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建筑西扎和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2018-06-18文/图
文/图+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总面积达1.68万平方米,由葡萄牙建筑设计大师、普利兹克奖得主阿尔瓦罗·西扎设计,于2018年4月8日在杭州开馆。博物馆致力于近现代设计作品的展示和研究,从而激发本土创造力。
2018年4月,我专程去杭州,到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观摩西扎的设计博物馆和西扎的建筑作品展。
作为建筑师,西扎这几年应该说是很受中国建筑界的欢迎,每年都会有不少中国建筑师前往葡萄牙等地,观摩他的建筑。我的手上,有两本西扎的建筑专辑,断断续续一直在读。除了建筑,我印象最深的是西扎的文字。在一篇有关他的访谈里,有一大段谈到了文学与诗歌——在40多年的建筑实践中,虽然西扎没有系统从事过建筑理论的研究,却在实践中写下很多饶有趣味的短文,对自己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思考进行了记录与总结,他说:“除了反思每次设计的心路历程之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加精确和深刻的理论分析可做。”
西扎的几何体
西扎的设计博物馆,位于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两条道路交汇的转角处。从中国美院南大门进入,右转,很快就看到这个红色砂岩的建筑。因为校园道路的原因,用地呈现为三角形,作为注重场所精神的建筑师,西扎的设计顺应于场地丝毫不奇怪。顺应校园和街道的两个方向的巨大体块,在入口处交汇、碰撞。校园一侧的体块,在入口部位向外悬挑出来,让这个部位类似于一个入口雨棚;沿街一侧的体块,在端部转变为不同高度的组合体块,两个巨大体块之间的三角形空间,成为建筑主入口一侧的庭院,庭院中的一株樟树,很自然地成为这个半开放空间的焦点。
设计博物馆的外墙,主要由两种不同的石材构成:纹理粗糙的印度红阿格拉砂岩以及杏黄色的切割砂岩。两种砂岩,采用三种不同的尺寸,重复叠加而成。在材料的搭接处理上,西扎使用了一种以前很少有人采用的方法——不考虑同一种材料的转折,而将两种砂岩在正面与侧面直接搭接。这种处理方法虽稍显突兀,却相互成为背景,也是两种材料在形体冲撞下的一种合理策略。
作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西扎至今仍然奉行现代主义的简洁手法和几何原则。几何体块的生成,来自于对场地的分析和一种追求简洁的直觉,这些从博物馆内部正在展出的他的各个阶段的设计模型就能看出。形体的最初生成并不复杂,生成的理由,也是来自于对场地的反复分析,但生成之后的辗转、叠加、变形、扩展,却带着西扎自己特有的空间塑造的痕迹。
除了面向校园内的立面之外,在建筑面向另一条街道的一侧,西扎的设计手法其实都差不多,只是红色的砂岩,慢慢转换为杏黄色的切割砂岩,形体的处理仍然是相互错落、冲突和咬合,形体交叉之处,仍然是作为出入口处理。唯一让人感兴趣的是面向街道的两个立面上,他对两个混凝土雨棚的处理:雨棚立面为L形,直接为清水混凝土,没做任何修饰,粗糙的混凝土雨棚,在材质上和石材形成了对比。
设计博物馆的外形并不花哨,更多是依赖几何形体本身来呈现出空间和视觉的纯粹和纯净。作为一个不需要太多室外采光的博物馆,几何体的纯粹和力量感,大概是西扎最想表现的,这也是西扎近期建筑的一个特点。
博物馆的外形为巨大的几何形体块,秉承了现代主义的简洁手法;外墙则采用了两种不同的石材——纹理粗糙的印度红阿格拉砂岩,以及杏黄色的切割砂岩,看上去给人一种非常大气、直观的视觉冲击力。
