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内部审计工作如何为公司贡献价值的思考

2018-06-14金鑫

中国市场 2018年15期
关键词:服务意识内部审计

金鑫

[摘要]首创置业作为国资背景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提出了“打造1000亿价值平台”的宏伟目标,作为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如何开创审计工作的新局面,并有效地为首创置业的目标贡献价值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文章着重分析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如何为公司贡献价值,并提出加强审计价值贡献的一系列优良做法。

[关键词]内部审计;服务意识;贡献价值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5148

習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每一个社会活动的参与者共同努力。首创置业作为国资背景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也更是提出了“打造1000亿价值平台”的宏伟目标。结合到内部审计工作,作为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如何开创审计工作的新局面,并有效地为首创置业的目标贡献价值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考虑。

1转变审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发展成为管理的竞争、业务能力的竞争。企业不仅需要在产品、服务上狠下功夫,也应当在内部管理上取得竞争优势。内部审计机构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枢纽与核心,更应当快速适应新的竞争形势、转变观念,整体审计工作应服务于公司业务的发展与需要。

首先,审计人员对公司业务流程、高发风险等均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与认识。因此,与业务部门相比,在大局观、全面性上,具备着先天优势,可以更全面地关注到制度、流程在执行上存在的不足。我们根据流程执行情况,定期开展的流程优化、制度体系完善工作,也正是基于这一认识。

其次,发现审计问题并不是目的,如果能够以发现的问题为基础,在管理上深入分析成因,力求从根本上解决或规避问题的发生,才能凸显审计工作的价值。而这一点,需要我们强化服务意识,以“来源于业务,服务于业务”为要求,针对发现的不足或缺陷,与业务部门深入沟通、研讨,切忌“拍脑袋”“闭门造车”,这样才能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落地的管理建议,才能真正服务于业务。

例如,随着我们与某一线公司共同开展的合作项目后评价工作不断深入,对联合开发这种新的开发模式有了直观的认识,而这一开发模式也将成为房地产开发行业的新常态。为服务首创置业跨地区、跨平台参股合作项目迅速发展的现实需求,我们快速反应、组织力量针对合作项目的特点,与一线业务部门反复研究,编制了《首创置业参股合作项目管控框架》。

首创置业参股合作项目管控框架

管控框架明确识别141项风险,确定19大管控流程,94项全周期管控事项,成为合作项目在风险识别、管控落地、监督评估等方面的管控工具,有效地服务了公司新业务的快速发展。

2改变审计视角、解决一线需求

在新的形势下,内部审计工作不仅应当着眼于防范风险,更应当有一定的前瞻性。积极调整视角,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视角,到解决一线公司的管理需求,达到提升管理的最终目的。

随着首创置业五年战略的落地,置业开发项目在数量、规模以及开发形式方面,都有了质的变化。天津是首创置业新战略重要的布局城市之一,而天津公司直接、合作管理项目近20个,作为区域项目公司,其内部管控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我们在以前年度的审计工作、风险辨识中也识别出这一点,更进一步通过在天津公司反复开展调研交流中,发掘并培养一线需求,从而明确了“建立一套特色鲜明的、适合天津公司区域管控特征的内控管理工具”这一目标。

2017年,我们与天津公司协作,共同开展了“天津公司内控体系建设项目”,结合天津公司的具体需求,将本项目的具体目标设定为:第一,为天津公司建立一个内控团队,基于此打造天津内控管理平台;第二,为天津内控团队开展工作提供一套“简明实用”的管理工具;第三,辅导天津内控团队开展工作,促进学以致用,并且根据运行中的问题,优化管控体系;第四,促进天津公司内控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

21团队建设,打造平台

为了逐一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建议并促成天津公司抽调各专业骨干人员组成内控小组,一方面为团队贡献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承担各部门联络员的职责。我们从打造团队出发,通过开展多轮次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培训,培养天津公司内控自查的骨干力量。

在工具的编制方面,我们组织内控小组成员深入部门,广泛开展调研,形成天津公司内控管理工具及操作指引。以总部核心BPI管控流程、总部限定性指标、审计高发风险点为基础,本着“简单实用注重实效”的指导思想,形成了天津公司《内控检查管理办法》、《内控检查操作指引》及《内控检查手册》,包括10个业务流程、116个检查点、352个测试步骤。体系通过定规范、定流程、定方法这三个自上而下的层次,力争实现对一线内控工作自顶层设计至实际执行的有效指导和一线风险的过程监控。

22编制工具,培训落地

仅仅有一套工具是不够的,必须靠执行者的有效使用才能发挥其最大功效。鉴于此,我们辅助天津公司内控检查团队进行自查,组织了为期3天的联合办公和2次辅导,并复核其工作成果,帮助内控小组快速上手,并根据使用情况进一步提升工具的可操作性,实现一线管控体系的快速调整,最终为保障公司运营效率服务。

23促进长效机制的建立

为有效促进一线内控体系的不断迭代更新和持续运作,我们也向天津公司建议根据公司战略、内外部经营环境、新业务开展以及风险的变化,及时更新内控检查体系。与此同时,也应适时推进内控工作与绩效体系结合、赏罚分明,一方面提升人员积极性与参与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建立良性的企业内控文化,最终实现一线内控体系的长效运作。

项目成果交付后,天津公司总经理给予高度评价:“这是一次风控意识上的自我突破,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型,为天津公司未来跨越发展凝聚了强大势能和后劲。”

3创新审计方式,应对新的情况

近年来,随着首创置业的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财务信息系统、采购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等陆续投入使用,并逐渐取代了原先的手工操作。信息系统条件下,审计方法、工具的使用成为内部审计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一方面,要对信息系统的内部逻辑有所了解,从而适应性地调整审计方式,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实质性工作的数量。另一方面,也不能迷信系统控制。

例如,在某次针对线上采购开展审计工作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采购系统会自动为投标候选人报价排序,从而在结果上保证选取最低价格。但是,我们关注到个别例外事项,即系统虽然自动完成了排序,但并未直接选定中标方。经向业务、技术人员进一步了解,在最终定标环节上为了避免个别投标人价格过低、恶意中标,需人工确定中标人。如果我们不加判断地信赖系统,那么这一问题可能就不会被注意到,从而遗漏了重大风险。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的建议是,可以保留人工环节,但系统应该自动对人工未选定最低价未中标方的情况,进行例外事项记录,操作人员应当进行备注说明,否则无法进入后续环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内部审计工作做到积极创新、强化服务意识,积极适应发展新阶段;调整审计视角,真正解决一线的现实需求;创新审计工具,用好信息技术,但又不形成依赖,只有这样,审计工作才能匹配新形势、新公司战略的需要。最终我们要做到既懂业务又能服务业务,更能实事求是、客观正确地对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力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发展中的服务、保障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钟楚璞浅析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4(39).

[2]华伟玉浅析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2014(49).

猜你喜欢

服务意识内部审计
关于加强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问题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