多元,这也将导致主体对不同事物的宽容和对差异的敏感。这些思考对于建筑与城市设计者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之前的城市快速发展为解决社会总体性的问题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在进入新时代、社会状况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城市的更新发展,特别是城市微更新不仅要关注到抽象的、总体性的社会一般状况,更要能体现出对于社会日常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于人文的基本关怀。这也意味着城市微更新要与社会的日常生活相关联,要人本地从微观视角看待空间与社会日常之间的关系并有所回应,创造性地去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与抽象、总体的思维方式相对应,从日常的社会生活出发进行城市微更新,意味着个体与城市环境的不可分割,并强调从人的居住等基本日常活动出发进行整体场所环境的创造,以此突出日常环境对于普通人生活的意义。因此,这种对于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关注就赋予了新时代城市空间更新创造的精神意义。早在1970年代,建筑理论家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就发表了《场所精神》等著作,他从海德格尔的论述如文章《筑居思》(Building Dwelling Thinking)中获得启发,形成了著名的“场所精神”思想。海德格尔认为建筑和居住紧密联系,同时这些活动都是通过人们对场所营造的参与以及对地方意义的探索来进行的,而舒尔茨则提出建筑设计的任务是创造有意义的场所来帮助人们实现安居[14]。可以认为,关注居住活动等社会的日常生活启发着我们对于城市日常场所的关注与重视,从而实现在生活场所里找到人与世界之间存在的微妙联系。

另外,这种对社会日常生活的关注会引发对于具体生活情境的建构。20世纪中叶出现的情境主义者在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中提出了要“建构情境”的日常生活实践。进行城市微更新的设计者们需要尝试从日常生活的角度重新审视城市空间,重视具体生活情境在空间塑造中的重要性。这也要求他们从根本上重新审视之前针对社会总体性问题的抽象建设规则,提出更为复合同时又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基于日常生活的微更新是在探索居住活动、环境与人的存在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世界中挖掘人与环境的基本状态与潜在联系。这对于习惯于从事快速大规模建设、解决总体性问题的设计师们而言具有启发意义,日常生活世界是由具体事物组成的,而不仅是普遍的抽象或简单的系统所能概括的。因此,城市微更新需要设计者们去发现与体验社会日常生活,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去挖掘具体生活背后体现出的空间问题,在此基础上将人的生活与具体可见的更新改造相联系。

3.3技术:目的与手段

城市更新实践必须遵从建造的基本技术条件与规范,不仅如此,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空间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科技领域的新发现对于设计、建造与审美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各种新材料工艺与新技术手段开始获得广泛的运用。新的技术确实为城市更新这一综合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技术运用究竟是追寻的目的还是解决问题的手段,这一问题是值得城市微更新的研究者们深思的。

城市微更新是涉及文化、社会、空间等多要素的综合性问题,技术作为体系中的一环,可以为这一综合性问题的解决提供必要的手段支撑。2013年,MIT建筑系出版了一本名为《二次现代:MIT、建筑与“技术-社会”之时》(A Second Modernism:MIT, Architecture, and the "Techno-Social"Moment)的书,该书以“技术-社会”为概念总结了现代主义之后MIT的建筑学发展。这对技术在学科发展中的定位进行了说明,即在十分强调新技术实验和应用的MIT中,新技术发展也是需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这一时期正是西方城市大量进行更新的阶段,这种对待技术的态度也在说明城市更新中技术的应用还是要以问题为导向并服务于现实需要的。

3 “大栅栏里的买卖”针对日常商业店面进行研究(制图:范若冰、刘琳)

4 “大栅栏里的厕所革命”针对胡同里的厕所空间进行研究(制图:金爽、周宇凡)

5 “大栅栏里的菜米油盐”通过各种材料与建造技术搭建厨房(制图:郑远伟、徐晓萌)

6 “大栅栏里的筒子楼”采用了新材料与工艺进行改造设计(制图:陆滢秀、杨天宇)

因此,新时期的微更新更需要设计者以问题为导向,以技术为手段来解决具体的问题。这就要求设计者结合对于具体城市问题的解析,选取适用、适度的技术,在实用与创新、高技与低技间实现平衡。一方面,城市微更新这一复杂问题需要设计者具有创新的意识,大胆地尝试数字技术、绿色建筑技术等各种新技术,另一方面,设计者更要深入地去挖掘传统工艺、材料与技术的可能性,这在有限的空间范围与适宜的造价内显得尤为重要。本雅明曾提出传统艺术具有韵味的审美价值,而到了机械复制时代艺术品的韵味在逐渐丧失[15]。而对于传统材料、工艺与建造这些基本空间技术的理解成为了“韵味”的关键。作为人们生活与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城市空间的微更新就是对于人的生活世界与传统的再建构,空间建造活动本身就有着重建“韵味”与传承文化的特定作用。因此,城市微更新在尝试技术创新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于材料、工艺等基本建造技术的使用与挖掘,从中找寻解决问题的适宜技术手段。

