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开展
2018-06-15梅春林
梅春林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理解占有比较重的必中。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教师需要对阅读理解,教学进行科学的安排。要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开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促进学生对于阅读理解,学习的兴趣,掌握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建立起来对阅读理解的信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语文教学
在各类语文练习中阅读理解能力所占比例大,而且逐渐以考课内向考课外拓展延伸,某种程度上对阅读理解能力要求空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重要性逐步体现。阅读理解关键是掌握解题的正确的方法,只要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就不用怕了,下面笔者就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谈一些浅见。
一、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要具备的基本特点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理解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首先要让学生对阅读理解,这样一种题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要调动学生对阅读理解的热情,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阅历和情感迁移到阅读理解活动程序,用生活中的图式去理解文章中的具体含义。如果让学生把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阅读中来,加深对阅读与鉴赏内容的体验,然后把体验延伸到生活中去,与生活进行对比,其效果不言而喻。这种内引、外联、对比的方式,使文本的生活经验、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与现实生活在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接触、碰撞、交流中展开,有利于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文本,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真本领,学生从认识生活必然达到认识社会。其次,能还原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突出阅读中的体验与感悟。阅读目标的实现,阅读过程的完成,阅读质量的高低,最后的落脚点、根本点只能是学生自己。从这层意义上说学生即根本,学生即目的。因此,理应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阅读中回归。教师应该本着让自己的引导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阅读思想,遵循学生学的思路和阅读的思路,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独特体验,以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为主,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大小、难易,教师都要给予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要有充分的交流沟通,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交流,尤其在具体的阅读理解方法方面,教师要不遗余力的向学生进行传输和教导。要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尤其在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方面,学生可能有自己的想法,教师要认真的聆听,并且表示尊重,这是了解学生的好机会。
二、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把握好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阅读理解对应着相应的题目,需要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一篇文章的含义,并且找到正确的文章主旨和段落大意。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可以遵循以下思路。
(1)理清文章的思路。(2)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是速读,重点是理解文章的体裁。答题时切忌还没完整的阅读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阅读原文时有两种方式,一种叫“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一种是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倒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
另外,教师要灵活的选用情境教学法,合作讨论学习法,扮演法等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以《木兰诗》为例。教师可以以木兰为焦点,搜集与木兰有关的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如音乐《木兰情》、漫画小人书版《花木兰》,迪斯尼电影《花木兰》,以之形成相关文字资料,或推荐学生课外观阅与比较。然后在课堂上选取相关片段,让学生自由总结不同艺术形式中木兰形象的不同,并以“我心中的花木兰”或“花木兰艺术大观园旅行记”为主题,让学生展开专题写作。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形成有关木兰形象的全面把握,而且能够领悟到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掌握了阅读理解的有效方法,进而扭转了对阅读理解片面的看法,还加强了阅读与写作的联系。
三、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要注重向学生介绍文章相关的背景知识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资料中的内容,教师需要把相关的背景因素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产生背景,更好的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同时为了让学生有更加真切的体会,也可以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得学生身临其境般的去感受作者彼时彼地的心情。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用多媒体的方式来进行。两者比较而言,利用教师语言的效果要更好一些。多媒体情境属于直观教学,易导致教学的简单化、表面化,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和培养。而利用语言创设情境有利于喚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既体现了语文课程本来的特点,又发展了学生思维。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的选用。要采用最高效的方式来打造相应的情境,促进学生的理解。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以上几个环节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关联,彼此交融的,它表现的只是一个认识螺旋上升的过程。师生对文本的解读过程就是相互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理解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开阔了自己的精神视野,生成了新的意义。通过长期的坚持和不断的优化,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一定会有显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董伟伟.解析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J].课外语文,2013(08):68.
[2]王欢.浅析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2(36):88.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村前中学 33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