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

2018-06-19坤,刘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5期
关键词:利培阿立哌唑多巴胺

张 坤,刘 杰

(1.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河南 商丘 476002; 2.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河南 商丘 476002)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为临床十分常见的慢性精神疾病,好发于青壮年。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社会因素、工作压力、心理易感素质与内在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形成SCZ。患者主要表现为思维、感知、意志、情感及行为障碍,不能正常地进行社会、日常工作,生活质量降低,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痛苦[1]。抗精神病药为临床治疗SCZ的首选方案,一线药物为第2代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利培酮等,宜坚持早期、足量及个性化用药原则。随着临床对SCZ的深入研究,新型抗精神药也逐渐增多[2]。现就利培酮与阿立哌唑分别治疗SCZ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SCZ患者96例。纳入标准:均符合临床关于SCZ的诊断标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分>60分;获得医学伦理会审批,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有自杀倾向者;有药物依赖、酒精依赖者;对治疗药物过敏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近2周已接受其他影响观察结果的药物治疗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20~67岁,平均(41.2±5.4)岁;病程4~30个月,平均(13.6±4.0)个月。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21~66岁,平均(41.5±5.8)岁;病程4~29个月,平均(13.9±4.1)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相近,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片(规格:1 mg/片),初始剂量为1次1 mg,1日1~2次,1周内增至2~4 mg/d,2周内增至4~6 mg/d,最大剂量<10 mg/d,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剂量,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抗精神药,共治疗8周。观察组患者给予阿立哌唑片(规格:10 mg/片),初始剂量为10 mg/d,2周后逐渐增量,最大剂量<30 mg/d,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剂量,共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嗜睡、头痛、静坐不能、恶心呕吐、头晕、体质量增加及锥体外系症状)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

通过PANSS减分率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PANSS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30分)×100%。痊愈:PANSS减分率>75%;显效:PANSS减分率为50%~75%;有效:PANSS减分率为25%~<50%;无效:PANSS减分率<25%。总有效率=(痊愈病例数+显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较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Tab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cases(%)]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平均PANSS评分分别为(80.5±6.9)、(79.6±6.5)分,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平均PANSS评分分别为(30.5±5.2)、(29.5±4.8)分,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Tab 2 Comparison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cases(%)]

3 讨论

目前,SCZ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相关学者认为SCZ是遗传、环境、社会及心理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SCZ患者数持续增长。SCZ病程漫长,容易反复发作[3-4];如不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就会影响患者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甚至造成精神残疾、引起社会功能缺损[5]。临床抗精神药种类多,探寻安全有效的抗精神药是临床关注的重点[6-7]。

利培酮是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SCZ的常用药物,属于第2代抗精神病药[8-9],对多巴胺D2受体、5-羟色胺(5-HT)2受体及α1受体的亲和力高,尤其是对多巴胺D2受体具有强效拮抗作用,可迅速改善患者思维混乱、妄想等症状[10];口服用药方便,能够完全吸收,用药1 h后达到最高血药浓度,消除半衰期达24 h[11];主要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清除速度缓慢[12-13]。利培酮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有锥体外系反应、体质量增加、嗜睡及头晕等。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0%,说明利培酮的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较多。阿立哌唑为新型抗精神病药,属于多巴胺稳定剂,对多巴胺能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14];对多巴胺D2、5-HT2 A、多巴胺D3及5-HT1A等受体均有高亲和力,通过拮抗5-HT2 A受体,激动多巴胺D2受体、5-HT1 A受体而发挥抗SCZ作用,降低多巴胺活性改善阳性症状,增强多巴胺活性改善阴性症状,减少锥体外系反应[15-16];口服后4 h能达到血药峰浓度,半衰期最长维持68 h,可减少药物使用量,且患者的耐受性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58%,PANSS评分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8%,说明阿立哌唑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利培酮与阿立哌唑对SCZ均有显著效果,能迅速降低患者的PANSS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利培酮的不良反应较多,影响其总体治疗效果。阿立哌唑的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且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值得SCZ患者选用。

[1]田小元,向永红.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48-50.

[2]王雁芬,陈晓慧,孙平平,等.阿立哌唑、喹硫平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14,27(1):45-47.

[3]单团结.阿立哌唑、利培酮、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及对机体糖脂代谢的影响[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23):72,76.

[4]史玲,杨云龙,韩笑,等.合用阿立哌唑及单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体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4):494-497.

[5]于海,李启斌,蒋志浩.阿立哌唑口崩片与利培酮分散片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男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9):3253-3255.

[6]盛承东,宋苏琪,俞海云,等.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及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近期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6,11(12):1858-1862.

[7]范强,高树贵,李广学,等.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功能及阿立哌唑疗效的关联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5,24(1):31-34.

[8]邹卿,孙伟铭,袁也丰,等.阿立哌唑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7):78-83.

[9]杨卫华.阿立哌唑联合音乐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2):261-263.

[10] 李轶琛,马筠,徐汉明,等.阿立哌唑联合治疗对奥氮平治疗后体重增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脂联素和瘦素水平影响[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6,42(7):410-414.

[11] 肖鹏,孙晓花.阿立哌唑联合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与睡眠及体重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3):1178-1181.

[12] 肖鹏,孙晓花.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阿立哌唑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8):687-689,698.

[13] 曾干,焦娟,陈健.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2015,10(6):879-881.

[14] 余逗逗,肖文焕.阿立哌唑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和社会功能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7,27(5):346.

[15] 石峰,关海艳.阿立哌唑联合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7):905-906,908.

[16] 张艳,康传媛,元静,等.COMT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关联性分析[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7,26(1):32-36.

猜你喜欢

利培阿立哌唑多巴胺
贪婪的多巴胺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CYP2D6*10基因多态性对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浓度的影响
60例利培酮致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特点分析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阿立哌唑在治疗精神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How music changes your life
跟踪导练(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