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

2018-06-13张春艳

中国市场 2018年16期
关键词:库存管理采购

张春艳

[摘 要]文章简单阐述降低企业成本的原则,提出在采购、生产、库存管理、销售、产品创新等全过程各阶段降低成本的途径,以加强企业对成本降低重要性的认知,最终使企业达到提高收益、利润最大化的目標。

[关键词]成本降低;采购;库存管理;边际创新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6.097

企业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消耗必要的原材料和一些辅助生产材料,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人力、物力的消耗使得当前企业面临着成本高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多投入、少产出、资源造成浪费等。这样的局势使得很多企业的利润大幅度地缩水,无法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从而导致濒临破产的状况,最终退出了市场。降低成本已经成为企业赚取利润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企业只有通过一系列对人力、物力等合理的控制措施,从而降低产品成本,才能降低产成品的价格,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市场份额,发展成为行业的翘楚。

1 降低企业成本的原则

企业若是想在降低成本方面保持长期的成功,就要遵循关于降低企业成本的一些原则。这些原则包括:经济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管理者重视与员工共同参与的原则、权责相结合原则。

经济原则:实行成本降低方案而发生的费用不应超过未实行方案前而多消耗的成本费用。

因地制宜原则:成本降低的途径因根据每个企业、每个部门或岗位的性质不同而分别采取的,做到有针对性,并不是完全照搬其他人的方法。

管理者重视与员工共同参与的原则:对于成本降低,不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负有一定的责任,或大或小。只有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为一致的目标奋斗才能完成。

权责相结合原则:管理层应按照每个部门所控制的范围大小以及重要性程度赋予一定的权力,并且每个部门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2 成本降低的途径

2.1 从采购过程中降低成本

(1)保持采购员与供应商的对立立场。采购员是最前线的战士,也是最容易被攻破的。虽然市场经济是只无形的手,可是也有失灵的时候,最典型的表现为“采购黑洞”。“采购黑洞”对于企业的伤害可谓是较大的,如果采购员与供应商同流合污,那么企业的利润就不能保证了。采购员的不正常的收入,会使其他员工对自己辛苦的劳作产生怀疑,并且会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一个成熟的企业,必定是让采购员与供应商保持对立的立场,杜绝一切工作外的接触,做到“阳光采购”。

(2)向供应商索取利润。在企业的产成品中,许多企业的原材料占到企业成本的60%~70%,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无非是利益之间的互相博弈,而这种博弈的结果影响着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作与交流。这里说的“向供应商索取利润”并不是一味地向供应商压榨,而是凭借自身数量庞大的订货量,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向供应商争取拿到比竞争者更优惠的进价,与供应商谋求共赢。而供应商的开发选择也是一大要事。优秀的供应商能够为企业降低成本,赚取利润,合作共赢;而不合适的供应商不仅在成本上给企业增加负担,也可能为企业带来负面效应。如何在等级参差不齐的供应商中,选择出最适合企业的供应商,这就要靠采购部门的“火眼金睛”了。

2.2 从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

(1)降低材料消耗定额。首先,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结合自身的生产技术,需要先编制生产预算,计算出单位产品所需的材料消耗定额;然后再根据生产所需的材料总量领用原材料。这时候,就需要严格把控原材料的限额领用,分配领用,可以使用限额领料单来辅助监督原材料的领用状况。最后,对产成品的实际材料消耗要进行核算,若超出既定范围,则要寻找超支的原因,进行深刻检讨;而对于节约的现象,则要提出表扬,做到奖惩分明。通过制订计划,严格把关,不仅可以督促生产部门科学地进行生产,还能有效地降低原材料使用的铺张浪费。

(2)高质量,低成本。一般来说,高质量和低成本就像是天平的两端,很难做到平衡。而高质量的产品,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救命稻草,因此,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是必须要有足够的成本消耗。如果企业只追求低成本,而忽略质量,造成消费者的不满意,企业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弥补低质量所带来的客源流失、消费者的不满。由此可知,真正增加成本的是那些低劣、不合格的废品。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必要的成本消耗用于刀刃上,提高产品质量,那便可以将“高质量,低成本”的天平尽可能平衡。高质量意味着低废品率。通过废品的减少,提高产品合格率,减少废品造成的损失,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由此看来,质量成本管理是企业必要的成本控制手段,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从而降低成本,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2.3 从库存管理中降低成本

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是十分关键的,而如今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尤其快,库存商品也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企业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库存的竞争,减少库存甚至是零库存,成为企业必须正视并解决的问题之一。只要能够有效地进行库存管理,降低运营成本从而提高利润,那么企业就能够处在主动位置,长期发展下去。而所谓的“零库存”,并不是说仓库内的产品要清空,或从外部采购的库存材料都要被领用;而是在能保证供应的前提下,库存的产成品越少越好,能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原材料的库存越少越好。根据库存管理的要求,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生产能力,进行订单式生产,即在自己的生产能力范围内接受订单。这样订单式生产的方式,不仅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防止盲目生产而导致的产品滞销;还可以合理地采购原材料数量,避免了占用资金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并且还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准时交货,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誉,形成扩大生产的良性循环。

2.4 发挥行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行销人员对市场交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典型的就体现在交易成本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行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维护与老顾客之间的良好关系,提高顾客忠诚度,稳定客源,从而降低行销成本。一些成功的企业用自身的实例证明了,维护好20%的老顾客与企业降低10%的成本,对企业有相同效益影响。所以,发挥行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稳定客源,也是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之一。

2.5 从产品的边际创新中降低成本

创新,是亘古不变的生存法则,是企业降低成本的源泉。技术的进步和产品的创新往往会使企业大幅度地降低成本。边际创新,是指在企业原有资源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边际性的突破和改进。面对一项全新的产品,消费者表现出的第一反应是排斥,迅速适应并接受新产品的消费者也只是少数,大多数的消费者还需要时间来适应,而这过程可能是比较漫长的。因此,企业在创新的时候要把握尺度,理性地跟随市场的变化潮流,在企业既有资源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突破性的创新与改造。

3 结 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成本降低的途径也会逐渐增多并且随之变化。只要企业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降低途径,那么企业想要赚取更多的利润也不是难事,并且还能在实现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同时,促进国民经济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柳耀文.浅谈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如何降低成本[J].经济研究导刊,2008(1):88-90.

[2]刘学贽.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五靠”途径[J].现代企业,2015(12):11-12.

[3]聂虹.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研究[J].老区建设,2016(14):30-32.

[4]王静.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现代经济信息,2016(19):147-148.

猜你喜欢

库存管理采购
企业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汽车售后备件物流服务体系研究
规范+精益 采购出效益
加强采购监督审计探析
现阶段土地一级开发模式的探索
浅析用友T3中采购的相关业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