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观察与护理

2018-06-19张丽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5期
关键词:毛细持续时间支气管炎

赵 静 陈 凡 张丽丽 王 莹

(1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总医院儿科,辽宁 盘锦 124011;2 辽宁省盘锦市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盘锦 124011)

毛细支气管炎为婴幼儿常见性下呼吸道感染疾病,该病多发于2岁以下婴幼儿,临床症状主要为喘鸣、呼吸急促及三凹征等,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给患儿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研究显示[1],对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并结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笔者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1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报道如下。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d)

组别 气促 喘息 咳嗽 肺部体征 住院时间观察组(n=55) 2.13±0.54 3.96±0.81 4.53±0.77 6.22±1.82 6.04±1.22对照组(n=55) 3.07±0.49 4.74±0.69 5.17±1.03 7.47±1.19 7.58±1.39 t 3.892 7.225 7.492 5.401 7.079 P<0.05 <0.05 <0.05 <0.05 <0.0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1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5例患儿,其中男29例,女26例;年龄为2~16个月,平均(8.94±1.95)个月;病程为1~3 d,平均(1.7±0.4)d。观察组55例患儿,其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为2~18个月,平均(9.04±2.11)个月;病程为1~4 d,平均(1.9±0.7)d。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基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进行祛痰、吸氧、抗病毒、镇静、控制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吸氧治疗,将0.5 mg布地奈德+0.5 mL沙丁胺醇+2 mL异丙托溴按+2 mL生理盐水进行雾化吸入治疗,1次10 min,1天2次,持续5~7 d。

1.2.2 护理方法: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因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会使得患儿出现大量能量丢失,所以,患儿要减少乳制品的摄入,多饮水。因患儿多并发发热症状,应注意加强对患儿的问监测,一旦患儿出现体温异常,应立刻报告医师,并根据患儿病情采取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以患儿体质弱,在喂食后,口腔易滋生细菌,要及时对患儿口腔进行清理,以免出现口腔感染。

1.3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SaO2变化;②对比两组患儿的气促、咳嗽、喘息等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③治疗有效率[2]:显效:治疗后,患儿气喘、气促等症状明显缓解,肺部哮鸣音、咳嗽及三凹征消失,可安静休息及进食;有效:治疗后,患儿气喘、气促等症状有所缓解,肺部哮鸣音、咳嗽及三凹征明显缓解;无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22.0软件包处理分析,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SaO2变化:两组患儿治疗后SaO2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SaO2变化(±s,%)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SaO2变化(±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n=55) 91.52±4.09 96.31±6.24 5.903 <0.05对照组(n=55) 91.37±4.73 94.27±4.81 3.227 <0.05 t 0.071 5.372 - -P>0.05 <0.05 - -

2.2 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气促、喘息、咳嗽及肺部体征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4%(P<0.05),见表3。

3 讨 论

毛细支气管炎多发于2岁以下婴幼儿,其中1岁以下患儿占80%以上。该病为婴幼儿常见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可能同患儿的呼吸道解剖特殊及免疫力低下有关。因来自母体的抗体无法使新生儿免受毛细支气管炎病毒的侵袭,该病的发病高峰期为新生儿出生后的2~6个月。

表3 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比较[n(%)]

异丙托溴胺为阿托品衍生物,是强效的抗胆碱能药物,能够阻止支气管平滑肌的M受体与乙酰胆碱互相作用,导致细胞内的环磷酸鸟苷升高。该药物可以阻断迷走神经通路,抑制迷走神经的兴奋性,缓解反射性支气管收缩,扩张大中支气管[3]。异丙托溴胺还能够与肥大细胞表面与呼吸道黏膜下腺体M受体发生作用,减少分泌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较为确切。沙丁胺醇属于β2受体激动剂,可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松弛支气管的平滑肌,促进气道的纤毛运动,经吸入后可迅速起效,但是该药物的作用持续时间短,需重复大剂量的使用。而异丙托溴胺起效慢,但持续时间长,二者联合使用可互相补充,可有效、迅速、持续的解除支气管痉挛。

近年来,黄桂兰等[4]在患儿的血与气道分泌物中发现大量特有炎性物质,这些物质可导致腺体分泌、平滑肌痉挛、炎性细胞浸润、黏膜水肿,也可导致气道慢性炎性,同哮喘病理改变相似。研究显示[5],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转为哮喘的比例高达42%。布地奈德作为新型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消炎效果强,皮质醇受体的亲和力较高,经雾化吸入之和,可立即达到全肺,有效抑制炎性反应,减少气道损害,缓解咳嗽与憋喘等临床症状。上述3种药物联合使用,药效持久,经雾化吸入能够直接达到气道,使药物快速起效,结合基础治疗与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治疗后SaO2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促、喘息、咳嗽及肺部体征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4%(P<0.05),证明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采用雾化吸入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总之,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并联合综合性护理干预,可快速缓解患儿临床症,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郑连云,顾学存.可必特+沐舒坦雾化吸入在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10):1790-1792.

[2] 李静.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PCT、hs-CRP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19):1641-1642.

[3] 许芳.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合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6):66-67.

[4] 黄桂兰,欧阳科,黄玉玲.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和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3):1990-1991.

[5] 黄鑫.布地奈德联合可必特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4):184-185.

猜你喜欢

毛细持续时间支气管炎
金属3D打印复合毛细芯孔径配比对环路热管特性影响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295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特征及诊治策略分析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宇航级平板式毛细泵环路热管研制成功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环路热管用双孔毛细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干预
近10年果洛地区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