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效果分析
2018-06-15张宝涛
张宝涛
【摘要】目的:觀察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确诊的7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实验组(35例),采用核磁共振进行诊断,对照组(35例)采用CT进行诊断,综合比较两组在经过诊断后的检出率。结果:对照组诊断结果为:确诊21例,总检出率为60.00%,而实验组的采用CT诊断结果为:确诊34例,总检出率达到97.14%。在P<0.01下,核磁共振组的检出率明显优于cT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核磁共振与cT检查应用在股骨头坏死患者诊断中效果均比较显著,但是核磁共振临床诊断符合率更高。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CT;核磁共振;效果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很难治愈的骨科疾病,发病率较高,发现不及时会导致患者出现残疾。发病机制是股骨头受损或者内部血流供应丧失,导致骨髓成分、骨细胞死亡等,主要分为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和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前者主要骨髓部分生理成分死亡,后者与患者大剂量长期服用激素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继而引起股骨头塌陷、骨结构变化以及功能性关节障碍等。股骨头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诊断中CT以及核磁共振两者灵敏度以及准确性均良好。本院旨在总结CT以及核磁共振两种诊断方法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实验组(35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段34~74岁,平均年龄(51±4.34)岁。对照组(35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lO例,年龄段34~71岁,平均年龄(51±3.4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门子8层多排CT对患者进行诊断。行髋关节CT扫描检查.检查时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从髋臼顶部至股骨小转子水平位置;参数设置:层厚5mm。实验组检查仪器选择GE Signa profile0.2T磁共振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 May26(9)检查仪,取仰卧位,选用体部线圈进行双侧髋关节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采用德国西门子1.5T的核磁共振仪进行诊断,扫面厚度为4~6mm,常规快速自旋回波以及T2脂肪抑制成像。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检查方式对股骨头坏死各期检出结果,同时观察两组检查方式对于早期股骨头坏死典型征象显示情况,作对比分析。
1.4 诊断标准
Ⅰ期:CT检测正常但是核磁共振结果异常。
Ⅱ期:CT和核磁共振的影像学都显示硬化、局部的囊变等特征。
Ⅲ期:x线检测有半月板改变。
Ⅳ期:骨关节的间隙变窄、关节损坏等特征。
1.5 统计学处理
实验所得数据采用x±s表示,使用t检验,采用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如果比较后P<0.05,则表明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股骨头坏死阳性率比较
对照组35例患者经CT检查,股骨头坏死阳性患者有17例,股骨头坏死阴患者有1例,股骨头坏死阳性率为60%(21/35)。实验组35例患者经核磁共振检查,股骨头坏死阳性患者有24例,股骨头坏死阴性患者有10例,股骨头坏死阳性率为97.33%(34/35)。可见,在准确率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患者关节积液检出情况比较
对照组有16例患者并发关节积液,占30%;实验组有26例患者并发关节积液,占60%。可见,在关节积液检出数量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多,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关节疾病之一,其诊断和治疗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后期生活。股骨头坏死一般不易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一旦患者感觉疼痛时已经为中晚期(股骨头已经坏死和塌陷),在缺血状况下出现了股骨头的坏死和塌陷则治疗不能达到逆转的目的,因而尽早确诊尽早治疗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改善这一类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1 股骨头坏死疾病发生的原因
根据临床的研究,股骨头疾病主要是一种慢性疾病。在早期中很多患者对于股骨头坏死疾病的重视不够。一旦感觉到疼痛,基本完全治愈的可能性不高。所以说及早对股骨头坏死进行诊断是十分必要的。
3.2 股骨头坏死的诊断
3.2.1 采用CT诊断
采用CT诊断股骨头坏死CT诊断具有高分辨率、连续性、多层面等特征,故而可以多股骨头部位进行连续的多层面扫描,帮助医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观察;经过CT的检查和诊断,股骨头内部的死骨、关节脱位等状况都能够明显地表现出来。
3.2.2 采用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
临床上在早期诊断过程中主要是通过x射线进行诊断,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主要是依靠CT和核磁共振技术进行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核磁共振技术危害性较小,人体辐射性较小。同时可以使用多种技术对股骨头进行检查,所获得的参数方便观察股骨头坏死的病变状况。也能够为患者提供病例以及生化信息。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技术的敏感性、准确性和危害性都要优于CT技术,故而这种技术提高股骨头坏死的诊断率很高,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晖.股骨头坏死的核磁共振诊断价值探讨[J].黑龙江医学,2010,19(07):34-36.
[2]叶伟龙,陈忠,吴小红.股骨头坏死的介入治疗[J].河北医学,2010,16(07):854-855.
[3]熊昆.CT与核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治中的比较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3,9(01):192-193.
[4]王文兵.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断的比较研究[J].中国cT和MRT杂志,2012,10(06):102-114.
[5]王晖.股骨头坏死的核磁共振诊断价值探讨[J].黑龙江医学,2010,19(07):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