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分析*

2018-06-15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8年6期
关键词:图书社交图书馆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广东东莞 523808)

随着移动社交网络时代的到来,以Facebook、Twitter、微信、微博为典型代表的社交网络已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一种交流和信息获取方式。在此环境下,大学生的阅读特点、阅读需求、阅读方式等发生了一系列转变。如何精准把握大学生的阅读现状,是高校图书馆有效进行阅读推广必须要解决的课题。本文从高校图书馆所承载的阅读推广使命出发,调查大学生社交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喜好、习惯和特点,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和相关部门更好地开展阅读服务提供参考和依据。

1 调查方法及对象

笔者于2017年3月—4月期间,在广东省多所高校进行“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阅读现状”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50份,回收有效问卷755份,有效回收率为88.8%。其中大专学生345人,占45.7%;本科及以上学生410人,占54.3%。抽样调查的对象主要来自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等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本专科院校。笔者在以上样本院校中采用纸本问卷和电子问卷随机发放的方式进行调查,纸本问卷调查是随机选取了4个课程班级在课堂上进行发放回收,电子问卷调查主要通过学生QQ群、微信群进行发放回收。样本涵盖各层次高校,广东省又是我国高等教育大省的代表,因此本次调查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目前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阅读的基本情况。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2.1 社交网络工具的使用情况

调查显示,所有被调查者目前都经常使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社交网络工具,其中排在首位的是微信,有98.81%的大学生经常使用。此外,有63.31%的大学生还同时常用微博;经常使用天涯、百度贴吧等论坛的大学生不太多,只有16.16%;经常使用豆瓣网、人人网等其他社交网络工具的大学生比较少。

在对阅读类、图书馆微信号的关注方面,有90.06%的大学生关注了相关微信公众号,其中有25.03%的大学生经常会阅读它的推文。有67.02%的大学生关注了本校或校外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但经常阅读其推文的人只有9.14%;有42.52%的人偶尔会阅读;15.36%的人只是关注了但却没有阅读过其推文。

在使用频率上,92.71%的大学生每天都会使用社交网络,并且其中有83.84%的大学生每天的使用时间在1小时以上,由此可见,高校大学生对社交网络的使用频率高、花费时间多。

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工具的主要目的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为了与人交流、聊天(92.58%),查看朋友圈信息(79.07%),其次是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72.72%),53.11%的大学生是为了阅读新闻资讯,44.11%的大学生是为了发布个人动态,26.09%的大学生是为了转发分享好文章、新闻资讯。从上可知,很多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目的是进行阅读,社交网络阅读已成为大多数大学生的阅读习惯。

2.2 影响社交网络阅读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打开并认真阅读某篇他人转发的文章或微信推文的主要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主题是否符合兴趣点(85.30%),其次是内容是否有内涵、有深度(59.07%),视角是否有趣、新颖(56.29%),标题是否吸引人(51.66%),这几个主要因素归纳起来就是有趣、新颖、高品质。会依据文章的阅读量或转发量来决定是否去认真阅读的人较少,只占12.45%。

2.3 阅读方式

有41.72%的大学生近一年来所用时间最多的阅读方式是阅读微信推文,有14.04%的大学生是阅读论坛、博客、微博文章,这两种都是基于社交网络进行的阅读,表明目前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最常用的阅读方式是社交网络阅读。有25.96%的大学生会花费最多的阅读时间在电子书刊阅读上,只有18.28%的大学生选择阅读纸本书刊。这表明纸本阅读显著减少,已不是当前大学生最主流的阅读方式。

2.4 阅读时间

被调查者中,近一年来平均每天进行各类阅读(包括纸本书、电子书、在线文章等)的阅读时间在0~1小时的占35.36%,1~2小时的占40.26%,2小时以上的占24.37%。总体来看,大学生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间并不算多,只有约四分之一的大学生会花2小时以上的时间进行阅读。

