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探究
2018-06-15柳芫
柳芫
摘 要:初中物理是初中阶段很重要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然而,初中物理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探究,运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来开展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点研究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从而促使初中物理的教学效果达到理想目标。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初中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与物质运动规律的科学,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习起来会稍显枯燥。如果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从物理学科特点出发创设出适宜的问题情境,将枯燥的物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必然能够引起初中生的自主探究热情,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大有裨益。
一 从已有认知与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中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已有认知与科学真理之间发生冲突时,就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种紧张感和不适感,为了解除这种不良情绪,学生就会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认知动机,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索科学知识的真伪,直到将错误认知转化成正确认知,这恰恰也是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初中生由于年龄较小,接触的科学知识理论较少,所以常常会存在已有认知与科学真相产生矛盾的现象。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善于挖掘这种认知矛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达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浮力》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通过从学生的已有认知与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中创设问题情境。许多学生认为沉在水中的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只有漂浮在水面或悬停在水中的物体才受到水的浮力。针对学生的这一错误认知,我提出问题,让学生之间通过合作讨论来探究事实的真相。如此一来,学生的探究欲望被充分调动了,课堂上响起了激烈的讨论声。之后,我再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来验证学生的猜想,促使学生获得了正确、科学的理论知识。
二 从身边常见的生活现象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物理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自然科学,学习物理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学以致用”。这时,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重理论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从引入生活实例来创设问题情境,这样既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增强学生对物理实用性和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惯于对生活现象问为什么的好习惯,对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都大有助益。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这部分内容时,我就从生活实际中常见的现象出发来创设问题情境。课上,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几幅图片:花纹状的各种轮胎、防滑鞋底、下大雪后安装防滑链的行驶汽车、添加润滑剂的门轴合页等,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防滑的物体都要做成各种花纹状的?为什么下大雪后的汽车行驶时要加装防滑链?为什么要给生锈的门轴合页添加润滑剂?这些都与哪些物理知识有关?这样的问题既贴近生活,又难度适中,学生能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进行解答,大大提高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仅如此,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事物,使得学生习惯性地从生活中寻找物理问题,并常常问个为什么,使得学生的问题意识、物理思维和探究精神都得到了培养。
三 结合探究性的物理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
实验在物理学习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理论知识需要借助物理实验来加以验证,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形象的教学素材,让学生“眼见为实”,信服所接收到的理论知识,对学生学好物理大有帮助。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探究性的物理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物理实验,主动思考产生物理现象的原因,并灵活地运用学到的物理知识进行创新,对学生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通过结合探究性的物理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课上,我首先用杯子、水和纸片做了一个演示实验。我先将空的玻璃杯装满水,用一张纸片从一侧贴着杯口移动着盖在杯子上,然后提出问题:“试想一下,如果我将杯子倒置过来,松手后纸片会掉下来吗?”这时,许多学生都认为会掉下来。于是,我继续实验,我用手压着纸片慢慢地将杯子倒置过来,然后松开手,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纸片并没有像学生猜想的那样掉下来。这时,学生开始思考为什么。对此,我带领学生分析此时纸片的受力情况,在不知不觉中开展了教学活动。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能够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激活學生的思维起到重要的帮助。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内容等,使得问题情境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达到培养学生物理综合素养,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义林.探究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5,4(11).
[2]张效芹.试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J].成功:教育,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