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石问道?翰墨留香

2018-06-11孟绵中

名家名作 2018年9期
关键词:周老魏碑篆刻

孟绵中

初入周老家,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书多、印石多。因为书和印石太多了,卧室、客厅、书房、工作室,几乎所有房间都能看到书柜,只是安排得井井有条,繁而不乱,连书柜中密密麻麻数百个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篆刻印章,也分门别类置放得井然有序,整个房间的布置给人一种艺术美的感受。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其实房子里的装饰风格何尝不也是如此呢!

周老名有夫,号羊头山人,室名“笑耕斋” 。1936年3月出生于山西高平市炎帝始祖火种刀耕衍五谷的羊头山下的一个小山村,1956年长治师范毕业后,除被选上飞行学员进入航校几年外,一直从事教育工作至退休。

周老出身农家,家境贫寒,因那时还不知钢笔为何物,从小学起,他就用父母拿舍不得吃的鸡蛋换钱买的一支毛笔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如此一来,反倒成全了周老对书法的一种痴爱,到读完小学,他工整俊秀的毛笔字已令人刮目相看了。

清代著名文艺理论和语言学家,被誉称“东方黑格尔”的刘熙载曾说过,“写字者,写志也”。我觉得周老就是这种以字言志的人。为了省钱,他后来考入不用花学费的长治师范读书,师范有书法课,他于那时开始接触临帖。部队招飞行员,他有幸被选入航校学习,尽管飞行员的训练很忙很累,他对书法的痴迷却始终不移,只要有一丝空隙,他就坚持习练书法。后来转业从事教育工作后,练习书法时间充裕的校园环境,让他如鱼得水。课堂板书、教案备课,都被他认为是练书法的好时机。当时,教师少学生多,批改作业往往要熬到深夜,但周老始终工工整整、一丝不苟地坚持用毛笔小楷阅改,长年累月,不厌其烦。其间,他临颜、柳、欧、“二王”名帖及汉碑与魏碑名刻,又与篆刻结缘,家里常常堆满了形形色色的各种习刻的印石。只要没课,他就闭门于桌案刻练。在他心目中,看到汉字这种音、形、意神秘的结合,用他自己的话形容就是“仿佛转世灵童看到前世相伴的法器,有种与生俱来的神秘感”。没有条件受名师指导,就翻阅印谱,从大量有关篆刻字的理论和印谱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来心摹手追,钻研篆的字形、大小、欹正、方圆及线条对比变化、空间呼应,用铁笔驰骋驾驭于方寸印域,一度每月竟刻至二三十方之多。渐渐地,印作从单纯临仿,见形而不见神的练刀,到作品字、刀、章三法相融的日臻娴熟,终形成自己不拘一格、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如闲章“书我心”和“颂友谊”,就是将行草书的流利与魏碑的雄建參糅而成。

周老谦和儒雅,为人坦率真诚。与人言,直言不讳,不掺半点假,对向他请教者,极微尽细,不厌其烦,要求他们遵古而不拘谨,创新而非标异。曾作诗示习者:“书须师古亦观今,无间临池重用心。与时俱进求进取,博采众长贵立新。”

20世纪90年代末,退休后的周老,没有和大多数老人那样,安享天伦之乐,他认为,艺无止境,应利用退休后充裕的时间,全心投入到自己钟爱的文学艺术大海中自由遨游。为此,他甚至一度闭门谢客,废寝忘食,几乎整天或泡在书海中博览群书、痴迷苦读,或伏在书案前苦练刀笔。他曾恒持三年,专习集魏碑之大成者张裕钊的书法。“闭户数年,埋笔成冢。”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功最终将会眷顾肯付出辛勤汗水的人。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周老的书法、篆刻作品也开始在报刊和画展中展出,受到了业内人士好评。

周老的书法,笔力深厚,真、草、隶、篆样样皆善,其楷体端庄隽秀,隐显隶形魏影,蕴韵如美女,又似莹润佳玉;而他的行草,则飘逸潇洒,虚实相生,如鹰翱长空,挥洒自如;至于他的金石篆刻,也多布局严谨,红白相间,虚实呼应,显得苍古朴茂,大气端庄,令人观之余韵无穷。

周老的故乡在高平市炎帝文化旅游景区羊头山脚下,古代著名的“长平之战” 就发生这里。他深深地爱着生他养他的家乡的山山水水,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题材就取之于对山西、对家乡的赞颂。

周老除对中华传统艺术中的诗书画印都有爱好外,有时还亲自动手刻匾额,市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赤祥村的嘉祥寺维修时,其正殿悬挂的“大雄宝殿”匾额,书法和刻制就出自周老之手。耄耋之年尚能有如此大的精力亲手完成如此耗费精力的巨作,不能不令人敬佩和赞叹!

周老无论是书法还是篆刻,均在师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既遵循继承了中华优秀文化的传统技艺,又突破拘束蕴涵着与时俱进的青春气息,对每件作品都力求做到完美,故其作品件件都可称得上是精湛的艺术珍品,让人们在观赏中感受到美的分享,品味到岁月的沉淀与沧桑,同时,从中也领略到了周老在名利混沌中独善其身的高尚人品和风骨情操。

是金子总会发光。周老的书法篆刻在《山西画报》曾有过专版介绍,其不少作品也先后被文化部艺术中心《世纪之光书画展》 《中国当代书画人才》和中国国际出版社《世界书画大辞典》、中国文史出版社《中国书画六十年》等选编入典。有的作品被山东书圣碑塔珍藏墨迹陈列馆等多家机构永久收藏。

周老常与人言,人活到老,就要学到老,干到老。周老说到了,也做到了,如同他的书法遵规守矩一样,他的生活也极为规律,无论春夏秋冬还是风雪雨天,他都坚持每日清晨室外散步一小时,其余时间皆在书屋和工作室度过,或凝神著书,或挥毫泼墨,数十年笔耕不辍,一刻光阴也不舍浪费。目前,他已有《文化名人五人集》 《雨山问道》 《刀耕五谷畦》 《魏碑技法》等多部著作问世。

猜你喜欢

周老魏碑篆刻
寄妙理于“十美”之外
不能多写一个字
打铁老太
周有光:“吃小亏不占大便宜”
周谷城支持前四史的注译和出版
达观致远
魏碑集联
养生八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