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背景下医院预算管理改革研究
2018-06-16荆渝婷
荆渝婷
摘 要:伴随着新一轮的医疗改革不断推进,医院公益性质愈加彰显,如何让医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维持自身公益性的同时,谋求一定的生存与发展,成为目前大多数医院面临的主要问题。现行的医院预算管理存在很多缺陷,这些缺陷对严重影响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采取一定的改革措施来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本文对当前医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算管理改革措施,旨在为医院预算管理改革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新医改 预算管理 医院 改革
医院财务管理要想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要实行预算管理制度。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不僅可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还可以在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其竞争力,进而为医院市场化改革提供有力保障。伴随着新一轮的医疗改革不断推进,医院的公益性质不断被体现出来,必须加强医院成本核算,才能够进一步完善医院财务管理系统,这也是实现医院管理透明化的主要途径。医院预算管理指的是医院管理者根据医院生存与发展现状,对医院未来一定时间段内的经营活动做出相应的预测,并通过财务管理的方式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医院进行管理。
一、当前医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纵观我国医院预算管理现状,大多数医院的管理层与职工都没有充分认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仅仅认为预算管理是医院财务部门的工作范围,没有充分调动其他部门的积极参与。另外,很多医院都没有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而是由财务部门抽取一部分人来制定预算规划,这些财务工作者并没有受过专门的预算管理培训,在制定预算规划时仅仅根据以往的财务数据以及未来一定时间内的医院发展规划来制定相应的财务预算,实际上这种财务预算并不科学,也并不能让预算管理优势有效发挥。
(二)缺乏完善的医院预算管理体系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医院预算管理体系都存在很多问题,导致预算管理制度很难取得相应的成效,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医院预算反馈信息质量较低。一般来讲,医院管理者要想了解医院财务收支与预算偏差,主要通过财务部门反馈的经营数据,没有单独的预算管理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进行监督,不能及时反馈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对该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其次,缺乏完善的预算考评体系。现在大多数医院预算考评的重点是评估科室或个人业绩,很难引导科室或者个人与其他部门进行合作,医院的整体预算目标也很难实现。最后,缺乏完善的预算监督控制制度。大多数医院的预算审计监督仅仅是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监督与评价,而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却严重缺乏,一旦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大的偏差,则很容易影响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新医改背景下医院预算管理改革措施
(一)采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
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医院预算编制工作必须要全方位考虑多项因素,因此,医院预算编制人员必须做好前期调查工作。医院预算编制不仅要参考上一年度的各项数据,还要对医院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划,根据医院未来发展战略以及自身实际情况确定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
(二)建立完善的预算监督体系
医院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要有一定的监督,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预算监督体系。医院预算执行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必须要对各项财务收支进行监督,监督内容既包括收支进度也包括收支费用,如果发现预算管理在执行的过程中有较大的偏差,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既是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医院预算管理顺利的执行下去,为医院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出有力保障。
(三)建立完善的数据信息沟通系统
医院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必须以相关的数据为基础,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做好基础数据搜索与汇总工作,登记医院的各项资产,以便于全面掌握医院各个部门的财务收支数据,这些数据都是预算编制工作开展的有效有效依据。因袭,建立完善的数据信息沟通系统十分重要,它可以将医院各个部门进行有效连接,进而保证医院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市场化运营成为一把双刃剑,既为医院的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实施有效的预算管理是保障医院财务安全的主要方法,同时也可以大幅度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稳步推动新一轮医疗改革工作。
参考文献:
[1]朱宇.新医改背景下的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的改革[J].现代企业,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