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公共课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分析

2018-06-11吴俊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5期
关键词:社会适应心理健康

吴俊

摘 要:健康课程目标体系主要是由“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构成的,此外,这两个模块也是体育课程优化的重难点内容。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相结合,体育老师必须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有深刻的认知,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将其模块的内容合理运用到教学中。本文针对武汉音乐学院体育公共课中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教学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对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研究,最后依据前面的内容提出合理的措施,促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体育公共课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9(a)-0073-02

心理健康的主要依据就是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它主要反映的是在社会期间个人的相对稳定特征的综合情况。本文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文献法,通过研究武汉音乐学院体育公共课中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展开调查和分析,针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为本院体育课程的优化提供理论借鉴。

1 实现“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必要性

在社会环境中,人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节奏,可以健康地生活,个人的情绪状态良好,能够正常地与人接触,这就是心理健康。人的心理过程就是与外界互动的过程,简单地说,心理就是与外界的物质、信息、能量相互作用的程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理逐渐发展趋向成熟。当个人对所处社会环境的理解与自身社会环境处于平衡的关系,这就是社会适应。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社会适应能力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是否成熟。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条件,所以,为了尽快适应环境,个人就需要努力地生存和发展。因此,社会适应重点体现在人与环境、人与人际的关系处理方面。鉴于课程发展的目标,对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落实是重点内容,这不仅关系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还与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关系。

2 把握好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必须在体育教学中将该项目标的内容融入到各个方面。

2.1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因此,根据学生身心的实际特征情况,对教学内容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整。体育教师在设计和挑选教学内容时,需要站在有助于学生的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上,安排部分促进心理健康的教学课程。

2.2 合理分组

为了使所有的学生能在教学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需要先设景激趣,对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为了让学生对体育课充满兴趣,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灵活运用体育器材、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体育中体验运动的魅力,进而热爱体育课。此外,在学生完成该项体育项目时,体育教师应该在语言上进行多表扬、少批评来提升学生的信心。

2.3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重要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精神。体育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施展自己的创新能力,有效地提升了个人与老师、同学的合作。在该体育活动中,让学生不仅享受运动的快乐,也与同伴分享了成功的喜悦心情。此外,还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的提升,在学生面对失败和挫折时,加强其处理能力。

2.4 适时贯彻落实形成性评价

为了帮助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对其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评价,以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从相关研究中可以看出,教师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法对于学生的整体学习有明显的帮助并从中获得巨大的学习益处。此外,该方法让学生承担起学习的主要责任,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还发现,与那些没有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学习反思的学生相比,有学习认知的学生可以取得进步的优势明显。因此,在教学方案中,体育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贯彻落实形成性评价。

3 促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达成的措施

3.1 加强思想教育的渗透

在21世纪,学生如果想走向成功,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是成功的核心。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心理建设,培养敢于进取和创新的精神,与他人积极合作,才能全面得到提升,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

3.2 以运动技能内容学习为依托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失败时会产生沮丧和难过,在成功时会激动和开心。通过各种历练,学生才能深入地理解体能、认知、合作的内涵,从而正确对待人生,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

3.3 偶发事件的合理利用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程类似与一个缩小版的社会,教学过程流行性强,所以对意外和偶然的事件发生是无法控制的。体育教师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只有学生亲自参与,才会有真實的感受,才能理解人生真理,进而对人生有重新的认识,促进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

3.4 丰富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实现心理目标和社会能力的重要方法。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在体育活动期间,合理地运用教学语言,可以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目标实现的效率。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其公开课更多侧重于情感目标,一般是通过原有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进行反映。因此,在实现体育教学“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下,教师需要有具体的引导和提问,让学生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感受,特别是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进行详细了解。通过教师的解答,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合作中需要关注的地方,让他们放开心怀描述运动期间的感受。通过学生亲身体验,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体验,并通过语言进行描述。利用教学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合理设计问题,学生积极发言,自主思考,敢于创新,使教学教师和学生感觉学习目标的真正意义。

3.5 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标准明确化,评价内容全面化

首先,体育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身体活动,因此体育教学具有即时性和间接性的特点。其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能的提升,还有助于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得到锻炼,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最后,通过评价的方法,学生可以参与制定评估计划和内容中,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评价重要性,同时,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提高学生的公平性和学习性。这样,学生就能清楚地了解各自学习状况,提高自己在学习上的劣势,进而促进其自尊和自信的塑造。

4 结语

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是体育教学的完善的重点。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身体素质、性格特征和家庭背景,还需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对其心理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然后采取相应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和缺点,以便学生可以健康发展。此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可以自我诊断,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臧瑞.大名县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实施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 刘成林.浅析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的渗透[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1):24.

[3] 周东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领域目标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4(15):96.

猜你喜欢

社会适应心理健康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纲要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与社会网络协同模拟框架研究
关于“男孩危机”现象的调查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