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分组教学的应用探讨
2018-06-15马强
马强
摘 要:随着新课标模式下的教育理念不断的改进,以及人们思维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都促进了学校教育越来越朝着,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的目标前进。对于小学教育来说,数学是中较为需要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门科目,也更加考验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因此就需要教师也要不断的去探索,去创新。那么结合以往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以及收获到的教学成果来看,分组教学就是一个极其有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组教学;提高效率;布置任务;引导交流
分组教学它一改以往班级教学的弊端,将学生所需要面对的人数,由整个班级缩小到了一个小组内,这能够有效地集中学生们的精力和注意力,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并且对教师来说,他教学的最小单位由一个学生的个体变成了一个小组,也能够改变以往不能顾及全体学生的局面,真正的结合每一个小组中同学的不同情况,给出相应的教学意见,这会更加方便教师来布置任务。最重要的是在一个范围较小内的小团体中,学生们之间的沟通会更加的有效,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一 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数学学习而言,重要的并不在于学生刷了多少套题,而是有没有真正的掌握住这一题的核心内容?每道题所考察的是什么知识点?如果学生能够掌握到这种地步。那么将会真正的达到做一题,会一类的学习效果,才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而在小组教学的模式下,他们会更加方便的与同学进行沟通与交流,并且在这种思想相互交换和碰撞的过程中,及时有效地发现自己思路上的偏差,能够快速的在同学与教师的帮助下进行更正,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而不是以往那种昏昏噩噩的被动式听讲。
例如,在教授“时间的换算”时。这部分内容学生通过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可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秒、分、时的概念可能有些模糊。这时我会先组织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比如做一件小事,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应该用哪一个单位来计算?先帮他们回顾关于每一个单位的概念,然后利用钟表作为一个切入点,向他们来描述关于分钟和小时之间的换算,之后再使他们和小组的成员一起沟通交流,共同学习,这样能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学习效率。
二 方便布置任务
以往教师在面对整个班级的学生时,所给出的学习任务都是一样的,因为教师很难区分每一个学生,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层次,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但是利用分组教学的方式,则能够有效的帮助教师实现这一措施,因为在面对不同的小组时,教师能够真正地针对小组内,学习成员的不同学习情况,来给出相应难度的训练任务。这种针对他们自身情况给出的学习意见,会更加的适合他们,帮助他们来攻克自己的弱点,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授“角的分类和画角”时。这部分内容更多考察的是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于数学工具的操作和一些相关角的分类。其实我就会先根据同学们的分组情况,给出不同的教学意见,对那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我会先帮助他们回顾有关于角的相关概念,并用教室内的一些物品,帮助他们加以理解和记忆,然后让他们根据这些概念去做一些相对简单的习题。那么对于那些理解能力较强,观察能力比较有优势的学生,我就会使他们自己先去思考,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把角进行分类?这样有层次的给出学习内容,才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
三 引导学生交流
如果学生只是一味地闷着头学习的话,那么早晚都会成为一个书呆子,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虽然是一个个体,但是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自然也离不开沟通合作,这一点内容。那么通过分组教学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们,学会如何与同学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如何快速的使他们融入进这个班级体内。并且使他们在这个小组内,更加的有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这都有利于帮助他们学会如何与人协作。那么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也更加有利于自己思维的发散和拓展。
例如,在教授“组合图形的面积”时。这部分内容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探讨,打开他们之间的话匣子。尤其是在学习过上节计算梯形的面积这堂课之后,更加有利于他们想到把图形进行拆解和重组,从而得出它的面积。那么这时我就会尽可能的提供一些,比较有趣的图形使学生进行探讨和交流,而他们在与同伴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也有利于自己思路发散和拓展,从而找出多种计量面积的方式。虽然说答案是唯一的,但是得到答案的途径却是多种多样的。
总之,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而言,引入小组教学的方式是十分有必要的。它能够真正的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氛围,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并且也更加方便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最重要的是它引导学生去积极地与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
参考文献:
[1]李泽坤.小学数学分组教学的有效方式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
[2]俞燕.小学数学中分组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才智,20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