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尉犁县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及气象服务对策

2018-06-11王海英邢燕江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气象灾害气象服务农业生产

王海英 邢燕江

摘 要 农业作为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产业之一,受气象灾害的影响较大,因此了解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非常必要。本文在分析尉犁县气象灾害对农业影响的同时,提出了几点气象服务对策,以确保农业高产丰收。

关键词 气象灾害;农业生产;影响;气象服务

1 尉犁县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1.1 风沙灾害

风沙灾害主要是指大风或沙尘暴造成的危害。若大风天气出现在春季,会使农作物种子裸露在地面,轻则会影响出苗率,重则需要重新播种,在延误春耕播种速度的同时,还会刮走表土,降低土壤肥力,大风伴随的沙尘会侵蚀农田、淹没渠道,还会增加耕地沙化;夏季大风对农作物的危害包含有生理和机械两方面,会导致农作物倒伏、枯萎、籽粒脱落,甚至是死亡。2018年春季连续出现了较为罕见四次强大风沙尘天气,极大风速超过历年极值,使尉犁棉花进行了四次重播,对棉花品质和棉花产量造成了重大损失。

1.2 干旱

干旱灾害主要指水分供求失衡形成的水分短缺现象,因长时间晴天、少雨、高温引起的。干旱是尉犁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特别是春季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最为明显。每年3~5月恰好是尉犁县春播用水和冬作物需水的关键期,因该阶段的降水量少、河水流量小,很容易引发干旱,影响棉花的正常播种,使得棉花播种期推迟,有效积温减少,棉花生长期与成熟期均会延迟。若干旱灾害持续较长时间,会增加矮小植株出现的频率,导致叶片面积减小、根系减弱等,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若秋季出现干旱,会造成棉花生长中的水分不足,进而出现减产。

1.3 暴雨洪涝

大雨、暴雨或者是持续的降雨导致低洼地区被淹没、渍水的现象称之为洪涝。暴雨洪涝会损坏庄稼,加剧水土流失,打破农业生产平衡。受到水流冲击的影响,农田有机物质减少,土壤供肥与保肥能力均会下降,农作物生长发育中的营养供需不足,会降低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农田被淹后,玉米会出现大面积倒伏、折断等机械性损伤,不利于优质高产玉米的形成。

1.4 冰雹

冰雹灾害主要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往往伴随有雷雨、大风等天气,其主要特点是持续时间短、突发性强、危害严重,对人畜、农作物、房屋均会造成破坏。冰雹是尉犁县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其中在春季和夏季出现频率较高,季节性和局地性特征明显。冰雹会折断棉株枝干、叶片破损、蕾铃脱落等。尉犁县的冰雹灾害主要出现在每年的5~8月份,会使大面积棉田出现损害,对于优质高产棉花的形成极为不利。2016年9月26日20时15分至22时25分,尉犁县自西向东经历冰雹、降雨过程,降冰雹范围西起古勒巴格乡淀粉村,东至塔里木乡库万库勒村,覆盖古勒巴格乡、塔里木乡、团结镇三个乡镇、18个行政村,共计80307亩农作物不同程度受损害,其中因雨受影响面积25600亩,因冰雹受影响53247亩;冰雹和降雨造成部分棉花植株倒伏、折枝、脱叶以及棉絮脱落、沾水下垂,引发大面积减产、且品质严重下降;另有部分香梨、枸杞、红枣以及家禽遭受损失。

1.5 霜冻

霜冻是尉犁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十分严重。初霜冻会对尉犁县复播玉米和棉花结铃吐絮产生影响,推迟玉米和棉花的生长发育期,降低玉米千粒重,增加棉花霜后花数量,降低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晚霜冻则会造成尉犁县春播作物幼苗出现冻害,不利于后期生长发育;相较于终霜冻日,尉犁县初霜冻日较为稳定,终霜冻年际变化差异大,对农作物的危害较为严重。

2 尉犁县气象服务对策

2.1 建立健全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气象科学技术进行结合,尽快建立起具有现代化特点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升对灾害性天气尤其是干旱、冰雹、霜冻、风沙等天气的预测预报水平,以增强灾害性天气时间、地点和强度的预报精确度水平;进一步提升气象为农服务和应急保障能力,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对现有的气象灾害发布平台进行完善,不断拓宽农业气象灾害信息的覆盖度,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指挥救灾和农民防御气象灾害等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應增加农业示范基地、特色产区、设施农业等区域的专业气象监测站数量,以更好的研究局地气候变化特征和农业气候区划,增强农业生产的科学性水平,最大限度的避免或者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2.2 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水利建设

近些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递增和乱砍滥伐现象加剧,气候变暖现象突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使得尉犁县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频繁出现,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危害极为严重。因此,应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提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工程建设,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积极开展高效、安全、生态农业,保证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和谐稳定发展,增强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将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损失降到最低。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现有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推行节水高效农作制度,将滴灌、喷灌等技术进行结合,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并向广大农民宣传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增强水资源使用率,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水平。

2.3 逐步完善气象服务体系及提升服务质量

在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气象服务作为支撑,尉犁县是棉花大县,境内特色林果、设施农业种植面积也占据较大比重,气象服务一直备受关注和重视。因此,应尽快完善气象服务体系,增强气象服务质量,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建立起结构合理、布局科学、功能完善的气象灾害综合探测系统;积极发展精细化气象预报业务和公共气象服务平台;为进一步提升预测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应做好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应加强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开展基于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的乡镇以上和其它服务地点的气象要素预报业务。

参考文献:

[1] 刘婕,袁鹏艳 . 延津县 30 年主要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 42 ( 21 ):7131-7132.

[2] 李祎君,王春乙,赵蓓,等 .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增刊 1 ):263-271.

作者简介:王海英(1974-),女,汉族,本科学历,甘肃武威人,工程师,从事研究方向或职业:综合气象业务和管理、气象服务和应用。

猜你喜欢

气象灾害气象服务农业生产
喀什地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广东省气象灾害对冬种辣椒生产的影响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效应分析
浅析气象服务需进一步融入农业生产必要性
新形势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