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困境分析及策略

2018-06-11王建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2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职业院校

王建

摘 要:民族传统体育是体育教学的小分支,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发展中也并未占据主导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理论基础薄弱、教师专业性弱、学生就业率低,面临生存危机等。在当前职业院校发展中,想要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发展,需要构建学科发展方向和教师评价标准、构建教师发展平台,以及推动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成立等。

关键词:职业院校 民族传统体育 教师专业性

中图分类号:G853/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1(b)-0192-02

民族体育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体育学科的专业发展,而是涉及了历史学、体育学、生物学和管理学的交叉性学科,相对于常见体育学科更为复杂,也承担着更多的人文性。综观我国现有职业院校,开展民族体育教育的少之又少,民族体育教育工作在我国现阶段仍处于开拓阶段,需要给予更多关注,本文即针对于此展开讨论,以期为日后教学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1 职业院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分析

1.1 理论建设滞后

1998年,我国教育部宣布设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在武术专业基础上形成的,后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司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专业规范》中,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细分为武术、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三个方面。可見,民族体育发展之初,所基于的就仅仅是武术一门学科,理论基础等也围绕武术专业展开,但是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设立,不仅较为年轻,且理论基础并不完善。理论的发展,还在于实践的总结与验证,但是综观我国当前民族体育的发展,除了专业的考级评定以及竞赛,还不具备普及性,且具有一定的区域性,这也导致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的建设与发展并不顺利。

1.2 教师专业性弱

职业院校设立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师资建设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在近年来的教学发展中,可以发现,尽管一些职业院校已经设立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但是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却仍然存在问题:专业教师少,多数都是由普通体育教师转行过来的,尽管对某一方面,如武术等有所涉及,但专业性还相对薄弱;专业教师后期培训平台不完善,很多教师对专业的涉猎还是曾经获得的训练和奖项等,缺乏更新,很多学校本身为并未向教师发展提供平台,导致教师缺乏发展性,更无从谈以自身的力量去更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1.3 学生就业率低

职业院校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为设立初衷,相对而言,民族传统体育在职业院校发展之下并不占据优势。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涉及到的内容,如武术等,是需要在长期的训练之下完成的,这样的训练强度等,是需要学生自小练习,显然民族传统教育达不到,这本身就限制了一部分人参与到学习中。而民族传统体育受众小,就业问题严重等,也限制了其发展,限制了学生的选择。

1.4 体育课程资源的局限性

首先,从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来看,目前还局限于少数的学科专家,而广大的一线体育教师并没有被调动起来,认识还存在不足。尤其是对课程所要求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领域难以理解。所开发利用的体育课程资源基本上局限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的范畴,对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领域难于得到体现。因此,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还受到体育设施、教学手段、课程时间、空间、人力等条件的局限。所有这些局限的存在,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着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 职业院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策略

2.1 建立专门的发展平台

职业院校想要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发展,必须要为这门学科建立专门的发展平台。在教学资源投入上,为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设立专门的场地建设、物资投入等,这些是这门学科发展的基础所在,也体现出职业院校对教学的重视程度。其次是要建立专业的教师团队,给教师以科学的评定与成长机会。如对于教师而言,要设定专门的评定机制。在当前教育体系之下,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是教师的三个评定阶段,很少有教师能做到面面俱到,那么其中之一能做好就可以了,为教师设定专门的考核、评定机制,能够帮助教师成长,实现专业的教学发展。

2.2 为教师设置培训

在教学过程中,推进课程的发展,需要关注到师资队伍的建设,作为学校不仅要在选拔教师时用心,也要为他们后续的人才培养等方面用心。作为一名合格的职业院校体育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也需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以及与民族传统体育相配合的历史学、体育学等的多种综合知识,这些方面的培养,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实现个人的成长。而作为职业院校,需要与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气功管理中心等进行配合,一起完善作为教师作为职业院校教师的发展途径等。除此之外,还要组织进行教育相应的培训,为教师提供成长的空间。

2.3 做出相应的宣传工作

作为职业院校,想要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得到发展,需要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以适应时代发展。职业院校做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发展,能够吸引更多的人了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到其中的学习。民族传统体育往往需要一定的地缘优势,这也必然要求更多的人加入其中。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促使更多的人去关注和理解民族体育教育,也是发展的必然。

2.4 强化组织保障

学校领导要重视对新课程的学习与贯彻,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同时必须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除了体育教师外,班主任、其他爱好体育的教师、一些水平较好的学生以及校外的有体育特长的社会人员,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人力资源。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学校领导应给予的支持,并且要考虑到课程资源与体育教师的水平是否相适应。

2.5 经费投入与开发课程资源并重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投入,与此同时,学校也要自力更生,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在学校教育经费短缺与不足的情况下,学校很难在短期内改变体育器材破旧和缺乏的状况,这时,学校要充分发挥现有器材的作用,开发常用器材的多种功能,自制简易器材,改造引进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同时,还要积极开发符合当地实际的体育课程资源,并鼓励学校也成为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实现体育课程资源的合理配置。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还是一门涉及多种学科的复杂学科,在理论建构过程中,这种多学科的复杂属性也是其难度所在。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传递传统体育文化,任重而道远,需要职业院校在推进教育的同时有所思、有所行动。

参考文献

[1] 周建东.中国体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文化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 吴之清.论民族体育的宗教渊源——以云南民族体育的发展动态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6):29-32.

[3] 郭超.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趋势[J].甘肃高师学报,2005(5):63-65.

[4] 王飞,曾天雪.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建设的研究现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5):124-126.

[5] 汤立许,石爱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面临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1):70-74.

[6] 梁晋裕.本科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3):84-86,90.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体育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试论职业院校分层教学的策略分析
教学能力比赛促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与跳跃投掷类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