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收藏:私人美术馆时代
2018-06-19
2017年9月27日,王中军创立的松美术馆正式对公众开放。11月2日,迎来开馆首展“从梵高到中国当代艺术”。
“穷玩车,富玩表,真正的土豪玩美术馆。”一些中国藏家、商人正驱动着一场私人美术馆运动……
虽然私人美术馆被业界公认为是“烧钱”的行当,却依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借助这种带着公益意味的艺术收藏形式,将宝贵的私人珍藏回馈社会、介入公共生活。
目前,全国注册私人美术馆已经发展到几千家,预示着当前中国艺术收藏已经进入了“私人美术馆时代”。下面,我们盘点一下中国的一些私人美术馆,你知道哪几个呢?
松美术馆
而居当代美术馆
北京 松美术馆(创建者:王中军)
地处五环外的松家美术馆,总占地面积22000余平方米,室内展览面积约2200平方米。最醒目的,莫过于园区里种植的199颗松树,碗口粗的它们弯弯曲曲向上生长,散淡又倔强。“ ‘松风雅会’这几个字就和美术馆的环境设计有关,我非常喜欢松树的造型,雕塑、水墨、油画,各种感觉都在其中。”王中军这样描述了松美术馆的来由。
谈起美术馆项目的起源,王中军说,“当时我自己有个马场,很久不骑后,觉得搁置是一种浪费,就请了设计师做设计,也没想好用什么名字。西方人爱用藏家的名字,古根海姆、普拉达、皮诺,算是个传统,对文化保护的延续性比较强。我这个到底是叫中军美术馆还是什么呢?个人做的美术馆,不能跟公司的品牌混在一起。所以最后做院子的时候,找到了‘松’这个最有文人气质的中国元素,也给自己美术馆找到了个名字。”
王中军希望让未来进入美术馆的参观者品到中国文化的内在气质:“纯粹、峻然,象征着君子风骨。”
“我还是希望它带给人的是‘艺术殿堂’的感觉,愉悦中不失庄重。”
而对于美术馆的规划,王中军还在探索,“每个地方都有自己最著名的美术馆或藏品。我希望中国像北京这种大城市,未来也有年轻人、艺术爱好者们必去的地方。要实现这个目标不能一蹴而就。美术馆都是百年大计,就像很多博物馆的创始人,尽管他们的家族虽然如今不复以前的荣光,但他们留给世界的好东西一直在那儿。”
云南大理 而居当代美术馆(创建者:韩湘宁)
而居当代美术馆,坐落于大理才村的洱海边,2011年3月正式开馆。由台湾知名画家韩湘宁2006年在盖建的工作室演变而来,行使美术馆公开展示美术作品的义务。
韩湘宁是个画家,今年80岁,住在大理也已经好长一段时间。刚来古城的时候,韩湘宁剃个光头,当地人觉得他长得像蒋介石,所以叫他“校长”。后来,他在才村盖了个大房子,小孩又叫他“台湾老板”——因为盖大房子的都是老板。再后来,活动多了,大家才知道他是台湾画家。
有的人把私人美术馆设在北京上海,图的是大城市里浓厚的文化环境;也有的人把私人美术馆设在苏州杭州,图的则是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但韩湘宁把自己的而居当代美术馆定在了大理的才村——这是个总人口只有七千,村民们世世代代以打鱼为生的小村落。实际上,韩湘宁在台北和纽约都设有自己的工作室,但一直到了大理,他才动了建美术馆的念头。
昊美术馆
“一个艺术工作者能自由选择居住地,是很自然而幸运的事。西班牙的毕加索,居住、工作在巴黎;荷兰的德·库宁,居住、工作在纽约。而我择大理而居,却被台湾的某位有心人士讥讽为‘逐水草而居’,我就索性逆来顺受地在洱海边盖了一个工作室,以‘而居’名之。”2006年,韩湘宁在大理才村洱海边开始盖建自己的而居工作室。
