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孩子走近历史

2018-06-13宋学明李新华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3期
关键词:教学培养初中历史

宋学明 李新华

摘 要:为了保证初中阶段历史科目的教学效果,应认识到历史课程对于初中生成长的重要性,并能结合初中历史科目特点以及学生学习心里特点,制定科学的历史科目教学方案。本文就如何让孩子更好的走进历史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培养

历史这门学科中含有大量的历史真实故事,学生在学习了这些知识之后就能了解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且在学生了解到相应的历史知识之后,也能将自己的行为和历史记载中的圣贤相对比,达到见贤思齐的效果,因此学生在学习历史科目的时候也能更好的培养自身品德,让学生更好的成长,这也需要历史教师以多种形式强化历史科目的教学效果。

1做好历史科目课程开始前的导入工作

历史科目教学中往往会包含较多的历史知识,并且其中大部分的知识较为严肃,这也影响了学生对于历史科目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开始前导课也就成了提升历史科目教学质量的关键。需要历史科目教师能根据相应的导课方式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到课程当中,使学生学习到更多历史知识。

1.1以故事为载体的导课模式

有趣或者神奇的故事本身就带有难以估量的吸引力,而在历史的长河中,神奇、有趣的故事不胜枚举,在教师开展历史科目教之前如果能以和课程内容相关,并且有趣的故事作为导课内容,那么就能自然而言的吸引到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后续的课程知识。在以故事为导课内容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对于故事的处理,要能根据初中生其心理特点对故事进行文学加工,让故事更具吸引力。但同时也不能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而对进行篡改,否則就会对学生产生误导的影响。

比如在使用人教版本的初中历史教材进行《西方文明之源》章节教学的时候,教师在正式开始课程内容教学之前,可以选择西方文明当中一些有趣的人物或者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作为导课内容。通过生动的讲解让学生对相应的人物或者事件产生好奇心。在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教师也就能顺利的进入课程主要内容讲解环,而学生也能因为有高度的注意力而更扎实的记住历史课程内容。

1.2以诗词为载体的导课

历来诗词的创作都和历史环境背景有较大关系,而从诗歌的词句之间也能感受到当时的社会状况,因此诗歌不仅具有优美的韵律,同时也能反映出当时的历史环境。如果能将诗歌作为导课的主体,那么不仅能让学生丰富历史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诗词韵律方面素养得到提升。另外,在以诗词作导课载体的时候也能开展丰富的活动,实现教学引导和活跃课堂两方面的共同发展。

比如在使用人教版本的初中历史教材进行中国古代历史方面知识教学的时候就可以从大量的历史中选择合适的诗歌。如杜甫所作的《忆昔》就能反映出历史上唐朝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景象。另外,在具体讲解某一个朝代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组织相应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寻找能反应那一朝代历史的诗歌,并在历史课程开始前诵读,这样在让学生主动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能活跃历史课堂氛围。

1.3以歌谣为载体的导课

历史课程中的一些内容比较严肃,如果能在制定导课内容的时候采用一些有趣、轻松的内容,那么反倒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歌谣就是一种集合了历史内容和趣味性的导课内容。民间的歌谣往往能反应出一定时间段内历史发展情况以及人民的意愿,是珍贵的历史素材,并且歌谣之所以能广为传唱,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往往带有极强的韵律,朗朗上口。当在正式开放课程内容讲解之前的导课中运用了歌谣之后,能让学生快速的记住歌谣内容,并由于歌谣的趣味性、生动性而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历史课堂氛围。另外,在导课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能让学生参与进来,而歌谣恰恰符合这一特点,可以让班级中的学生共同齐唱歌谣,让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影响,创造更好的导课效果。

比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投有机器也造火车头”等歌谣就显示出了大跃进时期的特点,并且这些歌谣会让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产生良好的兴趣。

2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2.1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不断丰富,并且由于其可以集声音、图片、音频等为一体,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历史知识由于其比较久远并且与现代的生活方式有所差别,所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参与到整个课堂活动中。如《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课,就可以搜集一些影像资料或者是图片等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开国大典之时我国人民的激动与兴奋,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完成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利用教材插图增强知识的直观性

教材插图作为一种重要的、极富表现力和趣味性的资源在初中历史的教材中有很大的比例,这也是初中历史教材的特点之一,并且我国的教学改革,也越来越重视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所以初中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的过程之中要充分地利用这些插图,尤其是一些诙谐的但是极具内涵的历史漫画组织教学活动。

3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初中学生经过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已经可以独立地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有所思考,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要有所肯定,不能一味地否定学生的问题,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当然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必须在教学之前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情况还有心理的变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们之间开展讨论去解决问题,既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对于培养学生交流组织能力非常有利。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革命纪念馆,感受革命纪念馆的革命氛围和先烈们的为国牺牲的精神,用事实事迹去感染每一个学生。

4结束语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不仅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也为以后历史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和有趣生动的导课呈献给学生一个生动的、直观的、形象的、充满乐趣的历史学习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陈海军.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2016(4):144-144.

[2]程俊平.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合理运用研究[J].学周刊,2016,26(26):47-48.

[3]沈莉芳.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启迪:教育教学版,2016(12):25-26.

[4]王金莹.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4):46-48.

猜你喜欢

教学培养初中历史
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的培养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新历史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