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高校健身气功教学中三调的合理运用

2018-06-11李秀霞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5期
关键词:运用高校

李秀霞

摘 要:高校开设健身气功教学,不仅能够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而且还能对全民健身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指导作用。本文主要三调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并提出在气功教学中对三调的合理运用措施,从而使健身气功的实际教学效果得以有效提高。

关键词:高校 健身气功教学 三调 运用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9(a)-0118-02

健身气功,主要就是将身体活动、心理调节、呼吸吐纳三者相结合的一种运动形式,其属于一种较为传统的体育项目,在我国具有长远的历史,以及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健身气功而言,其更注重人的整体锻炼,其所具有的调身、调心、调息的锻炼功能,是其区别于相关肢体运动的主要特征,当前,健身气功已在我国各大高校教学中得到普遍开展[1]。但是,大部分高校在实际教学中,只是教授学生相关的动作,而很少应用到“三调”的相关理论知识,而健身气功教学的最理想效果就是实现“三调”的合一。本文主要对“三调”的理论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三调”理论合理应用于健身气功教学中的措施,从而使教学效率得以有效提高,使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高。

1 “三调”的基本理论

健身气功主要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调身、调心、调息锻炼,调顺学生机体的系统功能,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改善,以此使其身心能够处于高度和谐的状态。其与其他相关体育运动最大的差别就是,不仅能够在锻炼过程中赋予调息、调心相关内容,而且还将调身与调心、调息之间实现有效结合[2]。所谓调,就是指调整,身,就是指身形。调身作为健身气功的特定用语,主要就是指对身形、动作实施相应调整,以此使其能够满足练功的相关要求。中医研究领域认为“一呼一吸为一息”,而“调息”主要就是指在练功的过程中,对人体呼吸进行调节。同时,需要与调身的相关动作结合,通过膈肌的上下运动进行腹式呼吸,呼吸需要自然,不能强呼强吸,也不能憋气。以此实现身心放松、血液有效循环,对内脏进行按摩,以及调节神经的目的。而“调心”主要就是指在练功的过程中,对人体的心理活动进行相应的调节。其实现的主要方式就是意守活动,也就是在实际练功的时候,将意念集中在一处,例如,集中在练习的动作上,或者是观赏某一景物等[3]。从而使练习人员能够排除杂念,从而使其大脑得到净化,放松精神,实现人体血液循环的良好改善。

2 健身气功教学过程中“三调”的合理运用

2.1 “调身”的运用

健身气功主要就是通过特定的动作,对机体的生理功能进行循序渐进的调整,以此对人体四肢以及全身的关节、骨骼进行带动,并使人体的关节、骨骼、韧带所具备的灵活性以及协调性得到有效提高[4]。实际教学中,主要包括以下方法:(1)自然势。两脚呈现平行站立,宽度与肩膀齐,头正劲直,下颌轻微收起,百会虚领,舌尖呈平放,唇与齿之间相合,腋下轻微掩起,沉肩坠肘,腰部与腹部呈现放松状态,两膝轻微弯曲,两手自然垂在身体的两侧,且目视前方。(2)抱球势。人体呈现自然状态下,两臂向内侧旋摆在身体两側,再次外旋的时候,两掌向前方环抱,也可以将两掌抱在腹部前方,将腰部松垮,屈膝收髋,且目视前方。(3)叠掌势。人体在自然状态下,两臂首先向内侧旋,然后向外侧旋,经过人体两侧后,向前环抱,然后将手掌叠在腹部前方,掌心位于人体的脐下或者是肚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尽可能放松形体,且动作柔软。动作主要是以意念,而不是用力,以此实现通体的柔和以及气血通畅。同时,需要确保动作的连绵不断以及上下相随。除此之外,在进行健身气功训练的时候,需要分清虚实,其属于练功实现周身中正的重中之重。

2.2“调息”的运用

依据健身气功的方法不同,主要包括以下方法:(1)自然呼吸法。对于刚接触健身气功锻炼的人,通常使用自然呼吸法,不通过意念进行支配,如果执意对呼吸进行调节,就会对呼吸的要求过度关注,并表现出紧张状态,并对人体的顺畅呼吸产生不良影响。(2)腹式呼吸法。在健身气功的实际练习过程中,通常以膈肌的运动进行呼吸的方式就是腹式呼吸法,其主要包括顺腹式呼吸以及逆腹式呼吸。顺腹式呼吸通常被称作为等容呼吸,人体在吸气的时候,腹肌就会放松,横膈肌也会随着下降,且人体的腹壁呈现隆起状态;而在呼吸的时候,腹肌会收缩,呈现为内凹状态,横膈肌就会上升或者还原,这种呼吸方式通常能够使肺部的换气量有效加大,并能够促进腹腔与内脏之间的摩擦,实现按摩作用。逆腹式呼吸通常也被称作为变容呼吸,人体在吸气的时候,腹肌会收缩,且腹壁会相应回缩或者内凹,横膈肌也会相应收缩下降,腹腔内部的容积相应缩小;而呼气的时候,腹肌会相应放松,腹壁呈现隆起,横膈肌就会上升或者还原,腹腔内部的容积也会相应变大[5]。逆腹式呼吸通常会对人体内脏造成较大影响,对内脏具有按摩的作用,通过能够对肠胃功能进行有效改善。

2.3 “调心”的运用

调心,主要就是“意守”,其主要包括以下方法:(1)意守身体放松方法。确保身形以及动作正确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对身体进行放松是健身气功训练的最基础的方法。在练功的前期,需要不断放松精神,集中思想,且薄呼吸的均匀性,同时,需要有意识的引导身体由上至下、由内之外的放松精神,并做好练功准备。在实际练功的时候,需要不断排除自身的紧张状态,并通过意识对人体的肢体与精神进行放松,以此实现意念的集中。(2)意守身体部位法。意守部位通常为经络上的相关穴位,通过对机体上的某些穴位进行意守,其对杂念排除、脏腑的调节、气血的疏通具有显著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意守的穴位主要包括丹田、涌泉、百会、命门、会阴、劳宫等[6]。(3)意守体外对象法。山川湖泊、花草树木等都能够成为意守的对象,在对意守对象进行选择的时候,内容需要简单,最好选择对自己具有吸引力,且能够使自己身心愉悦的事物,而对于具有较强刺激性,容易使人亢奋的事物,不宜作为选择对象。

在健身气功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调节,使其不会轻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防止由于心理波动对练功的效果产生影响。同时,在健身气功进行教学中,最好将中国的古典音乐作为练功的北京音乐,其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放松心境,实现心平气和、精神内敛、坦荡安稳、排除杂念,避免由于不良心理对学生的自我调节产生抑制。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练习健身气功的时候,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三调”合一。在健身气功的练习方法较多,但都需要进行调身、调心、调息,调身是锻炼的基础,调息是锻炼的中介,调心能够对调身与调息进行主导,因此,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与制约的。通过对“三调”的合理运用,能够使教学效果得以有效增强,并使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 江晓敏.虚拟现实技术辅助下的高校健身气功教学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8,16(2):199-204.

[2] 仝茂华.高校健身气功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12):97-98.

[3] 马锦梦.高校健身气功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3):98,100.

[4] 官铁宇.高校健身气功教学中“三调”的合理运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4):84-85.

猜你喜欢

运用高校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