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政治建设统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建设的路径探讨
2018-06-11刘锋
摘 要: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牢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能够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的伟大政党。建设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迫切需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有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新时代应通过坚持和加强党的政治领导,严肃和纯洁党内政治生活,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使命担当、责任意识和党性修养,加强党的自我革命,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等路径,统领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建设。
关键词:政治建设;使命型政党;马克思主义;全面从严治党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8.06.001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18)06-0005-06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鲜明主题。“使命”一词党的在十九大报告中出现了13次之多,并首次成为全国党的代表大会的高频词[1]。这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勇于担当意识、自我革命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真诚情怀。中国共产党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客观上要求党自身必须坚强有力、政治过硬和本领高强。新时代承载着新使命,建设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必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学术史梳理与理论阐释
建设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是当前学界、政界热议的重大理论问题。截至2018年12月,以中国知网的期刊论文为例,篇名中包含“中国共产党、使命”的相关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共200篇,篇名中包含“中国共产党、使命”的报纸约50篇,篇名中包含“中国共产党、使命”的年鉴、政府报告有40余种。现有的研究成果虽然不是很多,但其数量呈现递增的发展趋势。当前学界主要研究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基本内涵、理论源泉、基本特点、治理逻辑、战略路径等问题。对该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研究队伍上,尚未形成一个强大的学术团体。其中,学者李海青、唐皇凤的观点有一定代表性,特别是李海青对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含义和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内在特性进行了理论阐释[2];对《共产党宣言》这一初步阐述与规定了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理论的经典文献进行了政治哲学解读[3];对十九大报告这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所凸显的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理路进行了考察,进而对使命型政党的治党逻辑进行了学理分析等[4]。
政界对习近平关于构建使命型政党的论述和重要讲话进行了热议、学习与宣传。习近平关于构建使命型政党的论述散见于他在几个主要的时间节点的重要报告中,具体文献主要包括《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譬如,2012 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这是习近平对中国共产党人历史使命和伟大梦想的最初论述。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特别是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5]。在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召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第二部分专门围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阐释了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历史使命,对实现伟大梦想的战略路径进行了科学部署。当前,政界对习近平关于构建使命型政党的重要讲话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宣传,对贯彻和落实习近平关于构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思想进行了深入有益的探索。
這些研究成果和政治宣传对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建设问题积累了重要的学术资源,适应了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现实需要,也为拓宽党的建设学科的深化研究提供了崭新学术视野。在梳理学界政界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使命型政党就是具有强烈的历史主体意识、自觉的历史担当、鲜明的为民情怀和不断自我革命的政党。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近百年的伟大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至今,时时刻刻都不忘初心和使命,并围绕这一初心和使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
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牢记和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伟大政党。新时代面临着新的问题和矛盾,建设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必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迫切需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建设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艰辛奋斗历史的经验总结,更是完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迫切需要。
一是在理论层面,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先进政党,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共产主义,共产党人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建设,符合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本质规定。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建设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政治方向、沿着正确道路逐步地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直接关乎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什么方向迈进的问题,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执政地位,是党在政治上成熟程度的集中反映,是建设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前提条件。可以说,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
二是在历史层面,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都善于从政治上判断形势、分析问题,善于从政治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推动党员领导干部牢记初心,并完成伟大使命,这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独特优势。党的政治建设贯穿近百年来党的建设的全过程,是建设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树立了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伟大目标。面对革命战争年代的残酷斗争、建设年代的艰辛探索、改革年代的严峻挑战和新时代的新要求新使命,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为指导,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伟大进程,形成了包括毛泽东思想中的党建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党建理论在内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解答了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和阶段性目标,以及怎样完成这些使命和目标,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凡是我们党注重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时候,党就能够非常顺利地完成阶段性的目标和任务;反之,党的建设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就可能会遭受挫折。可以说,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艰辛奋斗历史的经验总结。
三是在现实层面,新时代承载着新使命,新使命呼唤党的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并统领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我们不知道还要爬多少坡、过多少坎、克服多少艰难险阻。应对和战胜前进的各种风险和挑战,需要攻克许多“雪山”“草地”,還需要征服许多“娄山关”“腊子口”,其关键是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建设。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能够确保党员领导干部对肩负的使命和任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有助于增强践行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自觉,有助于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坚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进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有政治头脑、政治觉悟和政治素养的先锋战士。可以说,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建设是完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迫切需要。
三、以政治建设统领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政治领导,确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党的历史发展证明,党的事业的方向正确了,我们伟大事业的推进就会取得辉煌成就;反之,就会陷入困境甚至出现颠覆性错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党员干部政治意识、核心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加坚定,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党的领导贯彻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中来,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各个地方的贯彻落实,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新时代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建设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政治领导,确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具体来讲,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时时刻刻讲政治,保持政治清醒和立场坚定,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增强核心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在党中央、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大局意识,坚持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的原则,坚持和践行集体主义的原则,增强党性,强化使命担当,防止把一己之私凌驾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上;增强看齐意识,解决好世界观问题,做到见贤思齐,自觉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优秀的党员领导干部同志看齐,保持与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高度一致。同时,党员领导干部要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中不断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定政治信仰,以鲜明的政治态度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为周围的党员同志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立标打样。通过增强“四个意识”和坚定“四个自信”,全面提升党的政治领导能力,进而在夯实人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注重开发民智和激发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切实关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具体情况,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各个层面的需要,进而勇于担当和完成新时代赋予广大领导干部的新使命。