在阅读时间安排上,17.35%的大学生会用一段较长的时间进行阅读,32.19%的大学生是利用等人、等车、课间等碎片时间进行阅读,50.46%的大学生既有长时段的阅读,又有碎片时段的阅读。这个统计数据表明高校大学生的阅读时间呈现出碎片化特点。

2.5 阅读数量

调查显示,近一年来有6%的大学生图书阅读量为零,阅读1~4本图书的大学生占54.3%,也就是说约有60%的大学生年阅读量在5本以下,低于2016年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7.86本[1]。年阅读量在5~10本的大学生占22.65%,阅读量在10本以上的只有16.96%,可见,保持高阅读量的学生人数偏少。47.02%的大学生表示近一年来的课外图书阅读量与以前相比增加了,而52.98%的大学生则表示减少了。

通过阅读方式与图书阅读量的交叉分析发现,倾向社交网络阅读方式的大学生,其图书阅读量普遍偏少,其中阅读量在5本以下的约占70%;倾向纸本或电子书刊阅读方式的大学生,阅读量总体相对较高,有约50%的人阅读量在5本及以上,高于平均水平(见表1)。由此可见,过多的社交网络阅读会降低大学生的图书阅读量。同时,在对阅读方式与图书阅读量变化进行交叉分析时发现,倾向社交网络阅读的大学生人群中,表示自己增加了年图书阅读量的人数比例要低于倾向纸本或电子书刊阅读的大学生比例,这进一步表明了社交网络阅读对大学生图书阅读量的影响。

表1 阅读方式与图书阅读量的关系

通过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关注情况与图书阅读量的交叉分析发现,对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不同程度的关注人群中,关注程度越强,其图书阅读量在5本及以上的所占人数比例越高,也即大学生对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关注程度与图书阅读量是正相关的关系,关注程度越高,其图书阅读量越大(见表2)。

表2 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关注程度与图书阅读量的关系

2.6 阅读偏好

大学生表示会去阅读有关“好书推荐”类的推文,其次是开闭馆、新资源等馆情动态(38.68%),读者活动、讲座预告类信息(37.62%);28.61%的大学生表示会去阅读“作品导读”类的文章。从大学生对图书馆线上推文内容的阅读倾向来看,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愿意去关注和阅读图书馆推荐的好书信息,图书馆应着力做好图书推荐工作。

3 社交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对策

3.1 大力借助社交网络开展阅读推广

3.1.1 利用社交网络平台拓展多样化的阅读服务功能

既然社交网络阅读已成为当前大学生主流的阅读方式,高校图书馆就应在大学生的社交网络阅读活动中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使大学生的社交网络阅读更为优质化。高校图书馆应组建社交网络阅读推广团队,综合运用多种社交网络平台开展阅读服务,加强图书馆微信、微博的建设。

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不同平台的强大功能、开放接口、新应用、用户数据信息等,不断扩展图书馆社交网络平台的阅读服务功能[2],吸引更多大学生读者的关注和利用。具体来说,图书馆可通过微信平台为读者提供OPAC查询、借阅信息查询、活动在线报名、在线云阅读等基本的微信阅读服务。同时,还可以结合大学生的兴趣点开发一些社交网络阅读的新应用。例如,重庆大学图书馆开发了互动性的在线阅读交流平台“悦读会”系统[3],基于读者馆藏图书借阅,当一本书被借达到一定次数后,系统自动形成热门悦读会,将借阅此书的读者联系起来。读者根据自己的借阅自动加入热门悦读会,也可以申请加入由馆员人工建立的专题悦读会,具有相同借阅兴趣的读者可以在悦读会空间发布精彩书摘、发布讨论、查看书评等,进行实时交流。

3.1.2 利用社交网络广泛开展各类阅读活动

社交网络为各类阅读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参与、互动和宣传平台,高校图书馆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开展各类线上阅读活动,另一方面要注重借助社交网络的宣传互动优势推动线下活动的顺利进行。除了开展馆藏好书推荐、微书评、美文分享、在线展览等传统线上活动外,图书馆还应尝试开展一些参与性较强的在线阅读活动。例如,西北工业大学图

