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初中化学教学中课堂导入法的有效运用

2018-06-12张大伟

当代家庭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气体创设多媒体

张大伟

摘 要:导入作为初中化学教学过程的初始环节,是学生学习的过渡和准备,其旨归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为学生实现学习目标服务。本文探讨几种有效的导入方法:实验演示导入,激发探究意识;创设情境导入,发挥主动性;练习导入,针对性明确;多媒体导入,提高理解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 导入

有效导入作为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全过程的开端,既具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也有为整个教学过程定调、奠基的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若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脑力带来疲劳。”初中化學课堂导入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引导学生快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一、实验演示导入,激发探究意识

实验演示导入是初中化学学科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它要求教师或学生根据学生学习心理活动的特征,选择一些启发性强,直观形象的实验演示导入新授课。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课时,我提问: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简单的瑜伽动作,吸气,吐气。请问我们刚刚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什么气体?怎样验证呢?然后演示实验:用塑料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我们呼出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的应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引导学生:你们想知道化学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吗?这样由教师的演示实验引入新课,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参与问题探究的积极性。再通过让学生做三组对比实验,强调石灰石和碳酸钠粉末是等量的,硫酸和盐酸是同浓度等量的。让学生认真观察三组对比实验现象,并讨论哪组药品组合最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导入,发挥主动性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自己动手,从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入手导入新授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也使学生体验到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化学。教师通过创设意境,引导学生感受到在操作中获取新知的快乐。这种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的手、脑、眼、口同时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在情境中思维,在活动中思考。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判断能力。在学习《空气》一课时,我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来猜个谜语: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谜底:风,流动的空气)我首先以谜语入手,创设情境,再让学生从多方面感知空气的存在,并且意识到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主要是氧气),那么,怎么能知道氧气占了空气中多少?这就成为学生们求知的动力,学生通过大胆假设、仔细分析,终于弄明白可以通过燃烧消耗氧气后,用水的体积变化来感知氧气的含量。再引导他们动手实验,使他们对于空气中氧气含量有了明确认识,也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再提出可否用蜡烛代替红磷完成实验这个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在成功喜悦的鼓励下,兴趣盎然地完成了后续的学习任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二、练习导入,针对性明确

教师在设计和安排练习课的导入环节时,首先在自己头脑中要有明确的指向性,要清楚哪些知识、技能是最基础的,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哪些知识点需要提升;需要巩固哪些知识、形成哪些技能、掌握哪些方法等。只有这样,练习课导入时才能直奔主题,让学生明确要求,从而进行有目的的练习。在《金属材料》中,我设计学案的练习如下:一是,根据生活经验,你所知道的金属有哪些?你见过哪些金属制品?二是,这些金属主要体现了哪些物理性质?黄金作饰品:____ 作导线:____ 禽毫拉成丝:____铝制成铝箔:____ 制成锅:____ 制成曲别针:____三是,归纳金属的物理性质。四是,小游戏:对对碰(将性质与用途连线)。其一,油罐车尾部的拖地铁链 A导热性,其二,金箔画 B延展性,其三,公交车金属扶手上套橡胶 C有金属光泽,其四,铝制成铝箔包装食品 D熔点较高⑤钨做灯丝 E导电性。五是,回答问题。其一,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其二,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其三,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其四,为什么有的铁制品(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会怎样?六是,小组讨论。其一,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首先要考虑物质的性质,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其二,用来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七是,实验探究合金的性质。学生实验: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焊锡和锡的光泽和颜色;将它们互相刻画,比较它们的硬度。八是,归纳总结合金的性能。九是,学生交流: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和钛合金。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来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多媒体导入,提高理解能力

多媒体教学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直观。绝大多数的教师使用多媒体都是因为它非常直观,很多内容用它来体现,比教师用语言来表述效果好得多。古语有云“百闻不如一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文本、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作为导入方式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学习《燃烧和灭火》一课时,从新课的导入来看,我先运用多媒体进行火灾及火的利用等直观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探究的热情,使学生顺利进入本课的学习。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从旧知识构建新的知识,如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是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归纳、总结的,将零散的知识整理后形成系统的认知。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大了教学的容量和密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课堂生动活泼,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效果非常好。

总之,好的导入并不是说越精巧越好,而是对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促进越大才越好。如果导入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没有作用或作用甚微,就不能算作一个好的导入。因此,教师要创设形式多样的导入诱发学生兴趣,开启学生思维,提高初中化学的课堂质量。

猜你喜欢

气体创设多媒体
二维定常Chaplygin气体绕直楔流动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非等熵Chaplygin气体测度值解存在性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吃气体,长大个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铝合金三元气体保护焊焊接接头金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