在而居工作室入住六年之后,来自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于是,友人沈见华建议,何不将工作室改为“而居当代美术馆”?韩湘宁想了想:Why not!于是,韩湘宁为工作室加盖了一个新的展厅,以作展示作品之用。他早就想为前院的大门做一次当代性的改变,所以就直接将展厅加在了前院围墙及大门之间。“六年来,而居当代美术馆三次以实际的需要而扩建成型,我个人觉得,这也是我这五年来的一件三度空间的作品。”
上海 昊美术馆(创建者:郑好)
昊美术馆坐落于上海浦东张江祖冲之路2277号的上海世和中心,是具备当代艺术收藏、展览、研究和教育功能的全新文化机构。由万和酒店董事长郑好一手创建,在温州也有分馆。
虽然郑好最主要的身份是万和酒店投资集团董事长,但自昊美术馆筹备以来,这个低调的温州商人便逐渐以资深收藏家和美术馆创建人的身份出现在媒体和公众面前。
郑好觉得“每个人都是艺术家”,但这句话的意思并非人人都得成为艺术家。郑好描述了他理想中美术馆的一个场景:“有很多小孩坐着,很自由,他们跟作品是零距离的接触。老师跟他们一样,坐在地上解释。”在他看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状态,孩子自由地接触艺术,而不是父母推着孩子说“走,我们去看看画”。郑好说:“艺术沟通也好,美学也好,都是从小开始培养的。并不是说你今天一天去美术馆,就能看得懂东西,它就能取悦你。你想跟艺术家取得沟通,你必须知道他的一些历史状态,他为什么要画这样的画,这些东西都需要一个过程。”
从藏品来看,郑好在为昊美术馆提前印刷的宣传手册中,也挑出了他收藏的一些现代艺术品:周春芽的《江南桃花》、《绿狗》,陈逸飞的《执黄扇的少女》,达明·赫斯特的《圣徒巴塞洛缪》等。赵无极、徐冰、曾梵志这些在当代艺术史上非常重要的名字也都列临其中。
重庆 华人当代美术馆(创建者:罗群毅)
华人当代美术馆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由著名画家吴冠中为美术馆亲笔题名。藏有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具有极高文献价值的油画、雕塑、装置、影像及信函手稿,囊括了罗中立、许江、岳敏君、周春芽在内的众多知名画家的经典之作,横跨当代艺术从伤痕美术、“85新潮”再到后来的卡通一代的发展历程。
罗群毅,考入四川美术学院85级师范专业前,在成都军区后勤部当过8年兵。
1987年,受“下海”热的影响,加上心系艺术,罗群毅着手筹备成立画廊。
在短短6年时间里,他便成为了第一批,也是极少数的依靠出售、转手中国当代艺术品迅速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商人。
1995年春节后,37岁的罗群毅坐飞机经过一片荒山时,起心动念要在那里建一座美术馆。这片坐落于长江与嘉陵江之间、渝北区宝圣湖旁的荒山,距离江北机场驱车不足10分钟。这片贫瘠之地,静候着一个携带浪漫狂想的开荒者,他将改变它的命运。
伴随着美术馆的正式开馆,罗群毅拥有了一个伴随他一生的身份:华人当代美术馆馆长。开馆展览开幕式上云集了如今声誉日隆的张晓刚、叶永青及一众重庆本土的优秀艺术家。艺术家张旭说,当年每个坐过飞机的重庆人都会从美术馆上空经过。它矗立在当时一无所有的荒原之上,见证着这座城市与这个时代日益膨胀的欲望一起发展。
北京 今日美术馆(创建者:张宝全)
今日美术馆为中国第一家民营非企业公益性当代美术馆,自2002年由张宝全先生创建并任首任馆长。2013年8月由高鹏接任执行馆长,并于2014年4月升任馆长。
今日美术馆系中国加入WTO后第一个按照国际美术馆规范建设和运营的纯民间美术馆。无梁无柱,全开放自由展览空间及恒温恒湿、自动展板、自动灯光、多媒体声光展示系统等,系中国美术馆最高硬件标准,同时也跻身于国际一流美术馆行列。