设计博物馆最终的方案,经历了一轮轮完善和修改,这一点,从陈列在室内大厅上方二层敞廊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建筑设计文献展”就可以看出。这个位于接待前台上方的条形空间,陈列着设计博物馆四个不同阶段的1∶100的模型,从最初的体块模型,到最后基本确定的成品模型,正中墙壁上的电视机,正不停播放着西扎设计这个建筑的视频,从选址,委托,到设计的开始,再到中间的各种推敲,呈现了西扎的设计历程。其中有两段视频打动了我,一段是西扎吊挂着受伤的右臂,用左手继续做草图;另一段是西扎带着助手,在做室内空间的草图,每一笔都经过思考之后,再继续下一笔,而他的助手则趴在桌子上,看着他一笔一划地绘制草图,那一幕,仿佛向我们阐释了建筑学这个古老职业师徒传承的特点。而在三层平台,则是另一个开敞的展览空间,陈列着设计博物馆各个1∶20的局部空间大样。视频中有一个这样的镜头:西扎和助手一起,从不同角度,反复研究这些细部的大比例尺度的空间效果,其细致与认真的程度,实在令人敬佩。而这种把各个主要空间以大比例模型进行研究的方法,非常值得国内建筑师学习。
与简洁的外表相比,西扎的建筑往往倾向于对内在空间的塑造和雕琢。博物馆内部,从吊顶的T形灯光带,到直跑楼梯的栏杆设计,都倾注着西扎的创意,从而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和富有情感的空间。
设计博物馆的室内空间
如果单纯看西扎建筑的外观,其建筑似乎也不是那种靠夸张、惊世骇俗的造型来吸引大众眼球的作品,与简洁的外表相比,西扎的建筑似乎更倾向于对内在空间的塑造和雕琢。
设计博物馆的门厅,位于入口小广场花园的一侧,正对校园南大门过来的人流方向,不显眼,但因为入口上方巨大的悬挑,而有了明显的标志。从空间不大的门厅进来,向右转折之后,就会看到一个屋面倾斜的三角形大厅,吊顶上两条T字形布置的光带,标示出从这里可以通向两个不同方向的空间——展览和服务区。正对大厅入口的背景墙前面陈列着一组装置,成为整个大厅的焦点。服务台背靠入口小门厅,其上方为悬挑出来的二层开敞空间。这个共享大厅,建筑空间构成极其简单,但构成空间的几何体却相互咬合、呼应。倾向于几何体构成和室内空间室外化的西扎,将护栏一律设计成实体栏板,通过不同标高的平台和栏板,不同方向的墙面,与倾斜的吊顶一起,构成了一个雕塑感十足的室内几何空间。
大厅的另一侧,一道直跑楼梯通向二层的开敞展廊,这个楼梯下面的直跑梯,则通向地下一层的餐厅和下沉式的室外花园。通往二层展廊的楼梯和栏杆设计,体现了西扎一贯对细节的高度关注,以及如何将各种元素组合在一起进行建构的原则。比如这个楼梯的一侧,为一层的休息空间,西扎将条形坐凳结合进去,紧靠楼梯和墙体边缘,楼梯面向大厅的一侧采用实体栏板,另一侧为轻巧的金属栏杆。栏杆的设计,西扎采用两段完全断开的栏杆组合在一起,既合理,又有创意,半平台的栏杆,采用L形设计,不锈钢扁钢栏杆和平台和墙体固定。而楼梯下段的栏杆,在上部拐向吊顶,下部则在立挺之外,经L形转折之后,再转折到地面。常见的栏杆,经过西扎细致的设计而有了新意,建筑师的专业和敬业由此可见一斑。
从二层展廊楼梯一侧向右转折,则是一个由左右两幅墙体围合的坡道空间,坡道的上部,西扎设置了一个反向上至三层的楼梯,坡道与上下层之间的平台,形成了一种空间的连贯,坡道自身与楼梯底板,则形成了一种转折关系。在坡道上部楼梯的一侧,一个伸展进一层大厅上方、可以观看大厅的小平台,成为游客的休息处。在三层的展廊,一侧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围合在建筑中的下沉式庭院和门厅上方倾斜的屋顶花园;另一侧可以俯瞰一楼展厅,这种展厅之间的上下贯通,形成了一种空间的流动性。在这个展廊,陈列着设计博物馆各个局部空间的模型。
