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刍议
2018-06-12陈宁
陈宁
【摘要】在乡村小学的每个班级里,学困生的存在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因此,转化学困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意义深远。小学数学教学是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实施一些策略,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学困生;小学数学;转化策略
学困生问题,是教师们无法回避的大难题,它的存在事关教师教学成绩的优劣,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转化学困生是我们每位科任教師义不容辞的责任,它事关我们教师教学工作的成败,亦是评价我们每一位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转化学困生?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进行归因分析,做到有的放矢
每一种事物的出现,都有它的原因,学困生也如此,我们应做到具体情形具体分析。有的学生是对某一方面的兴趣爱好情有独钟而对学习不上心;有的学生是由于父母离婚,心灵遭到创伤而没有心情读书;有的学生是由于家里长辈溺爱,管教不严,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学生是由于智力较差,学习方面很吃力……科任教师只有把班里每名学困生的致困原因弄清楚并进行分类,在工作中才能有的放矢。
如,我们班里有一名叫黎忠的男生,5岁时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他平时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对他相当溺爱。久而久之,这名学生形成了孤僻、内向的性格,心理脆弱,敏感,在学习方面表现为漫不经心,态度不端正,在课堂上经常搞小动作,不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习成绩很差,多次检测数学成绩均为个位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如果有同学不注意开个玩笑或不小心碰到他一丁点儿,他就会表现出很强的攻击性,很多学生不敢与他交往。
针对黎忠同学的上述情况,我采取了以下几方面做法。
一是多次与他促膝谈心,教育他要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要求他要遵守校纪班规、课堂纪律,还告诉他很多时候其他同学都不是故意捉弄他的,希望他能大度一些。
二是联系该生的亲生父母,让他们在约定的时间来学校座谈,告知他们离婚是大人的事,孩子是无辜的,孩子内心有阴影且很脆弱,希望他们经常打电话或者来学校看望孩子,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关心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是进行家访,与学生爷爷奶奶进行交流,使他们认识到溺爱对孩子是有害的,该严格要求的还是要严格要求。
四是让班干们开展帮教活动,主动与这位学生交朋友,在学习上帮助他。
五是我在教学中经常关注这位学生,要么到他身边指导他做题,要么让他帮我收发作业,要么让他在课堂上回答简单的问题,要么让他上台板演较容易的题目。总之,尽量让他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通过上述几方面的努力,我发现黎忠同学脸上开始有了笑容,性格也慢慢变得活泼开朗起来,课内和课外也能主动与其他同学互动了,学习成绩亦有所提升,前学期期末考试还获得了学校颁发的“学习进步奖”。
二、改进教法,提升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传统的讲授法重教轻学,教师主宰课堂,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是机械地模仿与记忆,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为此,我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法,比如“尝试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教学模式等。通过改进教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困生参与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互动,合作学习,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根据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力争做到数学教学生活化,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促使学困生在潜移默化中循序渐进地发生转变。
三、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亦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可见,培养学困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尤显重要。在这方面我是从以下几点着手的。
一是指导学困生进行课前预习,在方法上给予指导。如让学生用点、圈、画等方式把课本里的公式、概念、方法等标记出来,同时提出明确的要求,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注意在预习时把弄不清楚的地方记下来,留待上课时解决。
二是指导学困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学生的学习是以脑力为主的活动,为此,我要求学生按时午休和晚休,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这样学生上课时才会有充沛的精力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与此同时,还要求学生课前不要进行剧烈的活动,以免到上课时还处于兴奋的状态,难以迅速静下心来进行学习。
三是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困生多动脑思考问题,多动口与同学交流,多用耳朵倾听,多动手操作,多上台展示,使他们逐步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四是培养学困生养成作业前及时复习的习惯。每次作业前我都要求学生先复习,通过及时复习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完成作业,帮助提升记忆力。
五是培养学困生养成熟读多背的习惯。早读的时候我会让学困生熟读学过的概念、公式和计算法则等,以便夯实学困生的双基。
四、练习设计分层次,查缺补漏一帮一
为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精心设计练习题。练习题一般分为基础题、发展题和提高题。其中基础题主要面向班里的学困生,学困生在做基础题时出现什么问题,我会进行针对性的讲评和指导,弥补学生知识上的缺漏,使他们掌握当堂课所学的新知识,并慢慢地形成基本技能。《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据此,我在布置作业时,通常只要求学困生完成基础题,这样可使学困生也有机会得到较高的分数,获得成功感,从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针对学困生在知识方面存在缺陷较多的问题,我在班里开展结对子一帮一的活动,遴选学习成绩优秀、责任心强的学生,定期轮流做“小老师”,一对一地帮助学困生,主要任务是查漏补缺,使学困生增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利于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农村小学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而艰辛的任务,每一位教师可从学困生的心理和学习两方面去付诸努力。只要做到循序渐进,坚持不懈,相信我们付出的汗水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大面积地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就一定会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贾光祖.谈学困生的转化[J].甘肃教育,2008(01):14.
[2]马海学.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学困生的转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08):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