今日美术馆现有和正在筹建的下属企业有:今日美术馆出版社(香港)、今日美术馆杂志、今日美术馆网站、中国当代美术家数字资料库、中国当代书法家数字资料库、今日美术馆拍卖公司、今日美术馆画廊以及今日美术馆画院、今日美术馆研究院、今日美术馆艺术产业联盟等综合艺术产业实体。
华人当代美术馆
今日美术馆
四方当代美术馆
喜马拉雅美术馆
当代美术馆
今日美术馆在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和当代艺术流派及领军人物的同时,更注重对艺术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形成和国际知名美术馆、博物馆、画廊等艺术产业机构相适应的艺术运营模式,为当代艺术家及其艺术品提供一个面向世界的全开放式平台。
南京 四方当代美术馆(创建者:陆军)
在南京市郊一块面积约47公顷的空林地上,南京四方集团董事长陆军建成了他的私人美术馆,该项目耗资1.64亿美元,耗时10年,包括11座国际知名建筑师设计的建筑。其核心的四方美术馆,展览面积2000平方米。
美术馆由美国建筑师斯蒂文·霍尔设计完成,设计充分发觉移动视角、不同空间层次以及广阔薄雾与水域的优势,展现出中国早期绘画深邃交错的神秘空间特色。美术馆是由平行透视空间的“场域”和竹子制成的黑色混凝土花园墙组成,一个轻质量体悬浮在花园墙之上。这块乡村场地通过与伟大的明朝都城南京的视觉轴线相连而平添了几丝都市风情。
四方美术馆被称作国内目前最好的私人美术馆之一。从远处看,它像一个白盒子扎入了山野。美术馆设计因空间层次交错而形成不同的观望视角,同时与周遭的园林及水域相结合,用黑白两色铺垫,把东方的神秘感诠释到完美,也被誉为最美的山中美术馆。
上海 喜玛拉雅美术馆(创建者:戴志康)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由证大集团全资建立,前身为创建于2005年的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是一个从事艺术展览、教育、收藏、研究、学术交流的民营公益艺术机构。
从成立以来,始终以开放的姿态和前瞻性的视野,积极介入社会文化的建设,在当代的社会语境下探索美术馆的新模式,发掘新兴的艺术力量,不断与国际文化交流碰撞,连接传统与当代,尝试跨领域合作,打造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当代艺术。
同时,着重发展公共艺术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提倡生活美学与公众的紧密联系,真正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培养新一代的艺术观众。
银川 当代美术馆(创建者:刘文锦)
银川当代美术馆项目耗资约1.5亿元人民币,是预算17.6亿的“黄河艺汇”的最大、最重要的文化设施。整个“黄河艺汇”文化项目属于宁夏民生房地产公司打造的大型地产项目“黄河金岸·华夏河图”,这个项目总投资300亿元,占地面积19.7平方公里。
银川当代美术馆由英国WAA建筑事务所设计。设计师从贯穿城市的黄河中获得启发,层叠的建筑外观仿似河道冲刷的痕迹。玻璃加固水泥将被用在表皮上,以创造出那种柔和的弯曲的条带状结构,它将遮挡三层的展厅、教室、图书馆、剧院及礼堂。
黄河艺汇董事会主席刘文锦曾表示要将银川当代美术馆打造成“西部第一美术馆”。艺术史学者吕澎是该项目最早的策划人,也是项目董事。
北京 红砖美术馆(创建者:闫士杰、曹梅夫妇)
红砖美术馆地处北京市东北部何各庄一号地国际艺术区,由企业家、收藏家闫士杰和曹梅夫妇创办,2012年12月初步建成并试运营,于2014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
