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瑜伽饮食观对慢性疾病影响初探

2018-06-11赵路高国强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5期
关键词:瑜伽

赵路 高国强

摘 要: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水平的最重要疾病种类,具有积累性、潜伏期长、治疗周期长、治疗难度大等特点,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是引发慢性疾病的罪魁祸首。中医有话,“病从口入”,严把入口关是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的第一关。瑜伽饮食观是一种合理的、健康的、科学的饮食观,本文通过对瑜伽饮食观的剖析,初步探索瑜伽饮食观在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的意义。

关键词:瑜伽 饮食观 慢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5(c)-0234-02

新时代,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有所增长,但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工作压力、环境压力、工作与生活界定模糊等问题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伴随人口结构、生活方式的转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經济发展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和死亡呈上升趋势,并已成为全世界致死和致残首要原因。什么样的饮食才是健康的饮食?什么样的饮食对慢性疾病有益?

1 慢性疾病

慢性疾病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病因复杂,常见的慢性疾病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对人体的内脏器官危害巨大,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2015年国家卫计委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2015)报告》中指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已经成为主要死因,慢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经占到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6.6%,而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60%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经常饮酒、高脂饮食、经常吸烟是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2 瑜伽饮食观对慢性疾病的影响

2.1 饮食种类对慢性疾病的影响

瑜伽饮食观把食物分为悦性食物、惰性食物、变性食物。悦性食物是指原生态的,事物本身未遭到破坏,口感保持完好,有生气的食物,食用后对身体有益,不会给消化系统带来压力,人在食用悦性食物后会感到神清气爽,如各类蔬菜、水果、五谷杂粮、豆制品、奶类等,悦性食物是最理想的食物选择;惰性食物是指食物本身遭到一定破坏,没有生气,如各种肉类、不新鲜的食物、失去生命力的食物、饮料等,经常性食用,会给人体消化系统带来压力,过度消耗消化器官,引发机体惰性和行为惰性;变性食物是指那些刺激性强,或用各种调味品经过烹调方法、其他工艺手法制成的食物,食物本身对人体益处不大,且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虽然口感佳,但会给人体造成极大压力,不利于健康。瑜伽饮食观提倡素食,伴有荤素搭配,植物性食物易消化、易吸收,其中植物纤维有利于防止便秘,增强胃肠蠕动,维持消化系统功能,而肉类是人体优质蛋白质、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来源,适量的食用肉类可以获取植物性食物中没有的无机盐等营养素,维持机体生长和持久性运动。

2.2 饮食方法对慢性疾病的影响

瑜伽饮食观倡导每餐七八成饱,进食过程讲究细嚼慢咽,充分粉碎食物,减少食物对食道的物理伤害,预防划伤等,充分粉碎的食物还可以降低对消化器官的消耗,保护消化系统正常运转;每餐七八成饱,胃部器官本身存在空间局限性,每餐进食过多首先会破坏胃部物理结构,其次需要更多消化液帮助消化,需要更多血量支撑胃部工作,消化系统经常性处于过量工作状态,长期积累会破坏消化系统平衡,引发消化系统疾病和胃部器官疾病等;过度饮食容易造成营养素过剩,营养过剩或营养比例失调同样会带来不利影响,例如热能、脂肪摄入过多可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

2.3 饮食习惯对慢性疾病的影响

瑜伽饮食观倡导规律就餐,不暴饮暴食。规律就餐对于预防胃部疾病、低血糖等疾病尤为重要,胃部经过长夜得到收缩,按时早餐可以让胃部恢复功能,防止二次收缩,同时食物提供人体正常活动所需碳水化合物;暴饮暴食是瑜伽饮食观的禁忌,饥一餐、饱一餐,极大的挑战胃部伸缩性和消化系统的稳定性,一部分人群为了实现体型上的欲望,长期禁食或只食用少量食物,这是极其有害的,经常性不进食会诱发胃部下垂,胃部结构性萎缩等慢性疾病。

2.4 食物处理方法对慢性疾病的影响

瑜伽饮食观对食物的加工处理上有一定要求,倡导食物在加工过程中尽量保持食物本身的完整性,食物中丰富的营养价值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存,不当的烹调方法可以使食物种类发生转变,过分烹饪会使食物丧失生命之气或变得难以消化。比如蔬菜本身属于悦性食物,选择长期发酵和腌制后,会产生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从而转变成变性食物。腌制、烧烤、油炸、多种调味料烹制等工艺等,都会产生大量致癌物质,长期食用刺激性食物会使味觉的感受阈增高,破坏味觉感受器功能,味觉对刺激性弱的食物缺乏味蕾反应,影响食物感受。

3 建议

3.1 合理膳食,严把入口关

基于瑜伽饮食观对饮食的分类,结合不同食物对慢性疾病的影响,日常饮食应当遵循“悦性食物为主、少量使用惰性食物、尽量不食用变性食物”,黄帝内经有云“八谷为主,八果为养,八畜为益,八菜为允”,人们在一日三餐中应以蔬菜水果、奶类、豆制品、谷物粗粮等天然食物为主食,同时注意营养搭配,适量搭配鱼、虾、牛肉等营养价值较高的肉类,远离油炸类、汽水可乐类、烟酒等刺激性强烈的食物。

3.2 饮食规律,少量多餐

规律的饮食对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坚持规律饮食,防止器官功能性紊乱,保证其正常运转;少量多餐,防止进食过量,预防体内营养物质过剩,降低三高疾病以及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几率。

3.3 科学处理,健康烹饪

事物的处理方法对于慢性疾病的影响往往比食物本身更大,不健康的处理过程有可能造成食物内营养丢失,破坏食物生态,甚至产生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在食物处理方法上,尽量选择蒸、煮等方式,减少使用煎、炸、烤等方式,保证食物生命之气和完整性。

3.4 运动促进,改善身体机能

运动是生命保持活力的动力源,是机体各部分功能得以保持的保证,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运动中排汗可以将体内毒素随之排出,净化身体;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促进食物在体内吸收;提高运动能力,改善身体形态;增强身体抵抗疾病能力,预防疾病发生,特别是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抑制慢性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钟敬民.瑜伽饮食观[J].长寿,2005(4):13.

[2] 阳明君.浅谈瑜伽饮食观对瑜伽修炼的影响[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8-11.

[3] 李燕,何敏学.浅谈瑜伽健康的饮食观[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2):61.

[4] 朱建军.肉类的营养价值及宜食用量[J].肉类工业,2015(3):54-56.

[5] 宋心红.健康体检人群常见慢性疾病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0,2(4):102-103.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2015年)[J].首都公共卫生,2015,3(9):97-101.

[7] 徐永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现状与预防[J].实用预防医学,2006,1(13):212-213.

[8] 林萍.浅析营养失衡与疾病的关系[J].海峡药学,2010,10(22):197-198.

猜你喜欢

瑜伽
啤酒瑜伽
窥见眼部瑜伽
迎接瑜伽日
杆上瑜伽
亲子瑜伽有魔法
“羊瑜伽”
泰国 曼谷 啤酒瑜伽
动物中的瑜伽高手
练瑜伽
冰上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