调查显示,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阅读偏好依然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在各类型课外阅读内容中,经典文学类最受大学生喜欢,近半数(49.27%)学生表示偏爱经典文学,其次是生活实用类(40.93%)、网络文学类(38.15%)、人物传记类(35.1%);历史类(27.42%)、心灵鸡汤类(24.24%)、应用技术类(23.31%)、哲学类(18.01%)也受部分大学生喜欢。

对于图书馆线上推送的信息或文章,66.23%的书馆2017年4月推出“小白大挑战——21天读书签到排位赛”,参与者在活动期间,至少要有21天通过书小白微信后台、QQ群或图书馆现场提交读书作业,包括图片、语音、文字(文字分数由评分组议定),每日赛况更新于QQ群,21天后累计积分排名,优胜者可获得奖励和礼品,活动推出第一天就吸引了大批同学参加。这种任务打卡、抱团阅读的在线阅读方式值得推广。

对于线下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利用社交网络进行前期宣传造势,活动中期及时发布信息、跟踪报道线下活动的进展,活动后期及时发布总结报道,让更多读者了解活动、参与活动。

3.2 挖掘整合有趣、精品的阅读资源

3.2.1 注重阅读资源内容和呈现方式的有趣性

求趣一方面表现为寻找具有趣味性的内容,另一方面表现为寻找具有趣味性的叙述方式或表现手法[4]。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阅读心理需求呈现出求趣、求新、求精的特点,即寻求符合兴趣或具有趣味性的内容、新颖的视角和表现形式、精品内容和资源。面对大学生读者的求趣阅读需求,高校图书馆应注重挖掘有趣的阅读内容,利用有趣的呈现方式,吸引读者在趣味阅读中休闲放松、增长知识。

在推送内容上,要契合大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时事热点、话题、流行文化等元素挖掘相关的馆藏资源进行及时推送,这种推送内容更容易吸引读者的关注和阅读欲望。如可以挖掘作品中精彩有趣的章节或看点先行推送给读者,抓住读者阅读的好奇心,进而引向深读。在展现形式上,不应局限于图文的形式,还可以采用视频、音频、微场景、弹幕等多种方式进行展现,吸引读者的眼球。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发布的“2017年北京大学阅读报告”,运用高频词、云图、弹幕等可视化展示方式,从星座、生肖、性别等多个维度,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北京大学学子的阅读情况,可谓别出心裁,引来校内师生和同行的广泛关注,阅读量高达14000多次。

3.2.2 深挖精品资源,提供精品阅读

面对求精的阅读需求,高校图书馆对于大学生读者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精品资源”。高校图书馆应大力加强精品导读,精品包括精美文章、精彩章节、精品图书等,图书馆可以通过人工整合的方式提炼出著作里的精彩“看点”[2],通过精品导读讲座、海报、社交网络推文等方式向读者推荐,引发读者阅读原著的兴趣。

挖掘、整合优质的内容资源,精中求新。利用新技术手段和社交网络平台揭示给读者,以多样化的展现形式无缝地推送到读者手中,并结合荐读、导读、线上线下活动,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大学生从读网转向读本。提升阅读的品质和图书阅读量,是高校图书馆在社交网络时代发挥其存在价值的有效路径。

3.3 注重开展各种形式的经典阅读推广

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依然最偏爱经典文学类的阅读内容。但是,大学生对社交网络阅读的偏爱和图书阅读量偏低的事实表明,当前社交网络环境下,很多大学生接触和阅读的只是经典读物中的一些片段或内容梗概,是微型的、碎片化的经典。对于经典著作,大学生更愿意通过读图、看影视剧等方式代替对原著文本的研读,这种快餐式的阅读,使大学生往往不能真正全面把握经典著作的主题内涵,使阅读流于形式[5]。所以采取多种途径引导大学生进行原著经典阅读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重中之重,在推广过程中应注重阅读活动的持续性、创新性和趣味性,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3.1 注重持续性

