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运用分析

2018-06-14王仁权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频超声痛风性关节炎临床应用

王仁权

【摘要】 目的:对痛风性关节炎(gout arthritis,GA)在高频超声下的影像学表现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5月-2017年

5月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与非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各60例,分为GA组与非GA组,观察与分析两组患者的超声诊断特点。结果:GA组患者在高频超声检查中,双轨征、痛风石、肌腱内点团状强回声及暴风雪样征等指标的发生率均大于非G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10.715、10.568、4.571、19.174,P<0.05);GA组与非GA组的血流、关节腔积液、软组织水肿及滑膜增生等指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急性期GA组患者的血流发生率明显高于慢性患者,而痛风石、肌腱内点团状强回声指标阳性率明显小于慢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12.338、13.920、4.642,P<0.05)。结论:高频超声下的痛风性关节炎的部分征象具有特异性,高频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高频超声; 痛风性关节炎; 临床应用

doi:10.14033/j.cnki.cfmr.2018.3.0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3-0079-03

痛风是指长期的嘌呤代谢紊乱引起过多尿酸盐在体内沉积所造成的一类组织损伤性疾病[1-3]。本次研究120例痛风性关节炎(gout arthritis,GA)与非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受累关节进行高频超声系统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对痛风性关节炎的特征性表现进行总结,分析在对痛风性关节炎应用高频超声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资料来源于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与非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共120例,纳入标准:(1)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的痛风诊断标准;患者有至少一个关节曾患急性痛风发作;实验室检查中血清尿酸浓度有所增高,其中男性>420 μmol/L,女性绝经前>350 μmol/L,绝经后>420 μmol/L。(2)非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有至少一个关节曾患关节炎;确诊无痛风性关节炎。全部患者均依据《肌骨关节系统超声检查规范》进行系统检查[4]。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根据有无痛风分为GA组与非GA组,各60例。GA组中,男49例,女11例;平均年齡(47.2±2.4)岁;包括33例类风湿关节炎,15例骨关节炎,12例其他关节炎。非GA组中,男4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5.3±3.4)岁;包括31例类风湿关节炎,16例骨关节炎,13例其他关节炎。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检查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8~12 MHz。调节检查模式为骨骼肌肉检查模式,彩色多普勒选用低速血流,增益调至最大而不产生噪音信号。受试者取坐位,其中检查膝关节者屈膝90°,并保持大腿与地面平行,检查第一跖趾关节及踝关节者将双足平踩在检查台上,检查肘关节者其肘部屈曲90°,然后平放在检查台上。全面扫查受累关节的前方、后方、内外侧面,对其囊内、关节软骨、骨及关节周围肌腱的影像学表现进行观察,关节滑膜及周围滑囊区的血流特点进行观察,所有检查均由具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超声医师完成,且通过协商取得一致意见。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关节受累情况、高频超声表现,以及GA组中急性与慢性期患者的高频超声表现。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关节受累情况

GA组共92个受累关节,其中膝关节24(26.09%)个,踝关节21个(22.83%),跖趾关节29个(31.52%),跖趾关节是受累最多的关节,腕关节9个(9.78%),手关节4个(4.35%),肩关节3个(3.26%),肘关节2个(2.17%)。GA组中43个急性发作期关节,49个慢性期。

非GA组共检查86个受累关节,其中手关节22个(25.58%),腕关节18个(20.93%),膝关节19个(22.09%),踝关节15个(17.44%),肩关节6个(6.98%),肘关节3个(3.49%),跖趾关节3个(3.49%)。

2.2 两组患者高频超声表现对比

GA组患者的痛风石、双轨征、肌腱内点团状强回声、暴风雪样征等指标的发生率均大于非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A组患者各超声表现如下:(1)痛风石。表现为不规则的混合性软组织包块,通常位于关节周围软组织内,内部可能为低回声团,或后伴声影的高回声团,膝关节与第一跖趾关节最为常见。(2)关节软骨表面的“双轨征”。表现为有一条在关节软骨表面与关节骨皮质平行的线样强回声,最常见于膝关节股骨髁。(3)关节内点状强回声和关节积液“暴风雪样”回声。其关节渗出液通常无回声,但发生痛风时,关节积液内集聚尿酸盐,从而表现为漂浮状点状强回声,呈“暴风雪”样改变,若尿酸盐集聚加重,则表现为关节内点状强回声。(4)肌腱内部点、团状强回声。在髌韧带两端肌腱周围、股四头肌腱髌骨附着部等较为常见。另外,两组患者的血流、关节腔积液、软组织水肿及滑膜增生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流即高频超声下表现为增生的滑膜内出现血流信号;滑膜增生即关节周围的滑膜增厚、毛糙;关节腔积液表现为关节间隙扩张,关节内可无回声或见规则和不规则低回声区,可移动,可被压缩,不伴有多普勒能量信号;软组织水肿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呈丰富程度不同的点状或条状彩色血流束,见表1。

猜你喜欢

高频超声痛风性关节炎临床应用
高频超声诊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
高频超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加味四妙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微信在痛风性关节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浅析涌泉穴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