总体来看,城市微更新是在用适度技术创造性地、综合地解决城市更新中的具体问题,技术手段不应是炫技式的高科技展示,而是作为实现更新设计目的、帮助人们重建日常生活世界的重要手段。与日常的场所营造相匹配,这些建造技术的使用是适宜的与巧妙的,能让人们更为关注日常事物中本质与基础的一面。在这一过程之中,材料、建造等技术手段通过恰当的介入实现人们的理想生活状态,技术同时也将在目的与手段的辩证中再次获得独立的内涵与文化价值。

3.4空间:异质与和谐

在空间层面,城市微更新意味着建筑与城市设计将不再依赖于预先设定的单一规则,大规模发展建设的原则被突破;另一方面,微更新也不再依赖设计师个人的浪漫创造与感性想象,极具标志性的空间形式不再是设计的首选。对应于复杂多元的具体需求,通过微更新形成的城市空间将具有新的和谐性,这种后锋式的空间和谐既不是快速形成的简单划一,也不是先锋式的冲击异质。与丰富日常生活的微观尺度和体验相对应,微更新的城市空间既宜人舒适,同时也将丰富多元。于是,城市微更新的空间复杂性不再体现为异质或矛盾,而是多元与和谐。

与这种变化相对应,多元与人本的阐述空间深度的方式开始出现。在设计的过程中,先锋式的现代空间设计所关注的语义、结构与隐喻被更为放松的空间语言所取代,人们更多考察空间客体与观者主体之间的互动,强调受众在空间中的感受与体验。如果说快速建设期的城市空间突出尺度巨大、更具有象征意义的摩天楼或纪念碑的话,那微更新的城市空间更强调规模适度、同时具有人文情怀的生活化空间。这类空间更多地体现出了一种相互关系,以往对于空间标志性的要求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具有体验感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丰富场所。

另外,正如前文所述,城市微更新不再强调分离独立的思维模式,而是关注到了建筑与环境以及具体生活场景的连续性,这种新的和谐观在注重整体环境营造的同时,体现出了城市空间与当代生活融合共生的可能性。空间的更新设计创意开始从生活世界中提取灵感,艺术和生活、建筑设计与日常空间的边界在逐渐消失。与此同时,生活与环境的融合使得传统艺术品欣赏强调距离静观模式的消解,全方位的空间感知投入创作与欣赏的过程之中,这就要求空间设计摆脱以往传统的抽象、静态的单一审美评价。因此,城市微更新形成的空间整体性不仅仅要求形式层面的审美感受,而是强调多维度、多感知方式的综合感受,其中融合了审美、使用、互动、交流等多种主观体验。

可以认为,在城市建设逐渐进入精细化与品质提升的状况之下,城市微更新将从多个维度对于具体的建筑与城市空间问题进行探讨。由城市微更新形成的空间将作为人与外界联系的一个重要接口,它涉及人的全方位感知与生活品质的提升,将成为人们体验世界与生活情境的载体及对象。

4 结语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工作要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同时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要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城市微更新作为未来城市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将为我国未来的城市更新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撑,与之相对应,城市微更新的相关研究也将成为我国未来城市更新研究方面的重要课题之一。这就需要我们持续地进行研究,努力探索基于中国城市更新实践的微更新之道。□

7 “大栅栏里的鸽子窝”将鸽子窝与胡同院落空间相融合(制图:韦拉、李佳楠)

8 “大栅栏里的院儿”对传统居住院落空间进行了重新演绎(学生:刘玉超、徐小辉、赵丽)

[1]Sigfried Giedion. Mechanization takes command: a contribution to anonymous hist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8, 714-23.

[2]Mary Mcleod. The End of Innocence: From Political Activism to Postmodernism.

[3]Mary Mcleod. Architecture and Politics in the Reagan Era: From Postmodernism to Deconstructivism. Assemblage,1989, No.8:22-59.

[4]Steg, Linda, van den Berg, Agnes E., de Groot, Judith I. M.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 An Introduction .Wiley-Blackwell. 2012, 3-4.

[5]卡斯伯特. 设计城市——城市设计的批判性导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8-10.

[6]Andrew Tallon. Urban Regeneration in the UK.Routledge, 2013.

[7]Michael Batty and Stephen Marshall. The Origins of Complexity Theory in Cities and Planning. [J]ComplexityTheories of Cities Have Come of Age, 21-45.

[8]Michael Batty. The Size, Scale, and Shape of Cities.Science. 2008, Vol. 319:769-771.

[9]Jay W. Forrester. Urban Dynamics [M]. Cambridge,MA: The MIT Press, 1969: 9.

[10]John Christopher Jones and Denis Thornley. The Conference on Design Methods: papers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systematic and intuitive methods in engineering, industrial design,architecture and communications, 1962, Pergamon Press.

[11]Rem Koolhaas. Bigness or the problem of large.Domus, 1994, Vol.764:87-90.

[12]肯尼思·弗兰姆普敦.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8):395.

[13]王辉. 建筑微托邦. 新建筑,2015(4):16-20.

[14]诺伯舒兹. 场所精神 迈向建筑现象学.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15]瓦尔特·本雅明.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城市更新微观空间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TOD/城市更新
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微观的山水
微观中国
微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