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形成性评价对于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个性化学习的作用
2018-06-16段玲
段玲
【摘要】高职学生对基础理论课和语言课程的学习动机普遍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采用传统的终结式评价来评定他们的公共基础类课程成绩并不合适。形成性评价能够促使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逐步肯定自身的学习效果。因此,将形成性评价应用于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个性化学习中,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个性化学习;作用
【基金项目】2018年四川省教育厅科研课题:基于个人化学习理论的参与式教学法在高职公共基础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18SB0425。
随着高职公共基础类课程改革的深入,除了教师不停地改善教授方式,对于学生如何自主学习也讨论得越来越多。早在2004年1月,在教育部制定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就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课要形成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出要“朝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学习过程的变化必然要求学习评价方式(Formative Evaluation)的转变。
长期以来,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基础类课程的评价方式仍然是传统的终结式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这种评价方式基本以评价教学对象的优良为目的,是对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别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合格。根据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和对高职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高职学生相对于研究性大学的学生来讲,普遍对于基础理论类和语言类课程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对于学习过程的监控和学习兴趣的调动对于高职类学生的基础教学就更重要。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提出正是符合这一需求。形成性评价能判断特定的学习过程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而终结性评价无法做到这点。
一、高职公共基础类课程的个性化学习
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语言学家Henri Holec正式提出了“学习者自主(autonomy learner)”概念以来,国内外对于自主学习的研究越来越成熟,关于个性化学习,DFES在报告A National Conversation About Personalized Learning中明确提出:“教育领域中的个性化学习是指通过适当地调整教学,使之与学习者的需求、兴趣以及能力相适应,从而达到发展学习者潜能的目的。”因此,理论上认为个性化学习应当能够提供学习者以最适合个人的学习风格和多元智力的方式进行学习。
在当下的高职教育中,大部分学校最关注的部分就是如何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符合职业需求,并体现学生的个性。高职类学生的礼仪修养、语言和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不高。根据麦可思的毕业生调查,这样的学生家庭情况不理想,留守儿童较多,在初高中的应试学习中没有找到学习的成就感,学习动机也不强。如果不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无法提高学习兴趣,也无法达到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目的。因此,对于学习过程的及时反馈就显得异常重要。学生能够通过过程性评价反馈学习效果,逐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通过阶段性成果反饋评价促进学生对自身学习进行反思,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改善,通过不断持续改进,增加学生自我学习的内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二、形成性评价的内涵及特点
(一)形成性评价的内涵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形成性评价注重被评者的自身反思,重视学生主动对学习体验的总结,重视师生交流。
(二)形成性评价的特点
形成性评价强调评价过程的及时性和真实性,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学生作为评价主体;
2.评价周期较短,反馈及时;
3.评价的过程是学生的自我判断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反馈过程;
4.在教学过程中发生,以诊断、指导和促进为主要目的,而非等级划分和甄别。
因此,和终结性评价相比,形成性评价更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能根据情况及时对学习目标进行调整,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反馈及时对教学目标和方法进行修订;评价周期比较短,在评价过程中,能够反映出学生自身的进步,而非与其他学生做比较。
(三)形成性评价的流程和工具
形成性评价需要利用参与式教学方式才能实现,要求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是一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合作式、协作式的教学法。笔者在教学改革中,将参与式教学法与基础类的礼仪、语文和心理等课程相结合,通过教学实践和总结,对形成性评价的流程归纳如下(详见图1)。
形成性评价一般有四种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和师生共评。在这四种评价方式中,教师多以引导者的角色出现,所有的评价活动都应当有一定的记录或者测量。因此,需要用到以下评价测量工具。
1.观察记录法。观察记录法的使用比较灵活,不需要特殊条件,教师仅需要在日常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对于简单的任务一般不会留下什么观察记录,教师能够随时纠正在观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如发音或者任务目标不明确等。而稍微复杂一些、耗时较长的任务则需要教师进行日常记录,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或某一具体事件进行客观的描述,同时使用一些量表,用于学生互评或者自评。
2.平时测试。平时测试也称之为过程性测试,用于对教学阶段性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比如在针对高职类学生设计英语的过程测试时,应当注意测试难度的梯级:从简到难,目的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能够逐步重建学习的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积极引导。
3.问卷或学生访谈。在教学过程进展到特定时期或后期阶段,可以组织问卷调查或者访谈。在针对某单一问题进行调查的时候,建议使用问卷调查,如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包括备课、上课、辅导)、课堂教学结构、方法、态度、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爱好、态度、习惯、学生使用参考书等进行调查。
学生访谈可以采取一对多也可以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这种形式的调查可以弥补问卷调查单一的缺陷,在师生交流过程中也能增加师生的信任感。访谈之前要有提纲,了解学生的长处和短处,有针对性地提问,真实记录学生的回答,并分析。教师可以通过访谈获得学生的帮助,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做适当的调整。
4.学习档案。建立学习档案在高职英语个性化学习中十分重要,可以通过学生填写学习修习手册,收集学生作品的方式进行。学习档案的建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在学习档案中不仅有典型的项目完成记录,还包括学生记录、自我反省、学习总结等内容。学生阶段性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与自评,还可以加入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在课程完结后,教师可对每个学生的学生档案进行评价,在制定评价标准的时候要考虑到档案的完整性、创新性、组织结构和反思程度。
三、形成性评价对個性化学习的作用
在形成性评价中,教师仍然是评价的主体。形成性评价对于个性化学习有良好、及时的反馈作用。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诊断作用
诚然,形成性评价不可避免会有主观判断存在,然而在形成性评价中能及时对学习效果进行反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成效进行诊断,有利于学生开展自省活动。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能做出评价,教师通过分析能够明确课程改革的方向,有助于教学效果的优化。
(二)激励作用
高职学生普遍对英语课程的学习动机不强,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能通过阶段性的自我认识、自我肯定,逐步取得学习的成就感,建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在课程评价中,很多学生对这点感触颇深:在个性化学习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项目,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地肯定自我努力,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都会逐步增强,真正使得“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三)引导作用
个性化学习强调学生自我管理,但很多学生接受了十几年的应试教育,一开始不适应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特别是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团队的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过程性评价,先迫使一部分内动力不强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然后通过激励逐步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最终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参考文献】
[1]H.Holec.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2]DFES.A national conversation about personalized Learning[R].Nottingham:DFES,2004.
[3]钱冬梅,邵敏敏.基于形成性评价的公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以天津天狮学院公共基础课大学计算机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4):94-95.
[4]张文林.构建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J].江苏教育研究,2013(21):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