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品德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2018-06-16张芹

关键词:品德融合生活

张芹

摘 要:小学时期正是学生道德品质塑造的关键时期,其中学校的品德教育又是重中之重。想要更好地塑造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就要将小学品德与生活有效的融合。下文就对此展开论述,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品德;融合;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44-01

0

前言

小学品德与生活更好的融合后,可以让小学生懂得谦让,分享快乐,让其在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帮助同学,减少与他人的矛盾,在欢乐的氛围中成长,更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小学品德教学与生活有效融合的关键

(一)教学任务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在平时的道德品德课程中,由于课本知识太过于专业性,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低,未能达到书本中的要求,造成品德课本和学生实践脱节。传统的品德书本没有真正给小学生以道德品质的提高,仅仅停留在书本阶段,小学生的道德品德也是任由其发展。比如,在一份大学品德教育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小学生在学校表现良好,品德成绩优异,但在家庭生活中却杂乱无章,目无尊长,满嘴脏话,一点不像是受过教育的学生。此篇文章就是为了改变这种品德教育现状,让书本知识落到实处,真正地对小学生的人生成长有所引导。

(二)教学题材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改良教學题材,让理论的品德知识增加生活化的内容。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长们更多的是对孩子的溺爱,没有培养小学生勤劳坚强的品格,造成小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心理脆弱,凡事都要依靠家长的帮助才能完成的现状。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安排一节改良后的教学题材课程,比如,让小学生打扫自己的房间,家长不提供帮助,如果不完成以后自己的生活环境就要受到影响,让小学生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在整理房间的过程中,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条理性,让小学生懂得当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三)教学流程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品德教育是一个学习时间短,课时量少的一门学科。很多学生虽然在品德测验中成绩优异,但这并不代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同学相处时也品德良好。在此情况下,教师需要将教学流程与生活有效结合,让品德教育潜移默化的引导小学生的成长。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在懵懂无知的状态中,分不清楚是非对错,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在生活中学生不按时起床,过度玩耍,不完成作业,都是很严重的不良现象,必须予以纠正,并从生活中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形象,家长不能总是溺爱自己的孩子,在品德问题的教育上一定要追其根源,严格管制,让小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杜绝不良现象。

二、小学品德教学与生活有效融合的措施

(一)创新教学模式,活跃教学课堂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课堂基本上都是面授的形式,枯燥乏味,很多学生也不重视这门学科,基本上都是马马虎虎的结业。如今,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户外教学等方式,丰富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放一些品德动画和宣传片,组织一些扶老人过马路,打扫卫生,去养老院帮助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动,让学生们真真切切的了解平时生活的好习惯。

除此之外,教师在创新教学模式的时候,应该对以往的教材,和未来教材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对国家培养人才的计划熟知,并对此做出分析,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创新教学模式的成果,这也是社会的变化和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攀升带来的福利,让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日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实现对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特别是对待长辈,要从小教育小学生的中华传统美德,对待劳动人民的态度,和珍惜资源,热爱大自然的品质。

(二)开发生活题材,调整教学内容

只有充分开发生活题材,才能更好的把品德教学与生活有效的融合,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材料进行合理的调整。以前的教学中,教师没有把品德教育的选材重点放在生活上,导致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学与实践不契合的尴尬局面。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一场“音乐交流”活动,让学生区分一下高雅音乐和低俗音乐,相互交流一下区分的观点,用开放的交流模式让学生畅所欲言。最后由教师讲一讲“高雅音乐”和“低俗音乐”的区别,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分清了音乐的种类,而且做到了对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既锻炼了学生的欣赏水平也提高了学生对道德品质的认识。

除此之外,调整小学品德教学题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家庭教育的位置,品德教育归根到底还是家庭教育,在学校教师教的不过是理论知识,学生在学校总有一种被监督的感觉,回到家了就自由懒散了,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更容易暴露出问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更需要家长的教导。

(三)突破传统,感受生活

在将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过程中,不但要做到以上几个方面,而且要给学生最大程度的自由,让学生自己去建立道德标准,明辨是非,去感受千变万化的世界,作为教师和家长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比如,在放学回家途中对于一些让小学生帮忙送个包裹、信件的事情,这种基本都是骗人的,大多数人都是利用小学生心智不成熟,进行诱骗。还有就是如果需要用钱要跟家长说明钱的用途,不能不跟家长说明情况就自己偷偷拿父母的钱,这种现象是极其不好的,要坚决杜绝。还有在路上行走的时候,不能随地扔垃圾,而是把垃圾打包扔到垃圾桶里面等等。生活就是由点滴小事组成的,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态度。

结论

综上所述,文章对小学生品德教学和生活的有效融合开展了讨论,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还需再接再厉,在教师与家长的配合中,日后在小学生品德教育这方面定会取得可喜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汪春长.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的有效途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7,06(05):77-84.

[2]钟尚银.浅议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生活教学的融合策略[J].亚太教育,2016,66(15):257-21.

猜你喜欢

品德融合生活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刚柔并济
破次元
好学者贤
融椅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