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体育,因家长参与更精彩

2018-06-12魏欢

当代家庭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家校家庭家长

魏欢

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家校合作。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学生是一颗种子,需要全社会给予精力呵护,才能保证其健康成长。这里的全社会理应包括学校、教师,更应该包括社区和家庭,因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家庭教育有着其他一切教育无法替代的优势。《中共中央國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也指出:“家庭教育对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起关键---学校、社区要和家庭加强沟通与合作。”但是,目前家校合作却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以下五点。

1.家校合作意识差。很多家长认为,教育的责任在校方。父母只负责孩子的生活,将教育的重任全归责于学校,于是就出现了孩子教育不好,家长找学校理论,责怪教师。

2.家校合作重智育轻体育。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智育非常重视,却忽视体育。学校的家长会,一般也讲述与考试学科相关的教学情况,而对于身体素质发展情况,由于目前评价不健全,很多学校没有纳入有效的监控范围之中。

3.家校沟通频率低。教师与家长沟通,一般以QQ或短信或电话沟通为主,很少有教师主动进行家访。体育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频率更低了。一般有沟通的局限于两类学生,一类是特长生,教师需要家长的配合,因为需要特长生进行体育训练,为学校争光。另一类为学困生或者顽皮学生,这些学生常给教师带来麻烦,教师不得不与家长进行沟通。

4.家校合作层次浅。目前文化学科家校合作途径多,形式多,评价也多,因为文化学科每天有家庭作业,需要家长参与与支持,常见的方式,就是“打卡”。但体育类合作,据调查几乎没有。原因是一是体育教师缺乏这样的意识,二是体育教师在校课务重杂务多,教师没有更多余力去与家长合作。

5.家校合作评价无。家校合作就体育学科而言就很少,评价就更少了,一般的评价也只是让家长参与学期末的教师满意度测评。再则家长参与教师满意度打分,一般也是作当“老好人”,都是给予好评。这样的评价,就成为形式主义了,失去评价的意义了。

其实,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不单单是学校的事,学生家长也应该成为学生体育锻炼的支持者与陪伴者。当然我们的体育老师大多数情况下与家长的联系也比较少,学生出现了问题,大多数都是与班主任进行沟通,沟通效果会受到影响。其实如果我们的家长能参与到学生的体育活动中,陪孩子参加体育运动,关注到孩子的身体锻炼,这对孩子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一、以学校活动为契机,激活家长资源

笔者所在的学校,体育活动较多,如以常州市“周末爸爸妈妈跟我去运动”为契机,开展了“ 校学生俱乐部超级联赛”活动,充分激活家长资源,聘请家长作为校外体育指导员,通过微信、qq等多种形式组织家长进行亲子赛,自发组织小队训练,进行口号、队旗的设计,丰富了学生的体育生活,同时也架起了家长与学生体育锻炼的桥梁,开启了学生丰富的体育生活的美好篇章。每天放学后乃至周末,学生可以在家长志愿者的协助组织下,自觉参加体育锻炼。这样的家校合作方式,大大激发学生了参加运动的兴趣,提升了运动技能水平。

家长对学生的体质健康和运动能力很重视,其中不乏运动能力很强的家长,很多家长参加过校队训练,或者经常参加球类比赛,有很丰富的家长资源,通过调查,加强对学生的宣传,用学生邀请家长,家长自愿报名的形式选拔聘请校外体育指导员。校外指导员充分发挥他们的桥梁作用,通过qq、微信的形式积极联系本队家长成员,组织成员之间不定期的开展亲子球类比赛,家庭间的友谊赛,形成家庭社区的体有银核公氛围,丰富学生的体育育生活,培养学生的体育行为,让学生在与家长的亲子子活动中提高了运动能力,养成了运动习惯,也让家长对学校的课程改革有了一定的了解, 对孩子的运动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更重视孩子的运动锻东。

二、以赛促练,提高亲子活动积极性

体育节是每个学校的固定节日,体育节的宗旨是让每个孩子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体育节上可以组织一些亲子活动,并通过各种宣传,如海报、升旗仪式等,让学生对比赛充满了期待。通过赛前发送告家长书和班级群的形式让家长了解比赛规则,结合自己孩子的比赛项目,陪伴孩子一起制定训练计划,进行训练,营造出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促进学生主动进行课余锻炼,比赛结果固然很重要,但家长陪伴孩子一起进行挑战更是孩子一辈子的财富。因此,让家长了解学生的体育比赛参与到学校体育活动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练习水平。

三、及时评价,促进家校体育发展的持久性

鼓励的作用是巨大的,我们的家长参加到活动中来,对学校体育课程整体成效的提升相当明显。我们认为保持家校合作的持续性非常重要,没有后续跟进和鼓励措施,会让孩子和家长失去积极性。在开展的各类体育活动中,对参与到活动中的孩子和家长都要有鼓励措施,定期开展校外体育小达人、校外体育辅导员和体育健身家庭等评比活动。并由学校颁发证书,对每次参加活动的孩子和家长进行记录, 对于积极参加亲子活动的家庭给与奖励并由学校颁发证书,对优秀家庭进行表彰,让孩子有荣誉感,让家长有价值感,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家长为了孩子参与到活动中去。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具有实效性的家校合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家长和学校要坚持合作,一起努力引导小学生参与学校和家庭举行的体育活动,通过架起学校、家庭之间实时、快捷、有效沟通的桥梁,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和谐共育的局面,让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在运动中释放压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家校家庭家长
关于发起创建“家校共育实验校”的函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