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流落史
2018-06-19郑朝辉
文/郑朝辉
战国的玉璜,现藏于美国某博物馆
从鸦片战争至今,中国文物有四次外流浪潮。有数据显示,在全球47个国家200多座博物馆中,中国文物不下百万件。这些文物大都是在旧中国时期流失海外的,加上20世纪80年代盗墓、文物盗掘、走私严重,致使中国文物身首异地。
鸦片战争引发流失大潮
第一次文物流失浪潮是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战争、不正当交易等手段对中国的珍贵文物进行疯狂掠夺。其中广为人知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和八国联军抢劫北京城。
1860年,北京古都遭到了八国联军前所未有的浩劫。不管是皇宫禁苑还是居民宅院、商家店铺都没有能够幸免。紫禁城遭洗劫后,宫内收藏损失过半,贵重物品被劫掠一空。“三海”——南海、中海和北海被劫后,收藏所剩无几。经过这次浩劫,北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珠宝奇珍,扫地遂尽”, 所失“已数十万不止”。
2010年,一对乾隆珐琅彩瓷在英国伦敦某拍卖行拍出了1亿多港元
八国联军指挥官的合影
当时的法国文豪雨果说过:“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
1899年左右,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甲骨文。甲骨文自出土之日起就处在不断流失之中,先是被当作药材贩卖,后又被西方列强的文化掮客以各种名目大量收购而去。据不完全统计,安阳小屯出土的近20万片甲骨,有近3万片流失海外,被12个国家和地区收藏。
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后大肆劫掠,各国侵略者特许士兵抢劫三日。颐和园被多国军队先后占领,在此期间颐和园内陈设的珍宝也被窃掳殆尽,园内建筑也被大肆破坏。
在上世纪前期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下,在华的外国人勾结反动军阀和奸商以极低的价格买下文物并偷运出境。
1911年辛亥革命后,内忧外患,各地盗掘成风,文物如潮水般地涌出国门。
1922年,末代皇帝溥仪“监守自盗”,将六大箱共计1200余件书画精品盗运出宫,经变卖、哄抢,绝大部分已流失海外。
1928年,清东陵慈禧太后陵寝被军阀孙殿英野蛮盗掘,墓中所藏国之瑰宝被洗劫一空,绝大部分因被变卖购买军火而散失。
二战时期达到高峰
第二次浪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华。这是中国文物大量外流的高峰期。当时,国民党政府无论财力还是管理上都比较弱,博物馆、考古工作都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普通民众在对文物的保护上也没有任何意识。
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人对我东北、华北、华中、华东等地文物进行了大规模地盗掘,大量文物被劫走。
此时,欧美的国力强盛,强大的民间资本没有去处。于是,收藏艺术品成为美国社会的一种风气。在中国,美国文物商几百美金便能买到中国很好的古董,一万美金可以买到最好的中国古董,这些古董大都是从大家族、古董商、古玩商店,还有老百姓家里流散出来的。古董商看到这种机会后,便专门去民间搜罗,以便宜的价格购入,然后,以较高的价格卖出。
弥勒像 大都会博物馆藏
英国 维多利亚 阿尔伯特博物馆的,元代罗汉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
1937年,中国的盗墓、仿古之风盛行。在安阳,外国的古董商成天蹲在那里等着老百姓去挖商代的青铜器,而带回到美国后,一件青铜器能卖好几十万美金。
当然,那时的中国古董商也学会了针对不同国家的客人,仿制不同的古玩,对美国人做仿铜器;对英国人做永乐、宣德青花瓷器;对日本人做万历五彩;对法国人做清代的官窑粉彩瓷器等等。
日本侵华时,他们的士兵都受过相关的教育,所以,对明、清以上的古董,都先是把它们保护起来,拿到手之后,集中起来用轮船运往日本。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大量日本军官举家移民美国三藩市落户,带去了很多的中国文物。
文保观念淡薄引发国外“抢购热”
改革开放前,国人的文物保护观念比较淡薄,引发了第三次文物外流的浪潮。
据当时一位在文物商店工作的人员介绍,那时,以国家文物商店为经营单位,政策规定乾隆以前不能出口,可乾隆以后却允许大量出口,嘉庆、道光时期的很多官窑瓷器、书画以极便宜的价格流失海外,甚至,很多真正是明、清时代的真文物,因鉴定失误,被当成仿制品卖了。他当时所在的文物商店专卖碑帖,很多都是老拓本,还没裱过的,有清朝光绪拓,还有明代的。当时日本旅行团一来就几十个人,进到店里,每人先抱一堆,然后进行筛选,价格便宜。而这样的场景,在他工作期间几乎时常出现。尽管已经时隔多年,但这成为这位工作人员心中永远的痛。
暴利驱使走私潮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非法利润的刺激下,国内外不法分子相互勾结,掀起了一波波盗窃、走私文物的狂潮。
曾有人统计,从1982年起,江西余干县800多座古墓被盗;1987年1~6月仅半年时间,青海就有1700多村民盗掘古墓2000余座,抢走文物一万余件;1990年四川省有23952座古墓被盗;湖南邵阳市某县在二三年内被盗古墓的面积近全县2000平方公里的五分之一。我国文物资源丰富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一度竟成为海内外走私者买卖文物的金三角又据海关总署统计,1991~2000年,全国海关缉获走私文物10多万件。1997年5月,天津海关查获一起用集装箱偷运文物案,集装箱内共有文物5000余件。
经过使馆大街的中国驼队 摄影师当时所处的位置东边是克林德大街,右边不远是德国使馆,左边有旗杆的建筑是西班牙使馆,身后是美国使馆、俄国使馆和英国使馆。据摄影师记载,当时的北京驼队很常见。
中国马车和远处的景山及皇宫
这一时期,不仅存于地面的文物被窃宝者觊觎,而且地下、海底埋藏的文物也遭大面积盗挖、盗捞并被走私到国外,一些中华历史“DNA片段”有可能被彻底打断而导致无法修复。
陆地上,来自古墓和博物馆盗来的文物先转至国内集散地广州、北京、安徽,而香港、澳门、台湾则是文物走私到国外的中转站。
海上,精确到几时几分,台湾渔船在福建外的公海上等待长期与其接头的大陆文物走私船。携带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最常见的就是夹层。被称为文物界“深喉”、著有《谁在收藏中国》一书的吴树说:“对文物流失威胁最大的来自海船集装箱货运。”2003年3月28日,深圳海关截获国家限制出口文物共计2165件,其古生物化石级别之高、品种之全、数量之巨,可以开一个较大规模的古生物化石展览馆。
偶尔也有海船盗卖文物被他国海关截获的案例。1994年夏,苏格兰场收到情报,在两个英国港口截获了7卡车共计6000多件走私文物,其中大部分为中国文物,随即通告了中国驻英使馆。
在香港,走私出境的文物更多得不可想像。有报道称,香港做贮装文物匣盆的师傅忙得不亦乐乎,有时一个月挣五六十万港元不止。继伦敦、纽约之后,香港在80年代以后,凭借大陆大量的走私文物,迅速成为世界第三大文物艺术品中心。结合我国20年大规模的文物盗掘、走私活动,如果以查一漏九来估算,近20年中,外流文物至少有几十万件,甚至接近百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