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畜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

2018-06-11李世德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8年11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畜牧业发展

李世德

摘 要 畜牧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对于偏远山区的脱贫工作的帮助非常大,本文简要阐述的畜牧业发展对脱贫攻坚的好处、以及目前在我县实行畜牧业推动脱贫攻坚策略时遇见的困境和解决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閱读,能够帮助相关研究工作者,给予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畜牧业;发展;脱贫攻坚

1 前言

发展畜牧业不仅仅能够增加牧民的收入,而且也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尤其对于那些偏远山区,畜牧业能够充分利用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以南涧县为例,南涧县地处云南省西部横断山系纵谷区,自然资源丰富,其环境因素对畜牧业十分友好,所以,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脱贫攻坚工作的助推。

2 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优势

畜牧业在我国发展的历史悠久,在我国广大农村,一直都有以畜牧业作为第二产业习惯,很多农村家庭都会养鸡、鸭、鹅等家禽,有些农家还会养殖猪、马、牛、羊等家畜,所以在养殖技术上,基本上不存在太多的问题。

而且,对于广大农村来讲,养殖所需的场地更开阔,自然女资源丰富使得畜牧业更绿色健康,这也符合目前社会的主流饮食文化,在这一点上,利用偏远地区农村的自然环境发展畜牧业,也是得天独厚的条件之一,远离城市就远离了污染,这会让养殖的家禽家畜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获得更大的受益。

最后,相比于种植药材、树木等受益周期长的种植业,畜牧业的特点是投入较少并且收益周期较短,基本上家禽在3~5个月就能产生收益,投资短、回报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因素。

3 畜牧业在脱贫攻坚中受到的限制

3.1 贫困地区群众的整体素质较低

这里面的整体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目前我国广大贫困农村的人口现状是绝大多数青壮年流失到大城市打工,留守在农村的多位老人和妇女儿童,畜牧业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进行一些体力工作,这些劳动对于目前的农村留守群众来说,还是有些难以承受,这就大大的限制了在贫困地区的畜牧业发展。

除了身体素质意外,文化素质仍让是困扰广大偏远贫困农村畜牧业发展的巨大问题,在以往安排的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发现,技术人员在与受帮扶对象沟通时,存在巨大的问题,受帮扶对象对畜牧业的认识,还停留在相当古老的时期,又因为文化水平低,看不懂培训资料,听不懂培训课程,与培训人员交流不顺利,这些问题最终导致广大农村贫困群众的养殖技术落后,这种技术不单单是在养殖上,也体现在了疾病、疫情防止上面,由于养殖和管理的不科学,一旦出现疫情,对整个区域的畜牧业打击都是毁灭性的。显然,过低的文化素养已经阻碍了农村畜牧业的发展,使得在扶贫工作不能真正的推动贫困农村的养殖业和畜牧业发展,没法实现预期的创收目标。

3.2 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利

偏远地区交通不够便利,畜牧业产出的禽蛋、奶制品、禽畜肉或禽畜幼崽等产品在输送途中容易出现损耗,坎坷的路途加长超长的运输时间,无形中增加了偏远地区畜牧业发展的风险和成本,这样的结果是导致其畜牧产品投入市场后成本偏高而缺乏竞争力,最终造成收益严重不足的情况。

3.3 无法实现产业链条

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实际上未经过加工的禽畜产品收益并不大,而经过加工之后制成的奶制品、肉类产品、蛋类产品等等不仅储藏时间大幅度延长,获得的收益也更加可观,不过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投入资金有限,生产技术落后,群众意识水平较低等等因素,导致没办法在贫困地区建立食品加工厂,没办法形成养殖-加工-运输-出售的产业链条,没办法形成优质的品牌效应,就不能实现收益最大化。

3.4 偏远地区过于贫困

畜牧业投入不高是针对小型家禽来讲的,对于猪马牛羊等大型家畜来讲,前期需要投入的成本依旧是很多偏远地区的贫困家庭无法承担的,所以在我国的广大偏远农村地区没办法形成大规模的畜牧业,目前的小打小闹显然没办法真的助推脱贫攻坚的目标。

4 强化畜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策略

4.1 要不断的完善技术支持

上文提到了,我国广大农村群众的文化水平偏低,导致了在接受帮扶的时候看不懂资料、听不懂课程、没办法沟通的情况。而且,我们也知道,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口素质普遍便宜是目前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想要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整体文化水平,依旧是我们需要坚持不懈奋斗的目标。

而眼下我们能做的,则是完善技术支持,改进培训教材和教程,让广大农村群众接触简单易学的培训课程,让更多的人学会先进的养殖技术和防疫技术,确保在养殖方面万无一失。

4.2 培育特色的养殖品牌

在推动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想要实现收益最大化,就需要培养出具有特色的品牌,这就需要当地相关部门遴选畜牧业的养殖种类,该种类既要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能够为当地群众创造更多收益,还需要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

在宣传上,要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线上线下进行宣传,学会利用自身的优势,将自然环境与畜牧业相结合,这样不仅能推动畜牧业,还能同时增加旅游业的收入,做到一举两得、一箭双雕,在这样的情况下,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会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客源,赢得市场的信任,化被动为主动,将利益拓展到最大化,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助推脱贫攻坚。

4.3 不断的加大项目资金的扶持力度

贫困群众由于前期资金缺乏,没办法投入过多,就不能形成大规模的养殖,单打独斗的情况下,是很难获得较高的收入的,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应该增加资金投入,帮助帮扶地区度过前期的困难时刻。另外,增加资金投入也能完善该地区的公路设施和宣传模式,增加收益,创造更大的利益,彻底实现脱贫致富。

5 结束语

总之,我国偏远农村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畜牧业作为我国传统的经济产业类型,非常适合自然资源更加丰富的偏远山区。但是在实际的畜牧业扶贫工作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在贫困农村推广畜牧业所遇见的挑战,只有克服挑战,不断完善自身,加强畜牧业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才能使它成为一柄利剑,破开贫困的壁垒,为脱贫攻坚助力。

参考文献:

[1]张静. 发展丹霞镇山地生态畜牧业,助推脱贫攻坚[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05):74.

[2]乔光华.内蒙古脱贫攻坚的经验、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济,2017(8):11-12.

[3]刘爽,刘大高. 贵州省松桃县畜牧业产业扶贫成效及其评价[J]. 农技服务,2018,(05):91+94.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畜牧业发展
发展低碳畜牧业的必要性及应对措施研究
青海: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达961个
对加强畜牧业发展的相关思考
区域发展篇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