美术馆的建筑设计由著名建筑师、北京大学建筑研究中心教授董豫赣担纲,与周边土地相结合、在原有环境中生长,采用红色砖块作为基本元素,辅以部分建筑上青砖的使用,打造出一座配备有当代山水庭院的园林式美术馆,并也因此成为红砖美术馆在众多美术馆建筑中脱颖而出的最大特色。
作为对西方建筑与景观专业分离的批判,红砖美术馆的建筑与庭园设计分三部分展开:一方面,以白居易的《大巧若拙赋》对“巧”的匠心要求,将原有大棚的简陋空间,改造为意象密集的美术馆展示空间;另一方面,为改观当代景观图案式设计的乏味,本设计借鉴中国园林长达千年的城市山林的经验,并尝试经营出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密集意象;作为对封闭美术馆与北部山林间的过渡,庭院部分的设计,作为对之前设计的清水会馆的思考延伸,尝试着将生活场景更准确的表达出来,并以此庭院部分连接北部园林与南部的建筑部分。
浙江乌镇 木心美术馆(创建者:陈丹青)
木心先生本人一生都追逐美、审视美,甚至挑剔美,但他在临终的时候看到设计稿时说:“风啊,水啊,一顶桥。”于是,乌镇环湖而造的木心美术馆落成,由陈丹青任馆长。美术馆设计遵循木心先生生前喜欢的简约美学,由建筑大师贝聿铭弟子冈本博等人设计。馆内乱石与野草呼应,疯狂又典雅。
木心曾说:“我的美术馆应该是一个一个的盒子,人们可以听着莫扎特音乐从一个盒子走到另一个盒子。”正因为有了木心诗一般的心愿,现如今我们才得以看到,跨越了乌镇元宝湖水面,与水中的倒影相伴相随的木心美术馆。
红砖美术馆
木心美术馆
余德耀美术馆
木心虽“逃走了”,可是我们可以去美术馆找他……美术馆设五座永久性专馆,长期陈列木心作品,由绘画馆、文学馆、狱中手稿馆及影像厅组成。两座特展馆将推出对木心构成重要影响的世界性艺术家年度特展。
上海 余德耀美术馆(创建者:余德耀)
华裔收藏家余德耀拥有印尼第三大农业公司,曾笑称工作是自己的收藏机器。并不满足于花钱购买这种简单的收藏工作,他雄心勃勃地将娴熟的商业管理和资本运作经验实践到自己的收藏事业中,建立艺术中心、艺术基金会等艺术机构以及资助大型学术展览。
2014年1月7日,余德耀美术馆在上海举行落成仪式。
美术馆创办人余德耀先生表示,其私人美术馆选址于上海,“就是要将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上海”。总面积9000多平方米的美术馆由原龙华机场大机库改建而成。
上海 龙美术馆(创建者:刘益谦、王薇夫妇)
龙美术馆
被称为“法人股大王”的刘益谦,除了在股票市场上叱咤风云外,还热衷于收藏各类艺术品。夫妇俩创建的龙美术馆目前在浦东和徐汇滨江同时拥有两个大规模场馆——浦东馆和西岸馆,构成独特的“一城两馆”艺术生态,也是中国内地迄今最具规模和收藏实力的私立美术馆。
他的收藏到底有多少,藏品价值究竟几何?我们去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中走一走,便可略知一二。这家美术馆是继2012创办龙美术馆浦东馆后,历经两年时间开办的第二家美术馆。
龙美术馆(西岸馆)位于上海徐汇滨江地区原北票码头,由国内新锐建筑师柳亦春担纲设计。美术馆以北票码头构筑物“煤漏斗”为原型,衍生出大空间建筑的结构母题,体现工业文明遗迹的场所特征,是徐汇区打造西岸文化走廊品牌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
除上海之外,龙美术馆还在重庆设有分馆,龙美术馆武汉馆也已经开工建设,计划于2018年底开馆。
毋庸置疑,在当下私人美术馆的春天是来了,并且来得还有些猛!但也正因为来得太迅速,很多配套设施跟不上,导致这股春风在迅猛的同时,也吹得人“脸疼”。当然,我们还是应当对私人美术馆的未来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