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健美操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2018-06-11张雯王志玲何苗苗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0期
关键词:健美操发展路径高校

张雯 王志玲 何苗苗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创新,特别是在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时代,创新教育发展已成为当今教学的主题。文章借助文化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与诉求,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思维分析法,对高校健美操的发展情况进行解析。在分析高校健美操文化教育根源的基础上,对高校健美操身体与思维教育理念进行了全面的探索,进而得出高校健美操身体文化教育建设以及高校健美操技术体系教育成为其发展的影响因素,重视学生主体学习地位、创新校园教学方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健美操发展的基本路径,从而更全面的、综合性的促进健美操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 健美操 发展路径 身体文化 教育

中图分类号:G8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0(c)-0053-02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健美操在高校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被作为一种体育与艺术结晶的文化现象而被大众所熟知。由于其在教学中融入艺术与美学、文化与力学等知识,其内涵很大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健美操运动本身所蕴含的的文化内涵。尤其在高校教学教育不断寻求改革创新的时代,校园健美操的开展与实施将渐变成为在校学生把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有效结合运动方式之一。但是,由于社会大众对高校健美操的教育的理解局限于感性层面的认知,缺乏对资源丰富的健美操文化进行客观性解读,致使健美操在部分高校的发展与当前时代美学、力学的发展定位出现偏差。故文章以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性高校健美操教育为研究对象,以他者文化与异质文化为研究主题,挖掘其丰富的健美操教学教育资源,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促进高校健美操教育在新时代新领域下的发展路径。

1 健美操文化的发展历程溯源

健美操于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Kenneth Cooper博士提出Aerobics,意为有氧健美操[1]。健美操运动在80年代传入我国,而且还与中国特有的武术、民间舞蹈和文化进行了融合,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健美操身体文化。

当前,随着校园文化的不断创新,健美操在高校教育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健美操属于外来文化传入,自身文化根基与文化认同感缺乏,致使健美操在国内发展过程中存在盲目模仿国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从而缺乏我国自主文化品牌效应。虽然经过数十年的探索性发展,健美操结合中国的古典文化而有所创新,但创新力度不够且创新周期过长,导致教师教学内容匮乏、学生学习内容停留在对高新难美动作的激情上降低了对健美操基本动作的学习兴趣。其次,由于社会多元结构的发展,文化环境和历史的变革潜移默化,在文化资本认同时代,中国式健美操的身体文化认同迫在眉睫,迫切追求属于中国自己思维的健美操文化资本。

2 高校健美操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2.1 身体资本是健美操发展延伸的基石

目前,在普通高等院校的发展过程中,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一直作为校园教育的基本核心,其两者的融合发展也都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随着社会发展的多样融合,隶属于体育文化一份子的高校健美操运动,彰显出来的不仅仅一种外在身体康健的形态,还是一种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的一种文化交流形式。无论是作为增强人民健康典型范式的体育文化,还是为追求竞技比赛成绩的彰显国家强盛的重要载体,拥有着身体形态的体育运动,无时不凸显着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及人类需求夙愿、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人们在追求内在美得时候,往往不能忽视其外在美,特别是对以身体为主的健美操项目,在高校中的发展不仅拥有竞赛健身的价值,还拥有一定的艺术审美、视觉欣赏价值。在达成各项运动时,身体作为一种资本越显得更加重要,也是各项运动助推的基石。而各项运动艺术化道路追求的同时,健美操高新难美的艺术化发展满足了大众审美诉求,这也为健美操的发展延伸提供了稳定的根基。因此,身体作为健美操发展资本,在保障健美操外在强身健体和内在德育教化的特性下,为健美操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交流平台。