目前,推荐经典必读书目、设立经典阅览室、举办经典诵读大赛、开展经典读书会、开设经典导读课、经典作品话剧表演等是高校图书馆进行经典阅读推广的主要方式,甚至有些图书馆的活动非常多样,大小活动众多,也产生了不错的反响。但是活动的多样性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主题的不连续和特色的不明显。图书馆要使经典阅读推广持续深入地进行,产生较广泛的影响力,就必须注重活动的连续性,打造活动品牌。例如,广州大学图书馆承办广州市属高校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知识竞赛,以经典知识竞赛的方式,让大学生们了解经典、熟读经典作品,从2012年起至今,已成功举办了6届,在广州市属高校中引起了较大反响。因此,策划打造1~2个经典阅读品牌活动,每年定期连续性地举行,应作为图书馆阅读活动运营的重要策略。

3.3.2 注重创新性和趣味性

求趣、求新是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阅读的一个突出特点,图书馆策划经典阅读活动时就要注重活动的创新性和趣味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和参与。武汉大学图书馆2015年4月开发推出了《拯救小布之消失的经典》经典名著在线闯关游戏,以游戏闯关答题和竞赛排名有奖的方式成功吸引了广大学生的参与,截至2015年5月22日游戏结束,全校参与人数930人,总参与人次4000多人次。游戏调查表的数据显示,85.9%的读者表示这种游戏化的线上活动对经典阅读起到了很好的推广作用[6]。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团队要善于学习创新,在学习他馆活动创意的基础上,结合本馆的实际情况,开展学生乐于参加的各类有趣味的经典阅读活动。

3.3.3 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

社交网络为经典的广泛传播提供技术支撑,高校图书馆可利用社交网络实现文字、声音、图画、视频、互动等效果合一的功能,紧跟时事热点,开展形式活泼多样的线上经典好书推荐、导读、线上经典读书会、经典微读等活动,使大学生更多更便捷地了解经典读物,参加经典阅读活动,激发他们阅读经典原著的热情。

除了在线上开展经典阅读推广,高校图书馆还应注重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一些大型的有影响力的活动。北京大学2017年11月推出“阅读马拉松”活动,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十位名师推荐经典读本,带领学子们共同阅读,活动推出后受到师生热烈欢迎,目前已持续进行到了第四期。活动采用线上阅读讨论+线下沙龙的方式展开,线上阅读讨论通过“经典导读”APP进行。读者在“经典导读”APP上获得电子版资源,完成阅读并打卡,在读书过程中参与线上讨论和线下导师讲座沙龙,一本书结束后可进入下一本书,继续马拉松,最后根据阅读完成情况积分排名,获得奖励。此活动通过阅读打卡、问题驱动、名师沙龙、互动讨论等环节,采用线上线下共同推进的方式,引领学生们阅读经典,学会自主阅读。这是一个较为典型的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经典阅读活动的成功案例。

4 结语

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阅读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阅读心理需求也呈现出明显的求趣、求新、求精的特点。高校图书馆要顺应大学生的阅读特点和需求,锐意创新,为大学生整合、揭示优质资源,提供获取资源和服务的便捷渠道,举办各类能激发阅读、深化阅读的活动,从而引导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的品质和数量。

[1]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出炉:2016年人均阅读7.86[EB/OL].(2017-04-18)[2017-09-27].http://book.sina.com.cn/news/whxw/2017-04-18/doc-ifyeimqy2574493.shtml.

[2]吴惠茹.社交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趋势及策略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6(12):71-76.

[3]谷诗卉,杨新涯,许天才.读书会网络化服务模式与实践研究:以重庆大学图书馆“悦读会”系统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7(5):73-78.

[4]邱建玲.大学阅读推广的实践路径:注意力视角[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1):83-87.

[5]秦明玉,庄新霞.阅读时代大学生经典阅读推广途径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3(5):77-80.

[6]武汉大学图书馆.《拯救小布之消失的经典》游戏获奖名单[EB/OL].[2015-05-25].http://apps.lib.whu.edu.cn/news/view.asp?id=3333.

猜你喜欢

图书社交图书馆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图书推荐
社交距离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