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乒乓球队运动员本科学历教育现状的研究

2018-06-11邓婕完好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4期
关键词:体教现役集训

邓婕 完好

摘 要:文章针对中国乒乓球国家队现役运动员本科教育现状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研究,探索现役运动员如何更好的进行“体教结合”这一教育模式。结果表明,现役本科运动员对于文化课的学习是十分重视的,掌握程度也在逐渐提高,但在对运动员的授课方式和课程设置方面以及集训期间对文化课的安排也需要加以改进。

关键词:体教结合 国家队运动员文化教育 运动员本科学历教育 学训关系 国家体育总局文化教育示范队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8(c)-0192-0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文章的研究对象为国家乒乓球队现役本科在读运动员。

1.1.1 调研对象

文章的调研对象为国家乒乓球队现役本科在读运动员45人,其中包括在中国乒乓球学院就读的运动员22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科教育”这一课题的设置以及研究所需内容,在中国知网等网站上上查阅了以“体教结合”为关键词检索的2006—2015年的重点文献,其中包括核心期刊文献以及各高校的硕博士论文,在整理和分析之后得到所研究课题相关联的内容。

1.2.2 問卷调查法

国家队现役本科运动员共45人,随机抽取运动员发放问卷40份,回收35份,回收率87.5%。有效问卷35份,有效率100%。

1.3 问卷的效度检验

为了保证问卷的有效性,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对问卷所设计的问题进行逻辑有效分析,请了2名在校教师为我设计的调查问卷做了有效的检验,从检验情况看,老师普遍认为问卷调查所需的有效性以及所列指标可以达到预期的调查结果。

1.3.1 专家访谈法

在大量阅读了有关“本科教育”内容的各类文献之后,对国家队在中国乒乓球学院就读的本科生和在其他大学就读的部分队员以及国家队现任教练员、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

1.3.2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了整理,并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归纳。

1.3.3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分析对所获数据进行归纳,结合本科教育现状的优缺点情况,分析出中国乒乓球学院现役国家队本科生的教育现状。

1.3.4 实地调查法

为获得大学本科阶段国家队运动员有关学习、训练方面准确的信息,笔者去国家队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对国家队运动员、教练员以及相关人员进行访谈调查,为本研究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本科大学向运动员集训期间送教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

根据问卷统计数据得出,在运动员集训期间,有送教情况的人数比例为45%,没有送教情况的比例人数为29%,而不一定有送教情况的人数比例为23%。国家现役本科运动员属于时刻备战比赛和储备集训的训练状态,在强度高度集中的集训期间,运动员在大强度的训练状态后,对送教学习的接受程度是有限的,文化课的送教学习与平时的方式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变,才能使运动员更好的达到体教结合的最佳状态。

2.2 分析国家队现役本科运动员对课时安排以及授课方式的意见

2.2.1 本科运动员对课时安排的意见

通过问卷调查得出,有64%的人数认为每节送教上课的时间正好,36%的人数认为时间太长,没有人认为送教时间太短。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到,大多数运动员认为课程时间正好并且可以初步或者基本掌握课程所学内容,而少数运动员不能及时的掌握课程内容,可能会直接导致学习成绩的不稳定性。在对运动员进行采访的过程中了解到,如果半天训练,半天上学,这样安排的话有助于头脑清醒;如果很多人一起学习的话,可能学习进度需要是一样的,一旦差距越来越大了,就很难再学了。一对一教学现阶段又比较不现实,但在个别学科或者语言,比如英语方面一对一教学可能学起知识来更容易掌握。

2.2.2 本科运动员对授课方式的偏好

从图1可以看出,60%的运动员喜欢参加课堂授课,14%的运动员喜欢视频授课,11%的运动员喜欢网络在线授课,喜欢微信授课和其他授课方式的运动员各占比例的6%。从数据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运动员更倾向于课堂老师教学的授课形式,课堂式教学更有利于老师第一时间接收到学生听课的反馈情况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增加了学习的高效性。

通过采访国家队教育部门干事可以得出,国家队一线运动员的运动赛事上比较多,送教上门就解决了他们文化方面的普及还有利于他们去学习知识,像网络在线授课、视频授课以及微信授课也开始逐步考虑加入到运动员学习的过程中。

2.3 分析国家队现役运动员本科课程学习整体掌握程度

通过问卷数据可以得出51%的运动员对平时本科专业课程学习的掌握程度为一般理解,37%为理解较少,6%为良好理解,而完全理解和完全不理解各占总比例数的3%。通过采访国家队现役本科运动员可以得出,运动员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文化课这方面更想去学好但又力不从心,很难兼得,精力是有限的,训练之后学习往往大脑是一片空白,感觉精力完全耗尽了,在训练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再去学习的时候,就很难去理解老师的传达内容,想去学习但却听不明白。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分析得出运动员在两到三个月的集训期间的送教情况呈现不稳定的现象,不能保持平时的教学时长。

(2)运动员认为现存送教学习的课时安排时间长度是正好的,运动员在课堂中掌握课堂知识内容的情况不同,掌握程度多为能够一般理解和理解较少,学习效率不高,导致学习出现差距,学习成绩产生不稳定性。

(3)现阶段运动员喜爱的授课方式大多为课堂授课。

3.2 建议

(1)建议增加集训的送教次数,由集训基地当地的教师进行送教学习,个别课程可选择采取视频教学或者网络在线教学。由于集训期间运动员训练强度较大,可以适当调整课时的长度,但不能减少文化课学习的比重。

(2)送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须时刻接收队员的课堂反馈情况,不要着急跟进度而忽略跟不上的学生,可通过划分学习互助小组或采取多提问多互动的方法来调节课程节奏,使队员不丧失学习兴趣,不会因为落后进程而产生放弃文化课学习的态度。

(3)在对于国家队现役本科运动员所学的教材设置上再多加考虑运动员的掌握情况,在大强度的训练结束后,运动员很难调整好状态进行学习,需要不断改进教材和授课内容,使运动员更好的去接受学习的过程,将课时量和课时难度进行调整到一个更平衡稳定的阶段。

参考文献

[1] 姚磊.“体教结合”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

[2] 黄松峰.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人才“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3] 栾开建.关于中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13-15.

[4] 张红松,张锡庆.中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比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6):36-38.

猜你喜欢

体教现役集训
体教融合与校园足球对接:方式、困境及策略
体教融合发展模式的探究
体教融合发展模式的探究
技能大赛赛前集训中各要素的关系研究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体教改革举措之反思
中国空军最新主力战机亮相珠海航展
一道国家集训题的简证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