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镜联合治疗复杂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8-06-13孔祥旭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孔祥旭

【摘要】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治疗复杂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外科住院部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复杂结直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结肠镜手术治疗,试验组实施双镜联合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统计学意义(t=4.645、4.575、4.663、4.645,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20%,但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2.057,P>0.05)。结论:复杂结直肠息肉患者接受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整体效果较为理想,可作为患者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双镜联合手术; 复杂结直肠息肉; 临床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8.4.0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4-0143-03

复杂结直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结肠癌前病变类型,患者癌症发生率降低的核心在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大部分复杂结直肠息肉患者可在结直肠镜检查过程中确诊,并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然而,少数患者病灶组织较为复杂、特殊,因而手术切除的几率较低,如果强行切除则会诱发肠瘘、肠穿孔等并发症问题。本研究对双镜联合治疗复杂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外科住院部2010年

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复杂结直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息肉直径在3.0 cm以上;(2)患者及其家属对于临床研究过程完全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3)报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哺乳期或是妊娠期女性;(2)明确的手术禁忌证患者;(3)并发肺、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4)临床资料不全或是无法完成医学研究的患者。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5~78岁,平均(57.2±20.3)岁,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结肠镜手术治疗,具体如下:首先实施结肠镜检查,确定结直肠息肉位置和病变性质。在结肠镜辅助下手术切除结直肠息肉。对结肠镜视野进行适当调整,保证结直肠息肉完全暴露。同时,由于复杂性结直肠息肉病灶较为复杂,需要准确确定病变的范围、息肉大小和周围组织情况,如有需要可实施染色处理。手术完成首使用止血夹止血。

试验组实施双镜联合手术治疗,具体如下:患者以截石位实施气管插管全麻,选择脐部下方建立CO2气腹,控制气腹压力在12~14 mm Hg,通过Trocar对患者腹腔进行探查,如果检查过程中术野不清晰,则实施纤维结肠镜辅助检查。从肛门轻轻插入纤维结肠镜,观察到肠腔后停止,可适当注气。对息肉的性质和位置进行观察,并将息肉组织切除。对于乙状结肠和横结肠中部息肉的患者,其手术视野相对较差,可实施常规游离,在腹部相应位置打开3~4 cm的手术切口,提出肠管,通过钛夹对息肉的位置进行标注,切除相应的肠管,缝合肠管圈层对端,逐层关闭腹腔。两组观察对象均于术后实施息肉组织病理检查,术后24~48 h内留置腹腔引流管,常规实施抗感染和补液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手术指标,以及肠道出血、肠梗阻、肠穿刺和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情况

试验组复杂结直肠息肉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2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复杂结直肠息肉是一种肠黏膜附着的赘生物,也是肠道系统临床常见良性肿瘤疾病,直肠和结肠为该疾病的高发部位。结直肠息肉患者因其发病部位特殊,因而息肉情况较为复杂,非内镜下手术切除治疗的难度较大,所以,结直肠息肉是造成结直肠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3]。在复杂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息肉较小或是良性息肉的患者,通常可实施单纯结肠镜检查和切除治疗,从而保证理想的治疗效果[4-6]。然而,对于处于多发、广基位置或是体积较大的息肉患者,其治疗的复杂性较高,较难实现结肠镜下切除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7-9]。结肠镜下切除复杂性息肉或是位置复杂的息肉,容易诱发肠穿孔问题。患者接受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治疗时,首先使用腹腔镜对息肉情况进行检查,随后使用结肠镜切除复杂性结肠息肉,一旦患者出现肠道出血或肠穿孔现象,则需要实施创面缝合止血术或腹腔镜行穿孔修补术治疗[10-12]。

尽管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优势较为明显,但是,在患者临床检查过程中,受到息肉范围、性质、大小和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手术可能会出现盲目性。利用结肠镜观察则能够准确判断息肉的情况,从而保证手术切除的彻底性。双镜联合手术技术能够在手术过程中通过结肠镜观察确认复杂性结直肠息肉的具体位置,通过腹腔镜的观察和指导,切除少量的肠壁,并将病灶组织彻底清除,保证治疗的有效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3-15]。

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试验组复杂结直肠息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2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2.057,P>0.05)。

综上所述,复杂结直肠息肉患者接受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整体效果较为理想,且患者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术中出血量较小,术后恢复速度较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患者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锐,范渊,吴海龙,等.探讨腹腔镜与结肠镜双镜联合对困难性结直肠息肉治疗的疗效[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0):1323-1324.

[2]贺长林,杨康,李鸿,等.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2,19(1):107-109.

[3]黄凯斌,郭春华,朱畅,等.免打结线在双镜联合治疗结直肠息肉中的应用[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2016,9(5):285-286.

[4]王江华,吴黎明,刘小波,等.Quill免打結缝合线与薇乔线在腹腔镜下胆总管连续缝合的应用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6):503-505.

[5]郑民华,马君俊.腹腔镜右半结肠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J/OL].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8(1):1-3.

[6]孙国钢,宋新江.腹腔镜与肠镜双镜联合治疗结直肠巨大息肉效果分析及对肠道功能的影响[J].浙江创伤外科,2016,21(2):289-290.

[7]司令.内镜下结直肠巨大息肉切除术出血的防治措施[J].浙江创伤外科,2014,19(5):836-837.

[8]黄永德,张志太,肖淑琼,等.经内镜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切治疗结直肠巨大息肉的临床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4,42(1):20-22.

[9]刘宇虎,陈桂权,张志坚,等.经内镜微创电切治疗122例结直肠巨大息肉[J].广东医学,2012,33(22):3428-3430.

[10]陈合群,晁志涛,蔺正印.结直肠息肉采用腹腔镜、结肠镜联合治疗对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5,17(10):1068-1072.

[11]雷晓东,利民,邱培才,等.结肠镜、腹腔镜双镜联合治疗结直肠困难息肉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7):980-981.

[12]张津铭,徐洪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巨大息肉的应用现状[J/OL].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3,19(5):243-245.

[13]刘志成,何亮,王大广,等.结肠镜、腹腔镜、肛门内镜联合治疗结直肠多发息肉6例[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2):150-151.

[14]刁磊.103例不同年龄组结直肠息肉的临床和病理特征[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4):30-31.

[15]刘靖正,钟芸诗,周平红,等.内镜下应用尼龙绳结扎、切除治疗结肠大息肉[J/OL].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4,20(6):59-61.

(收稿日期:2017-07-04)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