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力机制视角下的红色旅游经济发展及转型探析

2018-06-14龚娜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推动力红色旅游动力

龚娜

通过对近几年红色旅游文献的研究总结,本文以动力机制的视角为基础,从微观角度出发,进一步归纳动力模型得出红色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种动力,即推力、引力、支持力三大推动力因素,并尝试性提出红色旅游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性的应对策略。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革命圣地旅游”等概念提出,红色旅游一词顺应而生。自此之后,红色旅游在政策支持下迅速发展并与其他旅游主题方式成为了国内旅游业的关注热点。红色旅游发展以来,不仅受到了各级政府和旅游行业的广泛关注,也因为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在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笔者在Google Scholar对红色旅游检索相关学术文章,至2005年至今,显示由50 000篇相关于红色旅游学术文献,国内学者根据政策的解读,从不同角度分析红色旅游的发展开发,其中,余凤龙等、龚志强等、曹新向等、毕剑、刘明洋从红色旅游开发与策略论述相关观点;庄东泉、阎友宾等、刘桂兰探讨了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政策。但这一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学者主要是以政策解读与理论性探索为主,相对于实践性方面来说,远远不如现今旅游发展热点,如扶贫旅游、乡村旅游、遗产旅游等的实际运用性强。

纵观上述研究,对红色旅游可持续研究来说,尤其是从动力机制方面研究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几乎没有,因此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

二、红色旅游动力机制

(一)红色旅游动力机制系统

MacCannell在1976出版的《旅游者:休闲阶层新理论》中,就提出旅游吸引物系统由旅游者、风景、标志物三个部分组成。Leiper在此基础上结合Gunn对“旅游核心物”概念的提出,进一步升华了旅游吸引物理论,认为对旅游者的吸引系统是由旅游者、核心元素、标志物三个部分组成。在整个对旅游吸引系统中,重视了人也就是旅游者、旅游吸引物以及标志物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看到一个旅游动力发展的雏形。彭华在国内外对整个旅游吸引系统以及对旅游发展动力方面的研究中,总结并提出旅游的发展动力系统,他认为旅游动力机制是以旅游需求为推动力,以旅游发展环境为支撑系统,同时结合旅游目的地为吸引力互相协作互动的一个循环系统。在这整个旅游动力机制系统中,形成了一个对整体旅游动力的一个规范化总结定义。而红色旅游作为一项独特的旅游活动,具有多样化的特征,首先红色旅游体现了旅游形式的大同,即它具有一切旅游活动的属性:发展经济,提供消费,促进交流;其次它又含有其特定的不同,政治目的的传播与历史意义的严肃性。因此,红色旅游的发展是由很多动力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结果,根据不同动力因素对红色旅游的作用效果进行归纳总结,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笔者进一步归结红色旅游发展的三种动力为推力、引力、支持力。

(二)红色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系统

1.红色旅游背景下的推力

红色旅游的推力是主要驱动了旅游需求和供给的出现,并且联合其他系统一起从根本上推动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它主要是由政治推动力、经济发展推动力和市场需求推动力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第一,政治推动力。政治动力学系统其主要推动力是政府,而政府就是作为其政治功能的体现,政府对红色旅游的推动可以引领消费者,增加红色旅游的需求量。首先,政府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变革休假制度,从而对消费者的休闲时间产生作用,再进一步影响他们对旅游的需求情况。其次,政府对红色旅游的市场推广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以政府为背景的支撑力下,大大扩大了对红色旅游在整个旅游形式中的影响范围,增加红色旅游的优势程度,进一步刺激了红色旅游需求的提升。

第二,经济推动力。经济的发展是进一步推动红色旅游发展的有利推动力。经济发展是决定其他事物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经济推动系统其主要推动力是企业与政府,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贯彻执行以来,国家与各级政府从政策上指导贯彻,从经济上大力投入,同时相关旅游企业在政府招商引资下进入红色旅游地区,使红色旅游地区经济迅速发展,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提高了红色旅游地的就业与生活水平。

第三,市场需求推动力。在整个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下,只有刺激旅游者对旅游的需求增长,才是旅游得以开展下去的最初推动力。由于物质生活水平,也就是收入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逐渐发展起来,进而增大了红色旅游市场需求,推动了红色旅游的持续发展。而红色旅游市场需求的推动力则是由文化、社区两方面来体现。

2.红色旅游背景下的吸引力

红色旅游的吸引力是红色旅游进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引起人们产生旅游动机,进行旅游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旅游地提供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的基本条件。红色旅游的吸引力指的是,除了旅游資源之外,还有旅游地区联合当地政府根据本地旅游资源文化特点,打造的一系列符合旅游者需求的目的地产品旅游产品。

3.红色旅游背景下的支持力

红色旅游的支持力能够很好地辅助红色旅游的发展,而且对红色旅游的供给情况也能够起到很大的影响,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红色旅游活动的质量。红色旅游支持系统主要体现在政策法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环境保障四个部分。

政府的政策法规能够很好地支持红色旅游的持续发展,政府通过建立有益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机制,并进行产业扶持和完善相关的法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旅游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当地的红色旅游进行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它对当地红色旅游的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尤其是对于旅游来说,最基础的条件就是交通设施的完善,近几年来全国大力投入交通设施的建设,截至2015年,已经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省份有北京、天津、上海、河南、江西、福建、广东、江苏、贵州。另外,辽宁也实现了陆地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

当然,对于以上所分析的因素而言,这里主要关注的是关键因素,也就是推动与吸力因素下的供求关系。在整个动力系统中,笔者认为在红色旅游的发展中,整个供求关系必须结合其支持力形成相应的“推—拉”动力循环体系,互相作用,缺一不可。

总之,红色旅游的发展,要在现代化整个旅游市场经济中保持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就必须在推拉模式的平衡作用力下结合政府支持发展。

三、转型启示

(一)构建供求平衡“推—拉”模式

随着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政府应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等措施,不断扩大红色旅游文化影响力,满足市场需求。红色旅游地相关的旅游地或企业将自身的资源放到更大的范围中,进行重新整合,加大自身红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根据不同革命老区资源建立独特优势,促使整个市场需求增加,人均收入增加的基础上,把原来的个体资源变成了大家庭中的一员,从而有利于“大资源”的共同开发,减少由于盲目竞争造成的资源浪费,实现红色旅游市场的供求平衡,从而推动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旅游企业为辅的支撑平台

红色旅游的特殊含义的历史背景,使政府在其发展中起到关键的推动力量,从而保证其有效运行。在政府和旅游企业支持的背景下,联系网络媒体文化,加强整个对红色旅游的宣传效应,结合现在最新的VR技术以及全球化互联网的4D体验效应,增强中国特色红色旅游旅游推广宣传,达到人、景、物以及虚拟模式的结合,发展国际化模式的红色旅游宣传模式。政府主导宣传支持红色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自然资源、民族风情,当地社区居民参与管理共生,是实现红色旅游开发与其他相关旅游资源发展的重要保证。平衡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在政府的引导下,构建利益分享机制,充分调动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增加经济收益,同时,听取专家学者和当地居民的建议,在发展旅游开发过程中及时接受他们信息的反馈,不断调整下发展一个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规划。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与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推动力红色旅游动力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张家口市下花园区人大常委会 注重人大决议推动力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红色旅游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点尝试
开展红色旅游业务 提升老人生活品质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