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06-15李咏梅

中外医疗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原发性针灸

李咏梅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石油管理局河口中医院康复科,山东东营 257200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也可称为三叉神经痛,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患者在发病时,由于发作时常伴有面肌抽搐,故亦可成为“痛性抽搐”[1]。而患者疼痛的部位主要集中于三叉神经上的某个支或几个支,以第二支和第三支最为常见,疼痛的性质为急骤且剧烈的闪电式疼痛,疼痛部位以舌部、面部和上下颌部为主。针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以往临床多以西药治疗为主,但疗效欠佳,而中医针灸治疗则是近年来临床提出的新方法,有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在三叉神经痛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为验证上述结论,该研究方便选取了该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88例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选取在该院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方便抽取8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的患者,经检查后均符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标准,同时患者均对该次研究知情且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加入该次研究;排除MRI或CT检查显示存在器质性病变、神经纤维功能丧失、合并严重脏器疾病以及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4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0:24,年龄 23~55 岁,平均(41.20±2.33)岁,病程为 3 个月~6 年,平均(3.12±1.21)年;研究组男女比例为 21:23,年龄为 25~57 岁,平均(42.03±2.56)岁,病程为 3 个月~5年,平均(2.86±1.04)年。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口服西药卡马西平 (国药准字H33022271)治疗,初始剂量为 0.1 g/次,2 次/d;于治疗第2日起,每隔一日就增加0.1~0.2 g/次,直至患者疼痛缓解,每日的用药剂量维持为0.4~0.8 g,注意分次服用,若患者疼痛无缓解,则适当调整用药剂量,最高剂量不能超过1.2 g/d,连续治疗1个月。

研究组:给予患者中医针灸治疗,具体方法为:主穴取印堂、神庭、人中、完骨、风池、天柱、外关、合谷;针对第一支痛的患者,加取患侧攒竹、阳白、丝竹空、头临泣:针对第二支痛的患者,加取患侧太阳透下关;对于第三支痛的患者,则取其患侧下关透颊车,地仓透颊车;攒竹穴在眼眶上缘中内1/3交界处向中点触压寻找放射性压痛点,用0.30 mm×25 mm的毫针在该点垂直刺入,小心改变针尖方向,寻找落空感,刺激三叉神经的皮下分支;太阳透下关用0.30 mm×75 mm毫针从太阳穴后约0.5寸处进针,针尖朝向对侧口角,缓慢进针,针下有气感即可,留针期间,不要说话,以免针尖移动,刺伤血管。随后采用0.30 mm×40 mm的毫针,采用泻法针刺其余穴位,以患者出现酸、胀感为度。针刺后留针30 min,1次/d,间隔行针2次,3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月。注意在进针的过程中,掌握进针手法并调整好每个进针部位的深度。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情况,同时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为:疼痛感消失、面部、舌部等部位的感觉恢复正常,随访中并未复发,即为显效;疼痛症状明显改善,面部、舌部等部位的感觉有好转,随访并未复发,疼痛发作时间缩短>50%,即为有效;疼痛症状有轻微缓解但不显著或无缓解,疼痛发作时间较治疗前缩短<20%,即为无效[3]。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之和与总例数的百分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文中的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而显效、有效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分别采用 t检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研究组有1例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对照组则有1例皮疹、2例瘙痒、1例头晕、3例乏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9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χ2=4.95,P=0.03)。

3 讨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无器质性损害的慢性疼痛综合症,患者在发病时,表现为闪电样、烧灼样、触电样以及刀割样或针刺样的剧烈疼痛,疼痛发作时多为阵发式或骤发式,疼痛持续时间大约为15 min或者更长[4]。目前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并无特异性药物或是治疗手段,多以卡马西平止痛药物作为缓解患者疼痛的方法,但据临床实践表明,卡马西平虽然能够起到缓解患者疼痛的作用,但效果并不特别显著,并且药物副反应较多,患者治疗后容易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5]。

在该次的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2.73%)(P<0.05),并且,该研究结果与陈春平[6]所得的研究结果:研究组76例患者,显效34例、有效3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36例患者,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6例(83.33%),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相似。由该结果可表明,相对于传统的西药镇痛治疗,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更显著,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对中医针灸治疗结果进行简要分析:我国中医认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主要属于面痛、颊痛和偏头痛等范畴,其发病机制主要为三阳经络受邪而致,病因则包括外感、内伤,多是以风火两邪为主[7]。其中外因主要是外邪入侵,而头部作为机体阳气交汇处,当卫气不稳定时则易引起风寒或是风热,进而引起疼痛。内因则主要与患者情志相关,情绪波动过大容易导致风火上扰以及静脉痉挛,故而诱发面部疼痛。而中医针灸治疗则具有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等作用,将其应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的治疗中,通过在主穴的基础上,根据气血不足、风邪阻络以及血瘀阻络行辩证取穴治疗。针灸时,根据患者病源部位进行施针,能够起到改善患者血液循环、疏通经络的目的;同时,通过对疼痛的三叉神经进行针刺,还能够有效阻断疼痛或是异常放电的传导,从而起到缓解患者疼痛、达到镇痛的目的。除此之外,该次研究结果也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7%)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91%),前者要明显低于后者(P<0.05),而该研究结果与谢惠玲[8]研究所得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相似。由此可见,中医针灸治疗相对于传统西药卡马西平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应用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同时减少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且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周丽萍,殷沿莹.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65例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10):107-108.

[2]张富德.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运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3):181-182.

[3]刘翠龙.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8):167-168.

[4]沈钦彦.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2):316-317.

[5]欧阳松生.针灸结合理疗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2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17):57.

[6]陈春平.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4):51-52.

[7]刘艳荣.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6,34(4):183-185.

[8]谢惠玲.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138.

猜你喜欢

三叉神经痛原发性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难忍 家庭自灸速缓解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能帮医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器人”在京面世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