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习题设计的思考

2018-06-12陈松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4期
关键词:数学能力学习兴趣

陈松

【内容摘要】数学习题是对课堂教学重点知识的强化巩固、教学难点的深化理解、教学目标的更高提升,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常规性训练,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主要形式。因而教师要改变观念,要把学生从过多重复、机械性习题中彻底解放出来;让学生能够从习题中探究创新、体验快乐,真正能让学生的知识在习题中得以提升,技能在操作中掌握,思维在过程中发展。本文,笔者从学生层面和习题层面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学习兴趣 数学能力 学习信心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观都有了质的飞越。在实施有效备课与上课的实践中,许多学校与教师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但在习题设计方面,我们许多教师往往过多地依赖教科书、课外补充练习,热衷于题典优化集,对习题的设计不具有针对性。其实数学习题是对课堂教学重点知识的强化巩固、教学难点的深化理解、教学目标的更高提升,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实践活动,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形式。如果习题设计不具有针对性、层次性,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制约了学习思维的灵活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能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教学原则来设计出具有乐趣性、游戏性、可操作性和实践创新性的数学习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引起我们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我认为中学数学的习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原则来入手设计。

一、抓住学生的游戏性和趣味性特点,培养学习的兴趣

2011年版《义务教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习题,就要使习题设计彻底摆脱机械重复性、枯燥乏味性、繁琐无挑战性的陈规。习题题型设计要做到趣味化、灵活化、生活化和创新化。通过各种方式,把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丰富、技能训练和思维发展寓于兴趣之中。

比如:在七年级下册数学《确定与不确定》一节时,我设计了让学生投飞镖的游戏。通过让学生投飞镖活动,不仅把学生对已有的可能性知识回忆、勾勒起来,为新课的教学作下了很好的铺垫,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再比如设计摸球等数学活动。

让中学生在具有乐趣的情境里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改变了原有数学题的枯燥与乏味,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从日常习惯中培养起来的,我们数学教师要学会做有心人,要积极主动地去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良好兴趣。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景,培养学生感悟数学的能力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紧密联系生活的数学问题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同样如此,中学生的习题设计也应能够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

例如:在七年级数学活动《设计形象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形象图,再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或生活中的情景来设计不同的形象图,最后让学生进行作品展示,集体评析每位设计师设计时运用了哪些基本的几何图形,或是選择了生活中的哪些物体或场景。

这样的巧妙设计把“几何图形”、“生活事物”与“学生审美”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中去感悟生活美与数学美之间的和谐关系。不仅会让学生感到数学中有生活、生活中有数学,又会让学生感到有趣、新鲜。

生活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因而学生的习题设计要有源可寻、有根可究,这样的习题学生才会乐于思考、乐于完成,从而达到感悟数学知识。

三、把握学生的不同能力层次,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俗话说:“人的五个手指头伸出来都有长短”,当然每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会有差异的。因而学生的习题要进行分层设计。我们针对学生差异,将习题设计成难易有别的基础巩固题、综合理解题和能力提升题三个层次,这样的设计并非为学生的能力划分等级,同样可以面对全体学生。为学生提供充满趣味的、形式多样的“自选超市”式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类别。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就可以完成基础巩固题并选做综合理解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做难度较大的能力提升练习。这样的练习设计能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坡度、不同量化的习题练习,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在教学《平方差公式》时,我设计的习题:(1):计算992-982;(2):(x-y)2-( x+y)2;(3) :(2a+b)2-(3a-b)2+5a(a-b),其中a=110,b=12。

以上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要求完成。学困生和中等学生要求完成基础巩固和综合理解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则要完成能力探究题。习题的分层布置,既能培养优秀学生,也能照顾到中、下等生,体现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关注习题设计的可创新性,能让学生展开想象和创新的翅膀,把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呈现出来,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知识运用也更灵活,更有创意,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才能。

设计数学习题,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创新。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科学、有效的数学习题。让数学习题真正成为学生提高兴趣、增长知识和培养技能的载体,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真正起到减负增效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发展他们的个性,提升学生数学方面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第1版,2011.

[2]北京师范大学牵头编写.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R].2016.

[3]周国韬等编著.现代教育理论研读[M].第1版,2007.

(作者单位:宿迁市泗阳县致远中学)

猜你喜欢

数学能力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构建“卓越课堂”,提高数学能力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数学课堂教与学研究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创设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意义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