(二)严肃和纯洁党内政治生活,营造新时代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政治纪律和政治生态决定了政党的兴衰和事业的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集中整顿党风,严厉惩治腐败,扎紧制度笼子,净化政治生态,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局面。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出新的重大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并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动从严治党进入新时代。近些年,党中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推动党的政治建设取得重要成效。特别是各级党组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提升,本领不断增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
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建设要求严肃和纯洁党内政治生活,营造新时代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党的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思想从严、管党从严、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等,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6]。如果政治生态不清朗,政治气氛污浊,必然会腐蚀党员领导干部完成使命的斗志和决心,就不可能成就一番伟业。
新时代要建设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要求把净化党的政治生态放在重要位置,纯洁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生活,把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到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能够在良好的政治生态和氛围中干事创业,进而全心全意地做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完成中国共产党人的崭新使命。而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的关键是要“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7]62,增强应对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消极影响的免疫力,彻底消除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跑官卖官等政治异化现象,打造一个积极弘扬正气、自觉压倒邪气的良好环境,经常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接受党组织的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和严格要求等。
(三)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着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政之兴废,在乎民心。政党的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的向背。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立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的根本使命。改革开放40年来,党中央始终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始终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实现共同富裕。江泽民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錦涛强调,要坚持和践行以人为本,指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确立为执政目标,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在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的基本需求,集中力量进行精准扶贫。时代是出卷人,中国共产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和衷心拥护,使党成为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新时代通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来统领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建设,要求“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8],着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体来讲,就要掌握四个方面的抓手。一是要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立场决定观点,党员领导干部在站稳人民立场的基础上,应坚持和践行一切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以刮骨疗毒的魄力和自我革命的精神与“四风”进行彻底决裂,进而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夯实党员领导干部带领人民干事创业的群众基础。二是激发领导干部勇于干事创业,把主要精力和心思用在破难题、克难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党员领导干部在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敢于创新,勇于创业,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和生活诉求作为干事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破解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是坚持调查研究的方法,深入到社区、农村和企业等,立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实际,了解基层群众的期盼,并将这种期盼转化成执政目标,真正做到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四是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要求,把党联系群众的基本渠道铺好用好。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广大人民群众不仅具有强大的力量,还深藏着丰富的智慧。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拜人民为师,亲身征询于广大基层群众,虚心问计于百姓,掌握广大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想所急。同时,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表达自己的诉求和心声,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进一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形势,善于通过互联网来体察民情和民意,“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寻找社情民意的‘最大公约数;积极加以引导、做好解疑释惑工作,把道理讲明白,把政策说清楚,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9],使互联网成为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渠道。
(四)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使命担当、责任意识和党性修养,夯实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基础
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奋力勇担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保持党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华民族蒙受苦难、探索复兴之路的逆境中应运而生的,是历经革命、建设、改革等阶段而发展起来的。事实雄辩地证明,没有一大批具有强烈的使命担当和责任意识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就不可能取得伟大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发展成就。新时代承载着新使命。其中,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党的庄严承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完成伟大使命的重要战略步骤,对此,必须增强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坚定不移地全面从严治党,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此外,以政治建设统领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内在地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经常自重、自省、自警和自励,接受党组织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对于高级领导干部来说,要通过这种政治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忠诚老实的模范干部,“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的政治担当”[7]63,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成长为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善于治党治国的政治家。
(五)加强党的自我革命,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凝聚完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和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的强大力量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基因和最鲜明的政治品格,是建设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内在要求。所谓自我革命就是要敢于刀锋向己、甘担风险、破茧重生,就是要坚持自我否定、自我批判、自我调适。加强党的自我革命要求我们党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来检视自己,要求以最无私无畏的胸襟攻克自身存在的弱点问题,要求以最勇于担当的精神境界承载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各种政治力量的较量中最终脱颖而出,之所以能够战胜形形色色的右倾主义和“左”倾思想,一次次转危为安,最终成长为全国各族人民的主心骨,就在于我们党形成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自我革命优良传统和不断调适的良性发展机制。新时代要继续坚持和加强党的自我革命,为完成党肩负的使命和设定的宏伟蓝图凝聚强大力量。
同时,一个政党执政本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政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要领导十三多亿人完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和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这就要求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为此,必须全面增强执政本领。这是习近平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新觉醒,是基于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践行党的历史使命的实践自觉,是为了克服本领恐慌的客观需要,是巩固我们党长期执政的现实诉求,也是完成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现实选择。当前,需要全面增强以下八个方面的执政本领:一是要增强学习本领,以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推动学习大国的建设;二是增强党在新时代的政治领导本领;三是增强党推动经济社会的改革创新本领;四是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五是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实现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统筹推进;六是增强党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七是增强党求真务实地抓落实的本领;八是增强驾驭风险本领,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7]68-69。这“八大本领”环环相扣,共同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系统。
[参考文献]
[1]唐皇凤.使命型政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政治基础[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
[2]李海青.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型政党[J].江西社会科学,2018(2).
[3]李海青.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理论溯源——对《共產党宣言》的政治哲学解读[J].哲学动态,2018(5).
[4]李海青.使命型政党的治党逻辑——十九大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理路[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8(2).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2).
[6]刘锋.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必要性与路径探析[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3).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8]习近平.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 为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N].人民日报,2018-07-01(01).
[9]郝永平,黄相怀.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J].求是,2018(18).
责任编辑:顾榕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