2.2 技术创新是健美操艺术化追求目标

艺术化在广义上被认为是一种认知与解读方式的理解范畴,是人们想象的创造性运用、解释、彰显、满足、享受现实生活的一种运用与实践手段。而“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观的、整體的方式把握客观事物,并在此基础上以不同符号形式展现出来的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实践活动,它最终以艺术形态表现出来”[2]。回顾健美操的发展历程,从西方体育的发展思想到现代奥林匹克精神革新,健美操项目成为从体育精神到增强人们体质,促进人们健康成长的历史时代诉求,特别是在高校体育健康促进的教育道路上对健美操的发展路径提出发展要求。要了解如何提高健美操技术水平、促进良好的健美操发展环境,使健美操在艺术化追求下更好的普及开展,需要“健美操要在标准化下普及中提高,在艺术化审美中指导普及”[3]。把人们对自身和艺术化的需求作为研究主体,探索健美操项目在高校传播对自我文化的影响,以此进一步发掘高校健美操传播和发展的形式和方向。

3 高校健美操教育发展创新的基本路径

3.1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推动健美操教育理念创新

“教育理念对教学活动起着引导作用,尤其是先进的教育理念,不仅可以引导教学的大方向,还可以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4]。”因此,健美操教育的路径创新,一方面需要对传统教育理念进行创新,另一方面要对大众人民的思想观念进行转化,要与多学科、进行技术融合,不断开发创新。新时期的高校健美操教育,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教育教化思想,把终身体育运动教学作为目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健美操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依据理论知识把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合理结合,促使学生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

3.2 创新校园教学方式,促进健美操教育思维创新

“新时代背景下,想要更好的提升健美操教育的水平与效果,教师需要发挥思想教育的主导性,学生应深入贯彻教育德育为主的思想观念,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和上课场地,不断改善教学的方法及教学评价,使传递的教学内容可行、有效[5]”。在教学中,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课程选修的,而高校学生的意识和思维相对独立。因此,教师应根据课程要求,结合健美操项目特点,尽可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健美操的积极性,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健美操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次,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中,可以通过多种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角色中,以旁观者和主人翁视角明确自身的优缺点,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而且还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断完善,促进健美操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3.3 结合身体运动特点,推动健美操教育内容创新

高校作为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于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与文化创新人才的培养都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校园文化应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具体运动项目,触发大学生的身体感知,以具体的项目为先导推进先进文化,使其成为一种主流文化促进学生真正的身体认知。而健美操作为当前各大中小学、社区团体活动最为受推广的项目,其在教育、教学发展道路上应在内容上不断的进行方法创新与发展路径革新。首先,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当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所在,去除落伍陈旧的教学内容,适当增加街舞、拉丁等流行元素并且与传统的武术、民族舞蹈等中国特色元素进行有效的创新,形成别具特色的教育内容。这样一来,可以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需求,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达到增加健美操教学效率的目标。其次,“注重健美操教学内容创新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也尤为重要[6]”。现在健美操教学中多以教授技术为主,理论学习相对欠缺,导致学生对健美操项目理解不足,知之甚少,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导。最后,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进行健美操运动自主锻炼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达到更直观了解和学习健美操的目的,为今后技术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4 结语

高校健美操教学作为一种以身体技术为主要形式的教学形态,一方面,它的发展不仅与该区域内的校园文化、本地区的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联系;同样也是高校体育德育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另一方面,以身体技术为载体的高校健美操,不仅为学生身体锻炼奠定坚实的基础,还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我国健美操行业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树立健美操以体育人、以德育人文化内涵,也为高校教育教学发展提供多维的教育空间。由于创新教育作为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实施文化教育创新,可以促进高校健美操事业的发展与加快健美操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李芳芳.健美操的起源与发展综述[J].搏击:体育论坛,2012,4(10):82-83.

[2] 施小丽.文化背景下高校健美操的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6):120-121.

[3] 胡慧玲.高校健美操教学发展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22):170-171.

[4] 何暢.关于健美操群众化发展的路径思考[J].运动,2016(20):151-152.

[5] 李丽.校园文化视域下高校健美操教育创新路径浅析[J].高考,2017(30):278.

[6] 裴斐.健美操与外来文化[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69-72.

猜你喜欢

健美操发展路径高校
2008—2015我国健美操科研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在高校健美操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