从坡道一侧的直跑楼梯继续上至四层,就是西扎作品展的空间,三个并列的大展厅纵向排列,其中第一个展厅,通过墙体围合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展厅,这里陈列着西扎的设计手稿、旅行素描和部分建筑模型。西扎功底深厚的设计能力,应该和他持之以恒的素描、速写有着很大的关系。另外两个开放的展厅,陈列着西扎设计的雕塑、家具和建筑模型作品,既有建成也有未实施的建筑,每一个模型展板的一角,都有一块电子触摸屏,可以点击、翻动这个作品的系列图片。墙上的视频,则滚动播出有关西扎的设计。
博物馆举办的西扎建筑作品展,展示了西扎设计的作品概念图、建筑图、手绘草图、工作模型、照片、简短文本、视频等,较为完整地呈现了这位大师从构思到实践的工作过程。
这几个大厅,在空间处理上呈现了西扎一贯的特点,即把建筑的室内空间几何化,通过墙体、不同高度、不同材质和形式的吊顶,丰富空间的构成和视觉效果。在这几个展厅里,西扎将一部分靠近墙体的吊顶压低,与墙面脱开,成为一个巨大的悬挂的几何体,其余吊顶采用方格子划分的半透明材料,给展厅提供均匀的照明。在中间的展厅,一条室外通往屋顶的坡道,倾斜地卡进展厅内部,由此在室内也形成倾斜的体块,这种几何体块之间的咬合、冲突,也为建筑的室内空间,带来戏剧性的效果。
从建筑设计分析,西扎并不是一个把室内外空间完全割裂、分开处理的建筑师,一方面他知道怎么从场地开始,利用几何体去建构室外空间,也知道怎么把这些几何体形成的冲突,反映到建筑内部,即使是看似规整的空间,西扎也需要在其内部,通过材料、灯光、吊顶、墙面、楼面、空间扩展的处理,形成室内丰富的视觉效果和富有情感的空间。
西扎建筑作品展
“无火不生烟,无图不构筑”,卡洛斯·卡斯塔涅拉在西扎作品展前言的最后,提到这么一句,在西扎设计的设计博物馆里,举行西扎自己的作品展,应该是非常富有意味也具有实证意义的事情。建筑师的工作,基本不为常人所知,人们看到的只是建筑落成时的样子,甚至也不清楚到底是谁设计了这样的房子。因此,在这样一个面向公众的展览里,通过概念图、建筑图,一系列手绘草图、工作模型、纸模、照片、更多的建筑细节图、透视模型、简短文本、视频,甚至施工工程图等元素,来呈现一个建筑师的工作,无疑是最好也最合适的方式。
西扎早年的项目,大都是在葡萄牙,这十几年来,随着西扎的名声日盛,他的实践足迹已经扩展到了亚洲,在韩国、中国大陆和宝岛台湾,都能看到西扎的作品,尤其是在中国大陆,其项目的体量、规模,都超过了他早年在欧洲所做的项目,这种规模的扩大,对西扎本人也是一种新的挑战。曾经,西扎在名为《八个要点》的自述里,谈到别人的看法:“我听闻有人说在咖啡馆做设计,我是个设计小规模工程的建筑师”,确实,体量的扩大,意味着思考和处理的问题更多,建筑需要把控的部位也更多。这样的体量所面临的问题,显然是小体量建筑所无法比拟的。
西扎作品展里的各种实物,有少部分是旅行速写、雕塑和家具,它们表面上和建筑似乎关系不大,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了西扎的建筑。在西扎的工作方式中,草图几乎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室外还是室内,不追求绝对准确,但明确的比例,却是画面呈现的关键,就像西扎在《旅行手稿》中所说:“我们依照比例去理解画面,从比例中我们学习再现,而比例被融入我们的勾勒线条中。”西扎通过旅行速写来训练自己的艺术感觉,对形体、事物准确的描画和捕捉,并将这种能力应用到具体的设计之中。
在西扎的设计生涯里,雕塑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西扎的设计,因为受现代主义影响,侧重于对几何体块的呈现,在西扎《雕塑——工作之乐》的自述里,西扎解释了为什么要回到雕塑中去的原因,他把雕塑看作是“光线下巧妙的造型艺术”,因为是一种造型,所以几何体的构成就必不可少,它与建筑一样,带来空间与视觉要素;而构成雕塑的材质也与建筑一样,会具有其自身的意义和敏感性。而雕塑作为一种环境艺术,其呈现的方式,也经常和建筑紧密关连,相互之间的某种启发显然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